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红桥区的这座公园,曾是清朝的武器库,还挖出过两门大炮

天津为退海之地,意思就是海面下降或者陆地上升形成的地理环境,现在塘沽、汉沽还有盐场,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天津地势低洼,沽坑相连,素有有七十二沽之说,所以天津的地名带“沽”字的也特别多,像什么直沽、葛沽、丁字沽,大沽、盘沽、咸水沽,您看就连古文化街街口的牌坊上,都写着“沽上艺苑”,我保证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住的地方,准有带“沽”字的!而本文要聊的这个地方,也带个“沽”字,它就是西沽公园。

天津红桥区的这座公园,曾是清朝的武器库,还挖出过两门大炮

在清朝末年,海光寺那片地方被清政府设立了机器制造局,什么大炮、洋枪、雷管、轮船全都在那存着,存这些武器装备肯定要有个仓库,这个仓库叫“老三营武器库”。

后来老三营武器库迁到了西沽,改称西沽武器库。到了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把西沽武器库占了,经过义和团和清军的共同抵抗,又重新夺了回来。但是洋鬼子不能把武器留给中国人,撤离之前把武器库炸了。在2001年修建北洋园时,出土了两门铁炮,普遍认为是100多年前西沽开武库时的遗存。

天津红桥区的这座公园,曾是清朝的武器库,还挖出过两门大炮

在夺回武器库后,又把其东南部开辟成了菜园子,也挖了一些池塘种莲藕。所以以前西沽公园后门附近有条路,叫武库菜园路,就是从这来的。现在这条路在地图上应该是搜不着了,如果您谁知道这个地方的故事,劳驾给各位讲讲。

书归正传。

到了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袁世凯督直,政府在武器库的西边废墟上建立了北洋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学,但天津人那时候习惯称它为“西沽大学堂”。1951年9月,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迁到了七里台。又在北洋大学的旧址上建立了天津工学院,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红桥区的这座公园,曾是清朝的武器库,还挖出过两门大炮

送走西洋鬼子没几十年,1937年东洋鬼子又来了。小日本的伪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把之前的菜园、荷塘全改为了稻田,建起了畜产综合农场。

直到1949年建国后,政府把原来的畜产综合农场改为农林水利局苗圃,最终于1958年将此地改建为西沽公园,总共占地31.77公顷,为周边市民营造了一片静谧的生态文化景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