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廠打工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久伴不離相擁而惜162


我去過很多廠打工,都是做寒暑假工,什麼體驗呢,那就是,無聊,重複,累。一天工作的時間還特別長,十二個小時,一個月也只能休兩天,有的廠還有夜班,至於工資?也沒有多高,可能我們是寒暑假工吧,一個月下來,也就三四千塊錢。有一個包裝廠,我本來以為我做的越快,工資就會越高,後來的結果證明,我錯了,我做的越快,廠裡把我做的那款產品單價壓的越低,到最後工資還是那麼多,而我呢,平時的工作,更累,真特麼氣死我了。垃圾的計件模式。

我姐在那個廠裡已經做了好多年了,現在的工作是一個月四五千,或者五六千吧,每天都是重複的工作,重複的生活,我不知道她厭倦不厭倦,但為了生活,沒辦法啊,必須得上班啊,不上班怎麼還房貸呢,怎麼吃住呢,那麼多年都在那個包裝廠,也只會做包裝了。

還有就是工廠的男女了,因為是做包裝的,手工居多,所以廠裡的女性員工多,男的少,在裡面工作的男的,每天可以和很多女的聊天,挺不錯的,可以解解悶。


小幸福的萌萌雷


進廠打工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者應該是在工廠上過班或者曾經在工廠上過班的朋友了。

記得5年前時候,那時我在還在讀大二,由於暑假比較長,如是就和學校的一些校友去了山東的一家電子廠做暑假工。

接下來我說下我的體驗吧

1:上班的時間長,早上7點半到下午7點,中午基本沒有休息時間,坐在流水線上一坐就是一天,當然也有短暫的休息時間,下班整個人很疲憊,床是最好的地方。

2:夜班很難熬,打了一個半月的暑假工,上了1月的夜班,說實話夜班很難受,特別是過了12點之後有一段時間很犯困,在網上看到有些人,睡著了卻還在機械的工作,這是真的。

3:在工廠打工如果遇到白班和夜班同住一個宿舍那麼你可能真的睡不好了,很吵,一段時間後你會很難受。

4:在工廠打工,基本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因為太累和沒有時間,你可能一年到頭都會待在工廠,大多數人休閒是上網。

以上是我一些體驗和自己看到,如果你有所感悟,可以留言交流。


遊小先森


選擇比能力重要,先選對才能堅持!不能堅持住的能力也不能給你穩定的生活!

16歲進廠,18歲出來,永遠不想再進廠!




有文藝才華的人不適合進廠,有技術的人最好不要頻繁換廠,我覺得我不進廠,人生會好的多!

那時候,還比較小,學校推薦去了深圳,是臺灣人的廠!

工廠的工作環境不好

管理嚴格,去廁所二次以上要被訓斥!記得剛去時,埋頭苦幹,傻傻的,去個廁所都小心翼翼!

夜晚,上通宵,那個年紀也熬不住,天天白天睡過了,晚上還是熬不住,半夜兩三點要去找個地方偷偷打盹。

一般都是女廁所,在我們女廁所,四川阿姨把最後一間隔開不使用,用紙板鋪起來,專門用來熬夜補覺!

補個半小時二十分鐘就趕緊出去看看自己的工作,幹一會工作,忙一兩個小時;

五點鐘的樣子又扛不住了,坐那兒都快倒了,頭一直點,眼也睜不開;只好,又去廁所眯會,出來以後要早上八點才可以打卡下班!

熬了兩年,出廠一查,後來得了乳腺纖維瘤!一直都沒有做手術因為擔心不美觀!

但是,廠裡學習出來的東西都用不上了,工廠的工作跟外面的工作還真的很大不同,如果,沒有打算一直在廠裡作一輩子一開始就不建議進廠。


廠裡的生活簡單粗暴



吃的是食堂,食堂菜煮的比較多,但沒有什麼豐富的菜式,無非是煎魚,土豆燒肉,蒜炒菜心,通心菜,生菜,包菜。。。。。。

吃了兩年,後來看到都想吐。只好常常吃方便麵,用刺激的重口味來掩蓋水煮菜的難吃。

天天集體宿舍,下了班跟瘋了一樣排隊打卡,然後回宿舍排隊接水,集體沖涼,一群女生並排沖涼洗澡,有的白花花,有的黑黝黝。

週末休息一天,集體逛大街,去的都是小排檔,買的衣服都是虎門貨,一年去一次海邊,跟大家一起煮餃子,海里人山人海,公交車上全是玩累睡倒下的臉。打的打呼嚕,流的流口水。

關於選擇

也有很多技術男在工廠幾年,過得風生水起!老闆愛惜,員工敬畏的!

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事業的高潮期也就是那麼三四十年!選擇很重要,儘可能一次選好,不要來回更換!

特別是女生,二十多歲到生孩子前是一個職業階段,生孩子後很多都放棄了自己職業回到家庭了,後來有沒有職業就難說了!


一招高效小瑜伽


進工廠打工對一個青年人來說,也是一種歷煉,也是一種考驗,也是一件無耐之舉。要實現人生的奮鬥就得先去工廠歷練,有了一定的經驗,集累了豐富經營管理經驗,在去社會上闖業。青年人最大的目標是創新,而不是守舊。而是在自已宏偉的目標規劃上,去創新,去專研,去奮鬥,而不是踏著別人走過的路去行走,那是毫無意義的,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發展方向的。那麼,當你沒有創新的目標,也沒有實際操作的工作經驗,肓目的在社會上瞎闖,能闖出一個好的結果嗎?如果一個有頭腦的青年,正確的給自己量身裁衣,制定一個人生奮鬥的目標,然後去工廠打工,親身經歷工廠的流水線作業,如何去管理?如何去經營?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一門社會知識,當你通過實際操作鍛鍊,熟煉的掌握了技巧,在投入到自己規劃的人生奮鬥目標中去,才能立足於不敗之地,才能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例如,我原來在陝綱廠當合同工時,被分配在鍋爐車間,一天就是修補鍊鋼鍋,又髒又累有在高溫下作業。我的帶班班長是漢中人,他接了他父親的班,比我大三歲,在修補鍋爐這個行業幹了三年了,也是鍋爐班唯一的正式工人。整天手不離氣錘,鋪一層歷清拌沙籽,打一層墊一層,站在46度高溫的鋼爐裡,十分鐘一換,連續8個小時作業,一個班下來腰痠背痛。我幹了不到一年,就辭職不幹了,在外邊跑單幫也就是皮包公司。而我的老班長直幹到鋼廠體制改革,他帶領幾十個人組建了一個專修廢舊鋼爐專業隊,在全國各地承包安裝鍋爐工程,以自己高超的技術,贏得了客戶的好評,現在固定資產就上百億,又投資其它項目。他還不是從一個工人一步一步磨爬滾打出來的,就是以在工廠學的技術運用到社會實際應用中,才獲取了最大的人生價值。而我呢?光能在社會上瞎闖,失去了人生追求的目標,被革改開放的浪潮衝昏了頭腦,漫無邊際的東闖西撞,毫無人生價值的虛度時光,對自己,對社會是毫無價值的白浪費了光陰。

所以,希望現在的年青人,在沒有任何社會基礎的情況下,選擇一個適合自已乾的職業,去工廠鍛鍊自己,充實自己。幹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員,不要這山望見那山高,東一榔頭西一棒,這幹一下明天可到那幹一下。臨 到頭抓了籽麻露了西爪,得不嘗失。即失去了光陰又失去了錢財。只有在人生的路上規劃好自己的目標,在去工後鍛鍊自己,充實自己,集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在去按自己即定的目標去奮鬥,去創新,去拚搏,這個社會才能讓你實現人生的價值。




上善若水231729154


打工是現在很多很多人耐以生存的方式,為了能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背井離鄉通過自己勞力、腦力來為家庭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但真正自己孤身一人來到了陌生的城市,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卻發現所有的心酸和委屈只有自己一個人懂。

有一天,你離開了溫暖的家去到另外一個地方,現有的同事朋友都會失去聯繫,你需要在新的公司重新來過。那無奈的漂泊註定了總是在重複地畫著大小不一但形狀相似的圈。春夏秋冬四季轉換,你的工作服也在冬夏間輪轉,你和所有的外地人都沒有明顯區別。在本地人眼中你們都只是打工的而已。



如果你很樂觀的話,倒是可以把公司的工作服看作是一種福利,冬夏各兩套,從週一穿到週五週六,基本上不需要再多買什麼衣服。畢竟你可以自由地穿自己衣服的時間一週也只有那麼一兩天。此外,工廠食堂每天會給員工提供伙食標準為十塊錢左右的工作餐。伙食費有些公司要從員工工資里扣除,有些公司則當作一種福利完全免費。但食堂飯菜的難以下嚥很多人都深有體會,發黴的麵包、沒削皮的土豆、黃色的青菜、無從查證的劣質油等等,花樣百出。在外租住的員工還可以在週末時自己改善一下伙食,住在宿舍的只能奢望偶爾在飯店裡的應酬了。公司提供的宿舍則多為四人間、八人間。很多人為了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情願每個月花費三四百塊錢租一個十多平米的房間,這種房間多為廚、衛、陽臺三位一體。蟻居於這樣的房子裡,關上門則如同囚禁在一個封閉的牢房裡,打開門則所有的東西一目瞭然,沒有隱私可言。

但是自己還是堅持在這樣的環境裡面打拼著,咬牙在堅持著,我相信支撐著自己的力量和信念就是責任。只有源於家庭親人的責任才是自己真正的動力。


生態茶製造者


我來簡單說幾句。

首先,我沒進過廠。但是我的父母,同學,朋友都有工廠打工的經歷,我還是比較瞭解。



進廠打工,不應該說是什麼樣的體驗吧。無非是為了生活,為了生存下去。工廠收入穩定,多勞多得,雖然很辛苦,加班,倒班等等。但是相對於內陸西南地區的人來說,進廠打工能掙到錢!能養家!比在小城市做零散工那些工作工資高且穩定,所以每年春節的人口大遷徙大家也是有目共睹。


說說廠裡吧,工廠裡面打工。大多是一些製衣廠,鞋廠之類的,因為這些工廠流水線很多,需要人工操作,各種加班趕貨。但是廠裡工作是很枯燥,很乏味的,做的都是流水線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是做一件事情,而且有時候加班倒班對人身體很不好,很累,很乏。既沒有好好穩定的休息時間,也沒有放鬆調節的娛樂項目。工作總結一下,就是累且乏味,還沒有上升空間。

如果你還年輕,你別進工廠,去學個技術手藝都是好的。呆在裡面會消磨你時間和意志,我有個同學在廠裡打工四五年,很累很辛苦,也才存幾萬塊,然後回老家修房子,但是和社會有點脫節,沒有生存技能。現在在賣菜,哎。



還好當時父母叫我進廠我沒去,現在自己走自己的路,如果你對進廠有什麼想法,我勸你打消這個念頭,好好努力!


社會洞察家


我有在浙江寧波一家太陽能廠上過半年班.

我在那家廠做質量檢測的事情.當時是分為白班、晚班輪班倒,我白天主要是在二車間監督太能能電池板的整個生產過程的質量.上班的時候要先去換衣間換工服,腳上要套上鞋套,去和上一班的質檢員交接工作,比如上一班哪些地方出現了問題,這一班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些什麼等.等這些事情弄完以後,就開始按照要求的步驟進行檢驗,還要做好對應的記錄工作.



太陽能電池板二車間主要是從太陽能電池板的單片進行焊接,然後下面上面蓋上膠膜,然後在上下層弄兩層鋼化玻璃,再在壓制機上高溫壓制,在然後就是在太陽能電池板的四邊套上;鋁製外殼,再在接線處加上開關盒,再拉到整體檢驗室檢測整個電池板的功率,然後就拉到包裝室包裝,然後就可以整體的裝箱出口了.


白天上班的時候,車間的人還是比較多的,有時候還有外面的客商來參觀的,所以我喜歡晚上上班,這樣在檢查一段時間以後,我還可以找個比較安靜的地方稍微休息一會兒.

那時候的工資還是比較可以的,能夠達到平均4500一月的工資水平,有了錢還是能夠滿足自己的很多物質慾望的.


1927年的古董先生


說到這個話題我的臉就會特別的紅,因為本人在情趣用品工廠打工,畢業那會也不知道怎麼想的,感覺找個工作就可以了,陰差陽錯就進了情趣用品生產車間。
在這個廠子裡面,最為厲害👍👍的便是模具設計師和產品體驗師,我們每天只負責流水線上的生產,比如過來了一批,有的負責打磨,有的負責貼標籤。反正每個人的工作都不一! 剛進廠裡的時候天天把產品拿在手裡軟綿綿的很是尷尬,過一短時間就慢慢習慣了。只是當別人問到自己在哪工作自己肯定說不出口。還有一點不好的地方便是單位過節會把產品當福利發給大家。 這樣的福利根本沒多大用處也送不了人,你們想要嗎?私信我送你們!


大師之聲致敬經典


進廠打工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首先無論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工廠打工
的都是勞動者,務工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社會地位的價值觀叫做工薪階層。
工薪階層的薪酬是按照當地的平均生活水準,或同地域同行業的水平來結算的。農村地區甚至有些地方要稍低一些。


進廠務工按照勞動保障部門的有關規定,業主是要給工人繳納五險一金的。但在農村地區很多工廠在這方面還不是很規矩。所以經常發生工人維權現象。

工人很辛苦。有三八制的,有對班倒的,有經常加班的。但不管怎麼說,勞有所得,老有所養是他們的追求。全社會要以包容的目光接納基層一線的工人。


風中的回憶823


我進廠打工多次,沒有賺到多少錢。我把它當作人生的一種歷練。現在想想進廠打工可以這麼總結:

生活單調,枯燥無味。睡眠很少,經常感冒。極不自由,經常想家。我沒有唾棄這段進廠打工的歲月,就是因為有了這段歷練,讓我成長了起來……

那一年,我20歲。

在縣城的勞動力介紹所,我簽下了一個人生第一份協議。那就是去深圳一家玩具廠打工的進廠協議書。這份協議不是跟玩具廠直接籤的。我們一起有40人,大家每人交了差不多一千元的介紹費。由介紹所的一名工作人員領著我們坐火車到達了深圳。原以為一到深圳就能進廠務工。可是我們都

被騙了。我們到了深圳,還要到當地的介紹所進行第二次的進廠介紹。再由他們給我們安排打工的廠子。經過半個月的流離顛沛,好不容易把40人分佈到各個工廠。當我進入玩具廠的時候,身上只剩下80元錢了。而進廠的第一件事就是交納一個月的伙食費,60元。

我記得,進廠的當天晚上,我就被安排到車間工作了。我是流水線上的一名安裝工。就是把半成品的玩具裝配上一個零件。可以說,這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活。每天重複著一個動作。工作時只能站著。就連上廁所還要跟組長打報告。一個班下來,不允許上兩次廁所。就這樣無限制的

重複勞動。等下一個流水線發現有殘次品時,還要返回來重新安裝。這其中就又涉及到要扣除工資。我每天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幹著。一到飯點,五分鐘的吃飯時間,我得趕緊吃完飯,靠在椅子上就睡著了。一到下班時間也忘了洗臉洗腳,倒在床上就睡著了。那段進場的歲月,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就是睡眠十分不足。

我呆的這家工廠是一家臺商獨資企業。工人就有3000多。每天離職進廠十分平常。你不願意幹,總還是有人會來乾的。勞動力介紹所是幹嘛的?就是天天給這些廠子源源不斷的送來工人。而往往這些工人都是

自己交錢吃飯,走的時候卻拿不到一分工資。因為進廠就會簽訂一份協議,那就是不做滿一個月是不會發工資的。很多小夥子,小女孩只幹了一個星期,或者是半個月,有的甚至是20多天了,他們吃不了苦,走了。

我在這家工廠幹了三個月。每天無限制的重複著同一個手勢,同一種工作。16個小時的工作時間造成我的體質下降很快,不間斷的感冒。我把外面帶進去的藥都吃光了,後來索性也就不吃藥了。那時候我總是想家,想念我的母親。媽媽,我還能活著再見到你嗎?我就要支撐不下去了,我只剩下最後一絲力氣。我在心裡默喊了無數遍的媽媽。我得到的就是工長的打罵,保安的拳打腳踢。爬起來,爬起來。這是保安每天必須對我們喊的話。趕快做,趕快做,這是工長每天對我們必喊的話。


到了春節,我拿到了第一筆工資,1400元。我要回家了。還有兩個月的工資,要到來年的3月份再發。我實在無力支撐下去,像一個逃兵一樣捲起鋪蓋走了,走得那麼堅決。我走進常平鎮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分局,控告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家企業。政府給我作了主,我贏了,拿到了我應該得到的工資。

這一段經歷,我總是想起。每天重複吃著捲心菜,吃得我反嘔。直到今天,我一見到捲心菜就要吐。艱苦的歲月過去了,留給我的除了傷痛還有的就是面對苦難生活的態度,我變得堅強,做了生活中的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