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銀行不願接受房貸,難道房子未來不值錢了嗎?

浮雲人生217691005


很多現在購房的人確實感覺到了,申請房貸越來越難。貸款利率不斷上浮,有的達到1.3倍以上的基準利率(4.9%)了。貸款審批週期越來越長,有的可長達半年。

不是銀行不願意接受房貸,而是銀行放不了房貸了啊。

房貸理論上說,是銀行最喜歡的放貸方式之一,屬於坐地數錢的那一種。有抵押物,房價還年年增長,給銀行這些年帶來了不菲的盈利。

確實現在很多人已經預測房價漲到頂了,未來價格下降的話,會導致投資客大量斷供,形成壞賬。但實際上情況遠遠沒有那麼糟,不僅房價有30%的首付,而且房價上漲的被遏制的趨勢,是建立在強力的調控手段上,說明國家有能力穩房價。一旦房價下降,只要適度放鬆調控政策了就可以了,所以還是很安全的。

可是,房貸是你想放多少就放多少嗎?當然不行。國家通過貸款方向的定向調整,給銀行規定限額,沒有限額放款就是違規,不僅會被追回,而且相關責任人也會被追責。

而且銀行有多少存款才能拿出一定比例來放貸,這就是存款準備金的妙用。而銀行的存款現在增長增速不斷下降,可用於放貸的錢數也會逐漸減少。而且房貸一借往往都是30年,提前還款的也並不太多,這樣貸款餘額就會長期累積在那裡,所以,增長的額度也不夠。房價上漲,每一份審批的房貸都是需要更高的貸款金額,也佔據著銀行的貸款限額。

除了房貸限額之外,還有房貸利率,如果你承諾1.2倍的貸款利率,而銀行資金緊張,有人願意出1.3倍的貸款利率,那肯定會優先派給人家。這也是國家推動利率市場化的一個重要方式,有點像菜市場了。

房子,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仍然是人們最重要的投資品之一,也是人生最昂貴的消費品,再不值錢也比白菜土豆大蔥要貴很多的。在現有的水平上只能相對貶值,不會直接下降太多的。如果你靠得起時間,那麼等個十幾20年之後,或許就感覺能買得起了。


暖心人社


有媒體報道,浦發銀行首套房利率從一個多月前執行的基準利率上浮15%調整至上浮20%;招商銀行則從10%上調至20%。另有部分銀行對商業貸款並不受理,只受理公積金貸款和組合貸款。為什麼現在銀行不願接受房貸,難道房子未來不值錢了嗎?


當下銀行不是不願接受房貸,而是不得已而為之收緊房貸。這主要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從資金安全角度來說,目前樓市近乎瘋狂,監管層對於流向樓市的資金是見一處打一處,從銀行委外到房企信託,再到首付貸、消費貸。而樓市缺乏資金的話,就意味著開發商沒錢拿地蓋樓,或者說爛尾樓;老百姓借不到錢付首付。蓋出的樓少人買,甚至有價無市,這對銀行的資金就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銀行是聰明的,為了防範這個風險,收緊房貸也是出於這些考量。


從流動性的角度來說,個人購房貸款一般期限都在10-30年,流動性非常差。但銀行這邊又吸收不來存款,這些錢根本不願往銀行跑:


根據2018年3月1日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底,國內貨幣基金總量高達7.3萬億元。


根據網貸之家發佈的《P2P網貸行業2018年4月月報》顯示,截至2018年4月底, 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了69758.04億元,與廣東省GDP總量相當。


2017年居民貸款增加了7.1萬億(短期貸款增加1.8萬億!中長期貸款(房貸)5.3萬億元)。中國居民新增人民幣存款下降到了4.6萬億元。

看得出,銀行的錢全都被這三大渠道吸走了,而通過理財產品和同業拆借弄來的錢期限大多在1年以內,這就產生了資金的嚴重錯配,即資金大頭被長期佔用,只能用短期資金勉強維持正常運營或者借短放長。


雖然央行投放MLF等,但也無法從根本上緩解流動性緊張。畢竟這種工具只是中短期的,而房貸是長期的。而這對於銀行流動性管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今樓市雖然依然火爆,但無疑其中的風險已經積聚不少,環京周圍的樓市已經出現了斷供的情況,一旦出現房貸壞賬,對銀行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從盈利性的角度來說,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下,銀行的資金來源成本不斷增加,住房貸款的盈利空間正在壓縮,儘管現在房貸利率在上調,但是受到調控政策影響,不但將許多剛需擋在了門外,同時監管層也對房貸嚴加限制。一邊買房需求被壓制了,一邊又不讓貸,因此房貸對於銀行的誘惑力越來越弱。


最後,那就是順應宏觀環境與政策,目前監管層希望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降槓桿、服務實體經濟,而樓市吸走大量實體經濟資金,同時又抬高居民槓桿,一旦出問題還會影響國民經濟,因此樓市過度繁榮,監管層肯定是不允許的。況且,在中美摩擦和大國博弈這個背景下,核心競爭力終究是實業,而不是房地產。


小白讀財經


朋友,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對這個問題是這麼看的,銀行不願接受房貸,有出於防範信貸風險的考慮,但主要有其不得已的原因,並非因為未來的房子不值錢。



大家知道,我國銀行除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三大政策性銀行承擔較大的政策性業務之外,其他商業銀行雖然都實行了商業化經營,但其實也承擔著無數隱形的政策性職能,尤其在執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上還是都帶有一定的強制性,不能存在有絲毫含糊。

而且穩定在我國具有相當高的政治責任,房地產業穩定也是目前的頭等大事,商業銀行也必須無條件服從並圍繞這一宏觀調控大局,必須在信貸上通過提高按揭房貸利率、收縮房地產開發貸款等辦法來配合中央政府實施房地產宏觀調控。而且銀行信貸調控是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信貸如果不控制好,房地產調控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銀行房地產調控不到位是最重要的原因,比如首付貸、消費貸等沒有控制好,成了房貸增長的有效通道,也成了催高房價的有力推手。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當前金融脫媒加劇、互聯網金融興起及民眾投資理財渠道增多等情勢下,銀行存款分流嚴重,存款增長相對緩慢;且2017年商業銀行存款增速出現了歷史上的首次下降。且銀行存款大都以一年存款為主,最長也不過5年期,而房地產開發貸款一般都是好幾年,尤其是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通常都是十幾年至二十多年,銀行資金存在明顯的短存長用現象,也存在嚴重的期限錯配問題。而且,目前儘管央行通過降準或中期便利借貸釋放資金,都是有專門指定用途的,且期限也不會很長,這就讓銀行房貸與銀行存款期限不匹配。所以,如果房地產方面的貸款一味增長,就有可能加劇銀行流動性風險,銀行迫不得已不得不收縮房貸。

還要看到,目前房地產價格一直持續上漲不斷,也確實到了該降降溫的時候了。如果房價一直這麼“高燒不退”,不僅成了民眾難以承受之重,也成了銀行信貸經營風險的難以承受之重。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永遠只漲不跌,房價也一樣,儘管它目前受到許多政策性人為因素的干預,但它終究還是要依據市場規律說話的,房價總有跌落的時候。

為了避免信貸資金繼續大幅投入刺激樓市價格再次大幅上漲,中央政府也下定了嚴調控決心,最近中央政治局會議確定了遏制房價上漲的樓市調控總基調,這表明樓市價格再上次確實會釀造巨大的金融風險。為此,穩房價、穩金融必然會成為銀行機構考慮的一個重要內容。


因而,在當前情況下,銀行不願接受房貸是對的;不是銀行不想賺錢,而是賺錢應確實須先考慮風險。對此,全社會對銀行壓縮和控制房貸的做法持理解態度,千萬不可誤會銀行的信貸用意,更不能對銀行控制房貸的行為妄加非議。


財經深思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今年有很多朋友買房時感覺房貸放款時間變長,而且利率上浮,覺著銀行不願意接受房貸了。銀行是商業機構,其經營的目的就是獲取盈利。銀行的資金成本很低,查看上市銀行的財報可知大概在2%左右,房貸利率雖然不高,但是有足額抵押,所以房貸一直是銀行非常喜歡的貸款類型。

今年之所以出現房貸難度加大的,主要還是因為資金面趨緊,銀行沒有那麼多錢可以往外貸款,很多人辦好了手續還要等銀行有額度才能放出款來。所以今年看起來是銀行不願意接受房貸了,實際是因為錢荒。

另外如果向您說的未來房子不值錢,確實會對銀行產生一定影響,因為當房價下跌過多時,房子價值很可能會跌破房子的未還貸款額,導致斷供行為出現。但實際上即使房價回調,幅度也不會很大,比如深圳的房價,連續6個月下跌,一共跌了16塊錢每平,跌幅過大導致斷供的情況基本不會出現。

關於房價過去一直有兩種聲音,一種看多一種看空,看多的任志強是代表,看空的代表是牛刀,大家一致喜歡牛刀的發言,謾罵任志強。最後聽任志強話的都賺了,聽牛刀話的錯過了上車的機會。但是有消息說牛刀在今年初空翻多了,不知道是否透露出了新的信號。


首席投資官


銀行不接受房貸與房子值不值錢應該沒必要的聯繫吧~

對普通人而言,自己家的儲蓄是遠遠不夠買房的,這時候,銀行貸款這種利率低的貸款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為什麼現在銀行不願接受房貸了呢?有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銀行沒錢了。中國的房貸由來已久,後來為了控制房貸,房產限購政策出臺。即便如此,貸款買房的人依舊絡繹不絕。這似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剛需。有錢了人們第一反應就是買房,沒錢的結婚也需要買房。中國的人口又是處於日益遞增的,久而久之,銀行不堪重負。就像各個行業一樣,剛開始或許風靡一時,但時間長了,總是趨於頹勢的。

第二種說法,由於房貸利率的上調,國家政策的調控,使得房產業不如前幾年景氣了。普通人買房要付出比以前多好幾倍的代價,即使是剛需,也不一定買得起了。

第三種說法,商界的很多位大佬都預測房價會跌,這也使得人們都在等待時機,在房貸利率上調的情況下,房價的下跌是人們所翹首以盼的,房貸已經不能解決人們的買房危機了。

今年,全國多地都上調了房貸利率。這對買房的工薪族而言,可謂是晴天霹靂,買房的壓力瞬間加大了。


環球老虎財經


實際一點講,銀行不願接受房貸,情非得已,絕非本意。跟房子未來值不值錢,並不是正相關。

首先,個人住房貸款一直以來是銀行的優良資產業務、比較來錢的事情,一向整體規模較大,從房地產發展的歷史角度看,產生的市場作用也較大。

從業務比例看,在2016年,銀行新增貸款中有接近一半是個人房貸;在2017年,這一比例也有近四成。央行最新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18年一季度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2.86萬億,同比增長20%。

從歷史進程看,1991年,個人住房信貸在中國起步,央行於1995年8月頒佈了《商業銀行自營住房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這被業界視為個人房貸步向正軌,不過,那時的個人住房貸款只能用於購買用公積金建造的自用普通住房。1998年4月,央行發出《關於加大住房信貸投入支持住房建設與消費的通知》,隨後頒佈《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最大的標誌意義是:個人住房貸款開始可用於購買所有自用普通住房。此後個人房貸被政策所鼓勵。1999年,央行下發《關於鼓勵消費貸款的若干意見》,最受關注的是將個人住房貸款最長期限延長到30年。這些政策導向直接推動住房制度改革:福利分房正式終結,貸幣分房融入城鎮百姓的生活。

所以,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在近20年的時間裡,是銀行非常主要的傳統業務,這裡面既有政策面的鼓勵,也有市場面的需求。

其次,現在銀行不願接受房貸,也是一個事實。因為中國正在迎來新一輪的住房制度改革,“房住不炒”成為政策指向。應當說,“房貸難”是監管的結果。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有兩個現實,我們不應當忽視:一是,現在一二線一些熱點城市的房價水平已經非常高了,房價的泡沫已然顯現,藉助信貸槓桿炒房的現象也不鮮見;二是,太多的熱錢進入房地產領域,而不是實業經濟,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後果;三是,房價高了,對人才吸引相當不利,對核心城市未來經濟發展也帶來重要的不利。

第三,從當下政策面指向上看,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降低槓桿、服務實體經濟是重點。

監管面對此的定調相當精準,從國家長遠發展而言也必須如此。從當前發生的中美貿易摩擦看,在大國經濟的博弈中,核心競爭力是實業,而不是房地產。中國經濟脫虛向實,已有了一定的基礎,而且在此基礎上一定要獲得更多的鼓勵與推進。

此外,高槓杆炒房帶熱了投機氛圍,本身也給金融業、房地業埋下了“定時炸彈”。現在,這顆“炸彈”也到了拆除引信的時候了。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不需要投機,這已是一年多的樓市調控發出的鮮明信號。現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最需要的是,穩定與健康。而銀行業在其中,所起到的應是疏導作用。

最後說下,個人房貸的利率攀升、額度艱難之外,個人租房貸款正在散發出新的、旺盛的生命力。因為,中國樓市正向“租購併舉”行進。這一點,值得我們關注。


波士財經


我09年買的房子,總價498000。首付10萬。貸款398000貸了20年。現在一個月還2350。利息才3.65%年化……說通俗點就是用40萬一年利息1萬……平均一個月1000不到!按目前市場投資收益月息1分息算,40萬一個月4000利息!一年4.8萬![耶]這40萬買理財的話,目前年化5,那麼一年40萬利息就是2萬。20年下來40萬利息!不算本金!房屋貸款連本帶利需要還60萬。這還沒算上未來10年,居民人均收入提高/通貨膨脹,人民幣貶值/,借銀行的可是貨幣數字,假使突然貶值,人均收入上萬,十萬。這點貸款算啥?綜上所述知道銀行為啥不願意住房貸款了吧?就是時間太長,收益太低!可能還是負資產……


黑石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李


這麼多人都已經回答了,還需要邀請我嘛?

隨便說幾點吧。

去年下半年以來,我也逐漸參與到一些二手房交易,也帶一部分人去看新房子。在房產銷售和銀行信貸口也有一些人脈,說說他們怎麼看這種情況吧。

深圳的第一個中介朋友是這麼跟我說的:

在深圳,房貸總體是收緊的,但有一些銀行對新房和二手房是有區別的。一些銀行很願意照顧二手房購房者,箇中緣由令我很詫異。

因為深圳的房子太貴了,大家在買二手房的時候往往要藉助過橋資金才能順利走完整個交易流程,這個過橋資金額度高、期限短、但利息非常高,正常情況下利息大概幾萬塊錢,但是如果銀行貸款下不來,拖上幾個月,利息就可能高達六位數,這是很大的一筆開支。

所以部分銀行從幫助二手房購房者節省利息的角度,優先受理他們的貸款需求,優先批貸放貸。

上海的信貸經理,這是朋友告訴我的:
上海的房貸利率是一線城市中最低的,在融360過去一年多的每個月房貸報告中,這座城市的房貸利率也是幾十個城市中最低的,記得在2月竟然還有折扣,低於4.9%的利率。但實際上有很多問題,是不能反映在報告裡的,就好比房價在跌,你的購房成本還在上升一樣。

有的銀行信貸經理要求你購買他們的理財產品,鎖定時長,你少了一筆流動資金,還有的銀行信貸經理明裡暗裡暗示“同意上浮利率可以插隊”。

大環境是這樣,去槓桿讓銀行難受,以前一些灰色賺錢的路子都被堵死了,現在銀行只能讓購房者難受了。

房貸越來越難已經是趨勢,這跟房子值不值錢,關係並不大。

最後,有個疑問,鄭州的首套房平均貸款利率一直是全國最高的,誰能告訴我?

我是樓市微觀察,只說真心話,歡迎點贊與關注。


樓市微觀察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

發生在北京近郊通州的一場房產“鬧劇”,宣告了房價只漲不跌神話的破滅。

是這樣的:

話說,在北京近郊的通州,因為被炒房客瘋狂哄抬房價,房價從一萬多,短時間漲到了4萬多,房價翻了幾倍,創造了買房暴富不勞而獲的神話,令誠實勞動的人唏噓不已。

然而,正義到來,房產調控發威,炒房客做鳥獸散,通州的房價又快速的從4萬多,跌到了2萬多一平,價格幾近腰斬,一些以4萬多價錢買的購房者不樂意了。

於是數十名,身著印有“退房”短袖的購房者,聚集在通州K2十里春風的售樓處,恬不知恥的要求退房。

一個退房者信誓旦旦叫囂:“剛開盤的時候是4萬多,現在的售價是2萬多,相差兩萬,貶了一半,你說誰能願意?”

呵呵,真是可笑,你4萬買的房子,現在價錢跌到2萬,你不願意?

當你1萬買了房子,房子漲到4萬,賣房的房東是否也可以不願意,而讓你退房呢?

那些48元買的中石油的股票的人,當中石油的股票跌到8元的時候,股民是否也可以不願意,讓中石油退錢呢?

如果簽訂了合同,誰都可以反悔,那麼信譽何在?信用何在?還要合同幹什麼,還要法律幹什麼?

最關鍵的是你們把房價炒到了4萬,你們買房了,你們上了車,但考慮別人了嗎?那些等著買房結婚的人,因為房價暴漲而買不了房,結不了婚,他們願意嗎?

所以,這些要求退房的人,不過是些跳樑小醜,無理取鬧的典型罷了。如果他們能得逞,那才叫天理不容呢。

今天說這件事,不是討論這些無賴的行為是否合理的,而是從中看出一個被實踐檢驗的真理:就是三四線城市,即使房價翻倍,也會因為沒有真實的購買力支撐而跌回去。

最近,因為炒房客的興風作浪,全國三四線城市,甚至一些人口外流嚴重的縣城,房價都翻了倍,漲的牛氣沖天,不可一世。

似乎買了房子的人,註定包賺不賠,大有氣衝斗牛,飛上雲霄,登臨人生顛覆,直上福布斯富豪榜之勢

可是,韭菜總會有到收割的時候,黃粱美夢總有清醒之時。

通州這個比全國大部分三四線城市,都早漲過的三四線城市,已經房價腰斬了,說明什麼?

說明,別看現在很多濫竽充數的三四線城市,藉著棚改的東風,炒房客的推波助瀾,房價漲到了遠遠高於當地普通民眾承受能力的水平,即使看著熱烈雞血,也不過是南柯一夢罷了。

到時候,大潮退去,房價暴跌到正常水平,現在瘋狂接盤的接盤俠,希望不要像通州這些無賴一樣,

做被人恥笑之姿!

誰說房價只漲不跌?請看通州K2十里春風的售樓處的退房鬧劇。

誰說警告房價過高沒有事實依據?請看通州K2十里春風的售樓處的退房醜行。

誰說什麼時候買房都是正確的?請看通州K2十里春風的售樓處的退房無賴們。

輿論似乎對於房價暴漲的實例很是關注,但對於房價大跌的實例,總是避而不談,想想真是細思恐極:炒房勢力綁架了公關輿論,讓民眾以為房價只會暴漲,而忽視房價大跌的可能性。


軍輝論房


銀行不願意接受房貸?你這個論斷是哪來的?我在銀行這麼多年,從未聽說過銀行不願意接受房貸的,相反銀行最喜歡的是房貸業務,因為房貸目前是不良率最低的一個貸款品種,一般來說,貸款者只要不是出現大的意外,基本沒有人會輕易斷供。

那麼為什麼會給大家不願意接受房貸的現象呢?這主要是最近兩年來,銀行房貸審批的時間越來越長,甚至要求越來越高。其實審批時間變長是有原因的。

信貸額度緊張

從2016年3月末開始,我國房地產銷售開始新一輪上漲潮,無論是房價還是成交的面積,均較以往有大幅度的增加,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總的銷售價格從2016年3月末以來一直上漲,而成交的金額基本上70%最終是要從銀行貸款的,短時間內,貸款需求量劇增,銀行的儲備資金有所不足,因此需要從投放在其他行業的資金收回後才可投入到房貸,這需要一個過程;在加上餘額寶這類貨幣基金的興起,本身就搶佔了銀行不少的存款量,所以銀行當前的整體信貸資金較為緊張。

風險防控

截止2018年6月末,我國的房貸業務餘額佔銀行總貸款餘額比重約20%,也就是說銀行的信貸資金約五分之一是個人房貸業務,這個比重不可謂不高了,甚至是有點集中了,一旦房貸市場真的集中爆發不良,那麼對銀行的衝擊力度很大,俗話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因此即使銀行回籠其它貸款資金後,也不敢全部投向房貸業務,而必須進行總控,這是為了防範風險。甚至不少銀行目前都有出具具體的授信政策,要求控制相應的行業貸款規模。因此,部分銀行的房貸業務佔比過高,可能會暫停或者暫緩審批。

總結

銀行從未不願接受房貸(最多是暫停或者暫緩),相反房貸是銀行最喜歡的業務之一,只是考慮到風控的防範,因此對其進行額度總控。2017年以來審批貸款的速度放慢主要是因為短時間內申請房貸的人及金額增多,銀行的信貸資金供不應求,故而排隊時間加長,並非銀行不願意接受房貸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