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馬配好鞍 說說變革中的空空導彈

好馬配好鞍 說說變革中的空空導彈

F-35加速裝備各國空、海軍讓四代機成為熱門話題,珠海航展上打開彈艙,露出霹靂獠牙的殲20更是引爆了此話題。軍迷普遍關注殲20主彈艙中4枚中距彈是否較少,能否滿足新時期空戰的需要。對此小編有話說:一是這只是初始狀態,有部分證據表明殲20可以通過調整內部掛架及導彈安防位置,交錯佈置2組3枚中距彈,退一步,1組即使放不下3枚中距彈,增加1枚PL-10E應該問題不大。

好馬配好鞍 說說變革中的空空導彈

二是殲20的彈倉已經是4代機中最大的了(PL-15長3.8米),而且據說渦扇-15發動機比ALF-31長度短1米左右,給進一步擴大彈倉提供了可能。雖然曝光的超遠距空空導彈長度近6米還是難以填入,如果新型格鬥單長度進一步縮短,極有可能佈置2排。

好馬配好鞍 說說變革中的空空導彈

美國的空空導彈曾經是三足鼎立:響尾蛇+麻雀+不死鳥。分別代表著格鬥彈、中距彈和遠程彈,分別承擔0-30公里、40-60公里和150-200千米的攻擊範圍。

好馬配好鞍 說說變革中的空空導彈

曾經,特立獨行的法國人試圖通過米卡整合中近程空空導彈,也確實滿足了三代半陣風戰機的需要,但如今,情況起了變化,空空導彈又是三足鼎立,以中國空軍為例:PL-10E+PL15+遠程空空導彈,最大射程分別達到了50公里(航展公開數據為20公里)、150公里、300公里+,格鬥彈功能已經覆蓋曾經的中距彈,中距彈已經達到傳統遠距彈的射程。

好馬配好鞍 說說變革中的空空導彈

隨著技術的進步,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和空空導彈的性能極大提升(如射程和主動雷達導引頭),超視距(BVR)交戰決定第一輪勝負,但在高速接近中,雙方完成第一輪超視距交戰後,餘下戰機已進入近距或視距,依然存在狗鬥可能。

好馬配好鞍 說說變革中的空空導彈

現在看,未來的趨勢是:遠程導彈再獲青睞,中程導彈增加射程,近距彈縮小體積。

一是遠程導彈再獲青睞。F-14和不死鳥退役後,美國海軍艦載機作戰半徑下降,遠程對空打擊能力被削弱,但最近舊事重提,選擇將標準6-艦空導彈搬上飛機,這明顯是針對日益強大的解放軍。

好馬配好鞍 說說變革中的空空導彈

除了應急,美國還在憋大招,通過概念圖曝光的LREW是美國下一代遠程空空導彈,尺寸較大,採用兩級助推設計,可裝入F-22彈艙,射程很可能“遠遠超過AIM-120D”。

好馬配好鞍 說說變革中的空空導彈

當然,中國也沒閒著,潛心研發新型遠程空空導彈,曝光的新型遠程空空導彈長近6米,據推測射程超過300公里。俄羅斯計劃打通蘇57機腹2個縱列彈艙,搭載2-3枚射程300公里的KS-172導彈。超遠程空空導彈一方面從視距外威脅四代機,更重要的是採用高彈道威脅預警機,沒了千里眼,四代機雷達再先進,也沒有統攬全局的能力。

好馬配好鞍 說說變革中的空空導彈

二是中程導彈增加射程。大家都看到了,中程空空導彈射程已經從50公里左右提升到150公里左右,而且越來越遠,即便雷聲公司聲稱最新型AIM-120D射程超過了160千米,PL-15依然具備優勢,而AIM-120彈體空間有限,升級潛力已被挖掘殆盡。

好馬配好鞍 說說變革中的空空導彈

三是近距彈縮小體積。早在2013年,洛·馬就自掏腰包開始了“庫達”(CUDA)小型新概念空空導彈研發 ,彈長只有1.77米,還不到AIM-120的一半。

好馬配好鞍 說說變革中的空空導彈

眼看“庫達”導彈佔了先機,不料還是在“小型先進能力導彈”(SACM)項目中輸給了雷神。2016年1月27日,雷神公司從空軍研究實驗室獲得了一份價值1400萬美元的預研合同,為美國空軍研究下一代空空導彈,其中就包括小型先進能力導彈(SACM)和微型自衛彈藥(MSDM)概念。如果項目成功,1枚中距彈的空間應該可以放下2枚新一代格鬥彈,長度不大於R60蚜蟲。

好馬配好鞍 說說變革中的空空導彈

小編多扯兩句,優勢就是一旦形成,很難被打破,就像四代機波音完全被洛馬壓制,不知沈霍伊的“海飛絲”還能否逆轉成洛馬。以我們的習慣,曝光一款武器就意味著新款已在路上,希望藉著空軍提出建設戰略空軍遠景目標的契機,四代機能獲得更多、更棒的空空導彈,洛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