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病了,该如何使用抗生素?

胡航科


感冒,发热,咳嗽,腹泻这些个小儿常见病,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面对生病的宝宝,家长的内心既着急又纠结,是自行买药给宝宝吃呢?还是去做推拿调理呢?还是带孩子去医院输液呢?抗生素到底能不能给孩子用呢?



早先年无论大小病都要用点儿抗生素,而近几年视抗生素为洪水猛兽,一谈之而色变。如果我们知道了抗生素的功能,知道了哪些药属于抗生素,明白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关系,就会科学理性的对待它,就会正确合理的使用它。当宝宝感冒时,作为家长就会懂得是否一定要用抗生素。

首先,抗生素它是专门对抗抑制细菌的药物。比如微小病原体引起的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

生活中常见的细菌感染有肺炎,急性喉炎等,常见的病毒感染有感冒。而抗生素只能杀死细菌,对病毒无效。当孩子发热时,如何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呢?去医院给孩子做个血常规的检查,可初步断定。

血常规检验报告上显示:单纯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中性粒细胞偏低,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如果出现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高、c反应蛋白值高,或以上三个指标任一个偏高,都有可能是细菌感染。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当地当时传染病流行的情况确定用药。那么生活中,我们见过的哪些药是抗生素呢?



(1)西林系列:阿莫西林、美洛西林、呱拉西林、氨苄西林。

(2)头孢系列:头孢克肟、头孢克洛、头孢拉定、头孢西丁。

(3)霉素系列:红霉素、阿奇霉素。

(4)硝唑系列: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另外如果带有磺胺,沙星,环素,培南等关键词的也属于抗生素。

药品在手,一定要留意说明书,会有“本品适用于下列敏感菌所致的感染…”等字样。并会提到具体感染部位和具体感染菌种等。要仔细看清楚了。

小儿病毒性感染包括感冒,流感等免疫性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无效且有害!不是所有的“感染和炎症”都是细菌引起的,要依据血液化验结果作为参考。

同样的症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医生可能给出的治疗方案也不同。例如同样的发烧,几岁的孩子可考虑是病毒感染,而小月龄的宝宝极有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马上转化为肺炎。

同样是肺炎,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引起的、或支原体引起的,都需要使用抗生素,并且量要足,还要保证疗程。而由腺病毒引起的,就不需要抗生素。家长在碰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万不能随意改变剂量或缩短疗程,以免延误病情。

生活中要杜绝没有医生处方的前提下,自行购买抗生素的行为,并对药店导购的推荐加以拒绝,对周围熟人等非专业人士的推荐礼貌拒绝。在明确宝宝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的前提下,配合医生使用抗生素。

当决定使用抗生素时,有哪些安全的给药途径呢?口服给药更安全,静脉注射起效快。但还是要视具体情形而定。

重度细菌感染性肺炎单单口服抗生素治疗肯定不行,而一生病就去输液的行为更加错误。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权衡。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万万不可随便停药,并要及时复诊。以防细菌死灰复燃会导致病情的反复和加重,并让细菌产生耐药性。

要想预防细菌感染,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和病人接触,及时进行预防接种。细菌耐药性的危害和强大的传播性,能使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团都会受到影响。

不能盲目排斥抗生素的使用,在安全的范围内,发挥它最佳的治疗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