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大学有多难考?

遺落的旧时光


首先看招生制度:80年代,正式高考前要进行预考,预考要淘汰超过三分之二的考生,真正能参加正式高考的学生,已经经过一次残酷的淘汰,然后正式参加高考的学生,不到七分之一的人才能录取大学本科。

其次,再看一个具体的数据:四个字,层层淘汰,选拔,从小学毕业开始!

1 九个大队,11个小学班,公社共招3个初中班(快中慢班)其余回家务农;

2 六个公社共18个初中班,区上高中招2个班(文科理科各一),外加一个补习班,其余16个班回家务农;

3 高中3个班160多人,预选过40多人,最后高考上了寥寥几人!

最后,看看网友们对此事的看法:

1 我是农村普高,10年学制,那年全国大中专62万招生是我一生不忘的数字,我们学习可能不及现在,但那时高考挤过来的人仅从比例上讲一定是现在年轻不该鄙视的,骄子名称是他们挣来的;

2 80年代考上的都是真才实学;

3 71年出生89年参加高考,在我们县重点高中班上排名13名内,最后还是没考上。那时的难是不可想象的难!那时的高中生的基础知识是非常扎实的,我小孩现在读初三了,他的任何一科我都可以做他的辅导老师,三十多年没碰过课本的了。他还说我教他的方法与他的老师相比不会难懂。

4 八十年代的大中专生,虽然现在40一50岁了,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就是电脑比他们强,文化知识方面大部份不如他们。

5 我82年考上本科,在大连读大学,一个字难,两个字真难。这是我目前最引以自豪的事。

6 那时的中专,特别是小中专,是初中直接考,对于农村人来说,念四年省去高中和大学,考上的都是高手中的高手我们县是近150万的人口大县,82年我们县共考上专科以上36人(我们学校文、理科各考上2人,我是其中之一),我校二个文科班共120多人,经过预选淘汰,15人参加高考,可怜我那100多位同学们啊,读了二年高中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没有;

7 我79年参加高考,高过预选线2分,由于客观原因,没被中专录取,又因经济条件末能复读,现在都在后悔。所幸子女都给我圆了梦,都在重点大学毕业了。


游戏大咖王


80年代的大学有多难考?


亲身经历过的说一下。

现在大学生年录取量近800万,占应试考生的80/%以上,余下的中专、技校录取,只要学习了高中课程,并且参加考试的,几乎是达到了100/%的录取率!

而上个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时,1977年,近600万人报考,录取不到30万,录取率5/%,够狠的吧?可怜吗,还用说什么吗!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断了十年大学恢复高考招生,其间,压制积累了十年的考生总量,是很可观的,而刚刚恢复高考,接收大学生的高等院校,接收量是很有限的!


应该说,那时考上大专,比现在考上硕士研究生还难,现在硕士研究生年招生量70万,超过当时大学招生量的二倍还多,那时考上大学,相当于现在考上博士研究生。

不信吗?这就是事实,这就是历史事实!


z山海


本人89年参加高考,勉强算80年代考生,亲自体会到高考的难度,一个字,难。

、首先是获得高考资格很难。在70代初,每年出生人口2800万左右,孩子很难读到高中。那时从小学升初中开始就进行淘汰,农村大约30%能上初中。初中升高中又经一轮淘汰,大约20%能上高中。还有部分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当然城市学生升学率远高于农村。上完高中要参加高考还有一轮高考预选,最终获得高考资格的不到同龄人口的10%。


、高考录取很难。当年参加高考学生在二百多万,录取包括本科、专科和中考一起六十来万,录取率在25%到30%左右。表面看录取率不低,实则非常低,录取60万仅相当于同龄人口的百分之二点几,是不是感觉比现在的211大学还难考。由于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农村高中经常一个班剃光头,一个学校仅考几个学生的。反正我当年考495分还差中专录取线两分,全校四个班仅考上两人。

当时大学数量少,规模小,属精英教育,考上大学的被称为天之骄子,哪怕是中专毕业也是人才。随着时代进步,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参加高考人数超过同龄人半数以上,部分省市高考录取率更是高达90%,现在高考容易多了。当然如果要录取985/211大学,付出的比当年高中生更多。

经历过的人才更有切身体会,当年的你觉得高考难吗?欢迎留言评论、转发。


良心老师


本人86年高考,全校250人左右参加高考,预选70人,高考录取30多人,重点本科2人,普本,专科,中专各10人右左,据说我校当年按预选录取率排整个地区(共16个县市)第一名,本人有幸也在榜中,我现在几年要梦见一次当年高中紧张的学习及高考,常常被梦惊醒,吓得一身冷汗,因为我是农村人,读书的目的就是要跳出“农门",当年我被大专录取,整个乡(公社)几天内都传遍了,我那几年成了农村家长教育孩子学习的榜样,估计现在考上211大学也没有那种效应。说实话当年的高考对我来说是一场恶梦,但它又是我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在这里得顺便说一下,得感谢邓公,没有他老人家,也就没有我的今天。


雄风I


有点难吧!但也不至于难于上青天。本人1984年参加了高考,据说那年数学题至今最难,有幸在县一中的重点班(全校毕业班共6个,约300人,有2个重点班),全班50人左右,高考预考刷掉2-3人,全班最后包括中专在内考上40人左右,其中本科以上30人左右(当时有重点大学一说,全国99所,全班有20个左右考上了重点),特别是班上16名女生全部考上了呢,据说我所在班全地区(现在称市)考得最好。当年省理科本科470分,重点线理科490分,班上580多分的同学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真牛!本人不才512分。感谢邓公!感谢老师!感谢父母!


像风像雨又像雾4


977-1980年间因为有预选制,大概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报考本科院校,考生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张贴公布。同时取消了考生查阅试卷的规定。

这一时期由于众所众知的原因,中学教育基本废止,很多考生对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记不全,所以虽然录取率偏低,但其实相对而言竞争压力并不是非常大,因为绝大多数考生本身就是“炮灰”。

1981-1982年间录取率也较低,是因为高中学制延长同龄考生分为2次录取,以及还有延续下来的小部分复读生,实际录取率应该算是27.9%,其中1982的复读生可能更多。

1983-1984年间录取率也较低,是因为初中学制延长同龄考生分为2次录取,实际录取率应该算是52.7%。

1987-1988年间,因为小学六年级学制改革的原因,两年都是主要录取同一年龄段的考生,相当于扩招了一倍,实际录取率应该算是51.8%。

1989年:266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64万,实际招生约40万,录取率约15%。但出现了许多计划外的自费生。

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

以下为逐年高考参加人数及录取率:

197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70 (万人),录取人数27 (万人),录取率4.8(%)。

197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610 (万人),录取人数40.2(万人),录取率7(%)。

197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468 (万人),录取人数28 (万人),录取率6.1(%)。

198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33 (万人),录取人数28 (万人),录取率8(%)。

198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9 (万人),录取人数28 (万人),录取率11(%)。

198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87 (万人),录取人数32 (万人),录取率17(%)。

198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67 (万人),录取人数39 (万人),录取率23(%)。

198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64 (万人),录取人数48 (万人),录取率29(%)。

198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76 (万人),录取人数62 (万人),录取率35(%)。

198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91 (万人),录取人数57 (万人),录取率30(%)。

198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28 (万人),录取人数62 (万人),录取率27(%)。

198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72 (万人),录取人数67 (万人),录取率25(%)。

198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66 (万人),录取人数60 (万人),录取率23(%)。

199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3 (万人),录取人数61 (万人),录取率22(%)。

199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96 (万人),录取人数62 (万人),录取率21(%)。

199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03 (万人),录取人数75 (万人),录取率25(%)。

199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6 (万人),录取人数98 (万人),录取率34(%)。

199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1 (万人),录取人数90 (万人),录取率36(%)。

199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3 (万人),录取人数93 (万人),录取率37(%)。

199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41 (万人),录取人数97 (万人),录取率40(%)。

199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78 (万人),录取人数100 (万人),录取率36(%)。

199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20 (万人),录取人数108 (万人),录取率34(%)。

199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8 (万人),录取人数160 (万人),录取率56(%)。

200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75 (万人),录取人数221 (万人),录取率59(%)。

200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454 (万人),录取人数268 (万人),录取率59(%)。

200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10 (万人),录取人数320 (万人),录取率63(%)。

200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613 (万人),录取人数382 (万人),录取率62(%)。

200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729 (万人),录取人数447 (万人),录取率61(%)。

200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877 (万人),录取人数504 (万人),录取率57(%)。

200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50 (万人),录取人数546 (万人),录取率57(%)。

200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10(万人),录取人数566 (万人),录取率56(%)。

200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50(万人),录取人数599 (万人),录取率57(%)。

200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20(万人),录取人数629 (万人),录取率62(%)。

201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57(万人),录取人数657 (万人),录取率69(%)。

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33(万人),录取人数675 (万人),录取率72(%)。

201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15(万人),录取人数685 (万人),录取率75(%)。


皮耶霍


高考录取率怎么算?有人拿大学录取的人数参加高考的人数,得出个数字,就认为是当时的高考灵取率了。然后感觉还不错吗,二百多万人参加考试,高考录取五六十万呢,算下来也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比例,不要太高哦!可是,你这样算是绝对错误的。

八十年代的时候,读到初中毕业,就被人称为知识分子了,放到现在,你大学毕业,看有没有人称你为知识分子?说这话什么意思?这就意味着80年代,初中生的录取率还不如当今的大学录取率呢。以我亲身的体会来说,我的那些小学同学,有一半以上读到小学毕业就不读了。也就是说小升初的录取率不足百分之五十。

等到我们初中毕业考高中,对不起,又来一次大狂刷。我们那个镇当时初三有三个班,一百多人,真正考上高中的不足一个班。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读到初中毕业,不读了,不是他们自己不想读,因为高中招生名额有限,中考很难,将大部分人刷在了高中之外。

你以为过了中考关,考大学就是大概率事件了?更不可能!有很多同学上了个高中,甚至连考大学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当年考大学前有一个预考,在预考中差不多又砍掉了一半。想想当年,中刚刚经历过十年 浩 劫时间不长,国家还很穷,当年考试是不收费的,国家还没有实力来支撑所有的高中毕业生一起来参加高考,可能是本着省钱的原则吧,来上一次预考,结果很多人就因为预考被刷了下来,读了三年高中,连考大学究竟是什么样子都无缘见识。

经历过预考之后,大概有百分之二十多的人最终考上大学,属于实力和幸运并存。

附图显示,1986年出生的孩子有2772万人,高考录取57万人,这个比例为百分之二略多一点。

不过80年代的高考因为中间长达十年时间,前期跟后期比还是有些差距。恢复高考制度后,国家急需人才,每年的录取人数都是在增长的。这是1986年的数据,80年代初更少,后面会逐渐好一点。

我是苏小妮,喜欢就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苏小妮


80年代的大学相比现在是难考一些,那时候真的可以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当时大学招生不像现在多,现在大学都经过了扩招,差不多能上了高中就能上大学。

在80年代,即使是重点中学重点班,升学率也不会是100%,普通中学的重点班,升学率也没有超过20%,好像总的平均录取率是10%左右。那个时候考上大学真是不容易,不过如果考上大学,你就有了国家干部的身份,大学毕业包分配,不像现在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那个时候,大学生比较少,物以稀为贵,所以大学生又有天之骄子的称谓,大学生也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读书,大学校园读书氛围很浓郁,自修室是座无虚席,清晨草坪上,树底下都是捧着书苦读的学生,每逢讲座都是爆满,不像现在的大学校园商业气息过重,学生翘课也多。


浩荡扬子江


95年之前的高考,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加公务员考试,考上就是国家的人了,不但没学费,还给生活费,八十年代的生活费足够吃饭,九十年代差点,男人不够吃,女生有的够。毕业分配工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都是铁饭碗,身份是国家干部。所以,真的很难考,倒霉的是96,97,98年高考的大学生,分配取消,公费取消,高考难度依旧,说多了都是泪


高峰241018858


我是一九八八年参加的高考,上了本科线,因按愿没填好,只录取上了中专。

我们是农村村孩子。从小学读起,约一半可升初中,初中生又一半可升高中,高中生参加高考要“筛选”,又只有一半的人有高考资格,儿轮下来,同时上小学的伙伴,能参加高考的只有约12.5%了。一个班的同学,我们农村孩子录取分数线要比城镇户口的同学高五分。筛后的同学参加高考,录取率约为百分之三十,包括了本科、专科、中专所以,从小学同学算起,能考上大中专生的比例不到百分之四。其中,城镇户口的同学还要享受优惠政策。可以想见,那一批农村考出来的孩子有多难,能上个本科,简直就是天人,一个县都不见得有一个考上清华、北大的。能通过高考的,

不愧为天之骄子,是精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