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中藥最能祛溼寒?

陳玉清38


寒溼傷於人體是溼邪與寒邪共同作祟,既有溼邪(重濁、粘滯、趨下)的特點,又有寒邪(寒冷、凝滯、收引)的表現。

選擇代表寒溼的幾個病證分析,來認識什麼中藥,最能祛哪類寒溼!

外感寒溼各病證

1、洩瀉

【表現特點】洩瀉清稀,甚至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或伴有惡寒發熱,鼻塞頭痛,肢體痠痛等外感證。

2、痢疾

【表現特點】痢下赤白粘凍,白多赤少,或純為白凍,伴有腹痛,裡急後重,飲食乏味,胃脘飽悶,頭身重困等。

【代表藥物】

  • 藿香:辛溫散寒,芳香化溼。化溼不燥熱,辛散發表不峻烈,為“芳香化溼濁之要藥。”常配伍蘇葉、白芷、厚朴等,如藿香正氣散。

  • 佩蘭:化溼闢穢。作用與藿香類似,屬於一味平性化溼藥,可與多種藥物配合。

  • 草豆蔻:燥溼健脾。辛溫之力強。常用治療寒溼阻中焦的胸腹滿悶,不思飲食等,與砂仁、厚朴等配合。

  • 草果:溫中燥溼。其燥烈之性和燥溼溫中之力勝過草豆蔻。可以與草豆蔻、厚朴、蒼朮配合。

  • 蒼朮:燥溼健脾。溫燥之性較強。

  • 厚朴:燥溼消痰,下氣除滿。為消脹除滿的要藥。

  • 茯苓:健脾滲溼。治療脾虛溼盛,與山藥、白朮、豬苓、桂枝等配伍。

3、痺證(痛痺、著痺)

【表現特點】

  • 痛痺(寒邪偏盛):肢體關節疼痛較劇,痛有定處,得熱痛減,遇寒痛增,關節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等。

  • 著痺(溼邪偏盛):肢體關節重著,痠痛,或有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活動不便,肌膚麻木不仁等。

【代表藥物】

  • 羌活:散寒祛風勝溼。用於風寒溼痺,多用於上半身疼痛,常與防風、秦艽、威靈仙、獨活等配伍。
  • 防風:祛風勝溼止痛。用於風寒溼痺,既能祛風散寒,又能勝溼止痛,常與羌活、當歸配伍。
  • 藁本:祛風散寒,除溼止痛。用於風寒溼痺所致的肢節疼痛,常與川芎、羌活配伍,如羌活勝溼湯。
  • 獨活:祛風溼止痛。用於風寒溼痺證,作用偏下偏裡,善治療下半身的風寒溼痺,腰膝腿足關節疼痛等。常與桑寄生、秦艽、細辛配伍,如獨活寄生湯。
  • 威靈仙:祛風溼,通絡止痛。用於風溼痺證,善於通行經絡,祛風除溼止痛之力較強。古人謂其“通行十二經脈。”

  • 川烏:祛風溼,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溼痺,寒痺為好。
  • 木瓜:舒筋活絡。治療風溼痺證。為治療風溼痺痛,筋脈拘攣的要藥。
  • 伸筋草:祛風除溼,舒筋活絡。用於風寒溼痺,常與桑枝、威靈仙、五加皮配合用。

內生寒溼各病證

1、痰飲

【表現特點】喘促動則為甚,氣短,或咳而氣怯 ,痰多,食少,胸悶,怯寒肢冷,神疲,小腹拘急不仁,臍下悸動,小便不利,足跗浮腫,或吐涎沫而頭目昏眩等。

2、水腫

【表現特點】

  • 脾陽虛衰: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脘腹脹悶,納減便溏,面色萎黃,神倦肢冷,小便短少等。

  • 腎氣衰微:面浮身腫,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氣短,腰部冷痛酸重,尿量減少或增多,四肢厥冷,神疲怯冷,面色灰滯或晄白等。

【代表藥物】

  • 附子:溫腎助陽,祛寒止痛。用於脾腎陽虛,水氣內停的小便不利,肢體浮腫等。配合茯苓、白朮等,如真武湯。
  • 乾薑:溫中散寒,溫肺化飲。用於肺寒咳嗽,痰稀多白沫。乾薑溫燥辛散,既能溫肺散寒,又能燥溼化痰。常與細辛、五味子同用,如苓甘五味姜辛湯,小青龍湯。

  • 茯苓:利水滲溼,健脾補中。用於水溼停滯,小便不利,水腫等,配伍豬苓、澤瀉等,如五苓散。
  • 豬苓:利水滲溼。用於脾虛水腫,配伍茯苓、澤瀉、白朮,如四苓散。
  • 冬瓜皮:利水消腫。用於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常與茯苓皮、豬苓、澤瀉配伍。
  • 玉米鬚:利尿退腫。治療水腫,可單用大劑量煎湯服或與它藥配伍用。

以上是幾種有代表性的寒溼病證,中醫藥治療必須辯證,對自身病情要認識和了解,但是絕不可盲目尋醫問藥,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明確診斷後才可以治療哦。

感謝您的閱讀!

蔚姐雜談


您好,作為一個養生少女,想給大家分享一些養生乾貨~


寒溼體質的人在冬天都很痛苦,畏寒肢冷,身體內一旦寒溼過重,就像一件乾衣服由於受潮而變成了溼衣服,衣服會變得沉重、陰冷。

人的身體也是一樣,當身體內部水分太多時,如果這些水分無法被身體及時通過勞動、運動出汗或利用,也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造成身體內的“溼”太重。


我本人過去常住在四川地區,溼度特別高,家裡總是有黴味兒,三天兩頭下雨,總是陰沉沉。大家可能不重視外界環境,但是人體在溼氣重的環境待久了,的確會對身體有影響。

寒溼在冬天十分痛苦,從骨子裡散發冷氣,穿再多都打冷顫。晚上睡覺手腳冰涼。


那麼寒溼適合什麼樣的藥呢?給大家介紹介紹

  • 花椒 用花椒煮水泡腳,能很好的驅寒溼,同時花椒姜棗茶十分適合下焦寒溼重的人來喝,比如女性宮寒(白帶多而清稀、長期痛經)、男性腎寒,還有腸胃虛寒、慢性腹瀉的人,可以常喝。


當你受涼腹痛的時候,特別是女性經期沾涼水以後腹痛的,也可以喝花椒姜棗茶來緩解。



  • 艾草 艾草泡腳也可以溫通經絡,活血驅寒。泡腳可以直接為身體注入陽氣,通過排汗逼出寒溼和溼氣。

不過這裡要強調,雖然泡腳效果佳。但是不要過量出汗,大汗傷津,同時泡腳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

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歡迎補充!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點個讚唄~~謝謝您!喜歡中醫的可以關注我哦!帶你養生~


養生少女的日常


寒溼是因人體脾腎虧虛,腎臟不能將人體水溼完全化作尿液排出體外。依人類目前醫學看來,無法徹底根治此病,一般藥食只能緩解症狀。

寒溼對人體最大的危害就是阻塞經脈,引起身體冷痛,有的發展成風溼,成為頑固疾病,中老年人,大多有此毛病,不是這裡痛,就是那裡麻木,其他毛病都是小問題。

不要輕信什麼偏方秘方能治癒寒溼,人類目前沒有這個本事,這是生理疾病,極其麻煩,什麼薏米,紅豆,芡實,蒲公英,白朮,茯苓,生薑,花椒,艾葉等藥物,只對四十歲以下的部分人有效果,年紀大的人,作用是有,不太明顯。建立多運動,多泡熱水,溫泉等。

用氣功太極拳等可大大緩解,長期煅練,可使症狀減輕甚至消失,究其原理,是通過運動,加強了人體血液流動,加強了新陳代謝,提高了人體免疫力,使人體內溼氣無法停留在體內,化作汗液尿液排出體外。

附補腎健脾祛溼方:紅棗十五克,花生米十五克,,二物共煮約十分鐘,趁開湯兌十克枸杞子,三物吃完,湯喝完,每天晚上睡前一劑。藥理分析:紅棗補血活氣血,花生與枸杞子補腎健脾,氣血活,脾腎強,溼氣退。



用戶創維


最能祛溼寒的中藥當屬著名的苓桂術甘湯,組成: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朮9克,乾薑9克,甘草9克;

既然是針對寒溼的,所以這個方子裡面的藥幾乎清一色的溫藥:桂枝是溫熱的,白朮也是溫熱的,乾薑更是性熱,因為寒溼的人重點要驅寒,需要乾薑這味藥來溫暖。只有茯苓與甘草是性平的,不寒不熱。


中醫名家祁文強


其實中藥能祛溼,但有一點,就看你怎麼樣力用,經常喝中藥汁治病,當然對症是一口良藥,如果不對症時就是一口毒藥,在說為什麼喝中藥對症效果還不怎麼明顯,問題是在吃藥先到胃消化,肝臟解毒,腎臟在排毒,除去這三各細統的藥物成份,在經各種血液和藥物運行的消耗藥物的成份,真正到達病位的藥量所剩無己,就是說非常少了,見點效果也不大,如果藥量增大,就容易把這三各內臟容易照成傷害,無但治不了病,而且還倒得了不少病,這叫得不常失…,如果用中藥製成偏方,外敷穴位上治療,效果就不一樣了,藥物經皮膚口廠業收直達癘位,對五臟六腑一點都沒傷害,但中醫稱外敷中藥偏方和病惰也得相對等,才能見效,如果不對症也同樣不冗效果等等…


張庫41


寒溼是百病之源,去寒溼有很多靶向藥,中醫的優勢,是西藥永遠沒法比的,痛風,高血壓,糖尿病,鼻炎,腳氣都是寒溼造成,中醫可以治癒,而西醫無可耐何。



請用桂附地黃丸治療效果怎麼樣才能得到有效的方法


陳柱中1


生附子去寒。蒼朮去溼,茯苓澤瀉去水


騎驢上山看日出


我個人認為排除體內寒溼不管你是那個年齡段,中藥為主,艾灸,體育鍛練相結合,中藥是以補髒腹元氣為主,艾灸是灸穴位起到溫經通絡的功效,行氣排溼除寒的,增加人體陽氣。體育鍛煉可以提高人體代謝能力,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引起體內寒溼重的人大都是脾胃不好造成的,所以在飲食上要注意,酒少喝,儘量不喝,甜,也是別吃,冷飲忌吃,別熬夜,早睡早起,有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最簡單的方法還是跑步去。希望我觀點對大家有幫助。


水中水果


中草藥祛寒溼必須黑附子加桂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