朱元璋对马皇后的去世,悲痛近乎失常!其国丧礼仪竟也比自己的高

朱元璋即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字国瑞, 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对马皇后的去世,悲痛近乎失常!其国丧礼仪竟也比自己的高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 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对马皇后的去世,悲痛近乎失常!其国丧礼仪竟也比自己的高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对马皇后的去世,悲痛近乎失常!其国丧礼仪竟也比自己的高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一1382年)八月初八,本名不详,是归德府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氏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氏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

朱元璋对马皇后的去世,悲痛近乎失常!其国丧礼仪竟也比自己的高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对于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有所节制。马氏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嫔妃皆敬服,都将她比拟为东汉时的明德皇后。

朱元璋对马皇后的去世,悲痛近乎失常!其国丧礼仪竟也比自己的高

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四月,马皇后突然抱病。八月,病逝,年51岁。同年农历九月葬于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1403年(永乐元年)上尊谥号: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1538年(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谥号: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马皇后病逝后,朱元璋非常伤心,从此再也没有立过一个皇后。

朱元璋对马皇后的去世,悲痛近乎失常!其国丧礼仪竟也比自己的高

其实看看朱元璋的成长经历,就知道马皇后在朱元璋这位大明朝开国皇帝的心目中可不仅仅是一位妻子,看起来更像是朱元璋的精神支柱,长期的战争环境又让朱元璋对马皇后产生了无法割舍的依恋,马皇后有时候像是位母亲、有时候又像是姐姐、有时候又像是妹妹,这种爱情和亲情让朱元璋即使在杀人杀红了眼的情况下,面对马皇后的绝食相逼,也会迅速妥协,因为朱元璋知道他离不开马皇后;马皇后也知道,自己如果真的离开了,朱元璋就会性情大变,六亲不认。当马皇后去世之后,一些在押囚犯竟然相继自杀,因为整个大明朝能劝住皇帝的人不在了,自己必死无疑,朱元璋更是在马皇后去世后悲痛的失常,拔剑乱砍人。

朱元璋对马皇后的去世,悲痛近乎失常!其国丧礼仪竟也比自己的高

《明通鉴》记载,马皇后死后,丧仪大体引用宋朝皇后死后体例办事:“凡内外百官,仍循以日易月之制,二十七日而除”。同时,朱元璋给马皇后的丧仪,亲自制定了“十六条”规矩,《明会典》做了一一记载。

一是对文武百官的规定:辍朝百日,“闻丧次日,文武百官素服行奉慰礼”, “在京文武百官于闻丧之次日清晨,素服诣右顺门外,具丧服入临,临毕,素服行奉慰札,三日而止”, “文武官员皆服斩衰,自成服日为始,二十七日而除,仍素服。至百日始服浅淡颜色衣服”。

二是对天下臣民的规定:“军民男女皆素服三日”,“自闻讣日为始,在京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停音乐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军民一月。”

三是对诸皇子的要求更多:足以看出,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情义之重。

(1)凡遇时节及忌日,东宫、亲王祭几筵殿,及诣陵拜祭。

(2)东宫、亲王,诣陵拜祭。

(3)东宫、亲王熟布练冠九,去首,负版辟领衰,如朝见上及受百官启见,青服、乌纱帽黑角带。皇孙熟布冠七,去首,负版辟领衰。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及皇孙女,熟布盖头,去腰。宗室、驸马,服齐衰三年,练冠,去首。

由此观之,这是名副其实的国丧。其规格要比十六年后朱元璋驾崩前对自己丧事的规定,要高出许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