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杜绝孩子看别人脸色,讨好别人的行为?

头条育儿州妈


孩子喜欢讨好别人,一方面说明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懂得如何用自己的妥协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长经常用“听不听话”作为教育孩子的手段。

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就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当他们看到单凭自己的哭闹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时,就会寻找其他的门道。而在发现通过讨好就能如愿以偿之后,他就会不断地采用这样的方法。如果孩子只是偶尔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必太在意,但如果像题主所说经常为了玩手机而讨好奶奶,还是要引起注意的。

那么,怎样做才能避免让孩子形成看别人脸色的习惯呢?

一是从家长做起,不要以孩子是否听话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不要动不动把“你不听话,我就……”或者“我们家孩子真听话”挂在嘴上。其实,用孩子是否听话在判断孩子好与坏真的是一个十分普通的现象。我家孩子爸爸也经常得意洋洋地夸孩子听话,可我已经很郑重地告诉他:不要再用孩子听话来夸孩子。因为听话是以你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行为,而实际上,你的标准并不是真正的标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孩子非常想要做一件事情时,告诉他对还是错,为什么说那样做对了或是错了,以后应该怎么做。

二是给孩子确立正确的做事原则,比如什么应该坚持,什么可以妥协。人们常说:“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外圆内方。”也就是说外面看起来和善,但实际上,对于重要的事情一定会坚持原则。其实,我们通过历史故事就会发现,真正有原则的人都是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所以,从小就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做人做事原则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告诉他们什么样的事情必须坚持按标准去做,比如基本的做人底线等,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寻找捷径,比如只是为了逗家人开心等。

三是家长以身作则。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人做事行得正走得远,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亲子沟通如何说:拥有3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你问我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关注!


亲子沟通如何说


看别人脸色讨好别人的孩子会委屈自己,做事畏畏缩缩,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得委屈,都想要孩子自由的做自己。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严重的孩子,确实需要家长重视和科学引导。

什么原因造成讨好的行为模式

喜欢看别人脸色、讨好别人的孩子,是先天和教育环境共同造成的。

比如外向的孩子更可能成为领导者,而天生性格内向的孩子更倾向于成为跟从者。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为了要获得同伴的认同,获得小团体中的地位,跟从者会通过讨好领导者来实现。

家庭教育环境也是造成讨好行为的重要原因。一方面,

父母本身是讨好型的人,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和内化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事风格,成为同一类人。题中描述的奶奶和孩子的对话,孩子就吸收了奶奶的行事特点;

另一方面,过于强势的家长,也可能"逼"孩子成为这样的人。过于强势的家长不懂理解和尊重孩子,很多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很多是无意识发,表面看似为孩子好)。家长在各方面都更强大,孩子为了生存,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和重视,会发展出察言观色的能力,会通过屈从、讨好来获得。

讨好型行为模式的负面影响

讨好的孩子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或委屈自己,其目的原本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但对方往往都是会被惯坏的,你越不敢表达,讨好对方,对方就越容易把你对他的好当成是理所应当,忽视你的感受和需要

另一方面,讨好型人习惯在社交中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做什么事情都是畏畏缩缩的。

长期这样讨好人的需求一直不被看见,会活得很累,失去自信和自我。

怎么改善

1.父母要多关注、理解、尊重孩子的需要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的爱,有力量去做自己,而不是将能量用于费尽心思讨好和取悦父母,慢慢的其行为模式也会变得敢于表达自己(而不是因为怕父母拒绝或批评总不敢表达自己)。

2.多鼓励孩子表达,创造机会锻炼其主见性。

比如在家中让孩子角色扮演,创造条件让孩子组织游戏或组织活动等;每天花半小时和孩子聊一聊一天中最开心和最不开心的事情,说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要。经过训练,孩子就会习惯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主见并敢于表达。

3.刻意帮助孩子发现长处,发展一些优势技能,建立自信

比如每天写下一些孩子的优点;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刻意练习发展成长处。比如我的侄女总是不自信,她爸爸发现她喜欢跳舞,专门培训她舞蹈,后来孩子参加了一些大型演出,慢慢被人刮目相看,在学校有很多活动机会,现在已经非常自信,也不再通过讨好别人来获得认可。

4.教会孩子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内向孩子天生更善于察言观色,反应速度更慢,相对于外向者对情绪更敏感,这些天生的特点让孩子会在交往中处于弱势。这就需要家长教会孩子不卑不亢的,互相尊重的人际交往技能,给予刻意的场景练习,比如学会拒绝、不被尊重的时候要表达出来,等等,孩子这方面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嘉妈Jane说":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硕士,北师大心理硕士,美国正面管教家长讲师,80后二孩妈妈,专注家庭教育。


有料家庭教育



其实从这个问题能看出父母的担心,孩子可能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反而去做让别人高兴的事。担心孩子心里委屈、受欺负。其实孩子这样做可能是出于以下两个出发点:

1、他可能觉得自己的想法不重要,不值得拿出来说;

2、他可能觉得让其他人开心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喜欢自己。


对于第一种情况,父母可能需要在生活中创造更多的机会,用平等的态度询问孩子想法和感受,比如可以说“这件事你怎么看?”“你觉得怎么样更好呢?”,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要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对于第二种情况,父母可能需要在生活中更多的用语言来表达爱,告诉孩子自己是多么的爱他,并不是因为他做得好、成绩好、长得好看等等,而是单纯的因为他是他。这种无条件的爱能够给孩子无限的力量,敢于做真实的自己。


而总是用乖去评价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养成讨好大人的习惯。因为他渐渐会把自己评价为“乖孩子”,在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6岁以前,他对自己评价是以外界评价为基础的。


当孩子成为了“乖孩子”,他就会越来与越听话,越来越习惯顺从,既不敢“不乖”,也不能“不乖”,因为“不乖”很可能意味着自己不再是个好孩子了,意味着会失去父母、家人、老师的爱与赞扬。


明智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就是从内心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孩子身上有了你的遗传基因就可以对他随心所欲。其实,孩子只是在年幼时才需要和你在一起,你不过是在尽一份社会责任而已。只有内心不把孩子狭隘地当成附属品,你才会尊重和宽容他,你的爱才是大爱!


当心中拥有这样的一份爱时,你就会给孩子生长的自由,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



超级育儿师兰海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根本找原因,会不会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这个问题我深有感触,我生二胎的时候,我家大宝要和奶奶一块睡,他奶奶是个自我意识很强的人

事是上孩子肯定都喜欢跟着妈妈,可是那时候我是真的不能带着他睡,那时候他变的特别没有安全感,有时候白天来家里,他奶奶要走,他不想走他奶奶就会吓唬他,你走不走不走我就不管你了,我也不要你了,这时候他就很害怕,尽管不舍得,还是跟着他奶奶走了。我觉得那时候他的心里应该是充满恐惧的,应该害怕奶奶不管他,就特别听他奶奶的。

因为不知道哪个不小心就会别丢下,所以才会讨好,才会看别人的脸色,他知道迎合大人的语言他才会不被丢下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这样,你应该从最根本找问题,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让他知道你永远不会丢下他,你是他坚强的后盾,不需要他迎合任何人


用户52367939699


孩子看人脸色,讨好别人,说明孩子比较敏感,较一般的孩子胆小,平常做事应该也是小心翼翼,还有些自卑。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家长,而不在于孩子。家长可以这样做,来杜绝孩子观察别人,讨好别人的不良习惯。



家长要检讨自己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教养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呢?试想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孩子还会去小心翼翼的观察别人的眼色吗?孩子会这样做,那也证明家长的教养方式可能有不当的地方,有可能过于严格或是过于放松,孩子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学会,观察别人,讨好别人。作为家长要让孩子对你有足够的安全感,如果没有就要检讨自己的行为。



给孩子足够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看别人脸色,也有一定的自卑感,怕做不好事,做事的时候总是看大人的脸色,再去决定怎么做。做了事情后,再看一下,确定自己有没有做错。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自己去做些事情,让孩子认同自己的价值,多鼓励孩子,多用正面语言,不要把对孩子怀疑表现出来,有意无意中,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模仿某个成人的行为,利用消退法,及时导正。如果确定没有以上的情况,我建议家长也不要过于紧张,孩子是在探索中长大,或许是模仿了某个人的行为,却得到了好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更加熟练掌握了这项所谓的技能。像这种情况,大人要及时纠正,不让孩子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孩子看到这种做法没有用,也就不会有兴趣再去模仿了。

我是小菡老师,欢迎大家多关注我,多点赞,一起交流和讨论,小学教育的那些事。

小菡老师


这个问题可能出自家长的教育,如果我们对于孩子过于严厉,尤其是父母双方都过于严厉,则孩子很可能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的状况中。从另一个角度说,很多家长,把“让让孩子服从”或“让孩子听话”当作了培养目标,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尤其是3岁之后,孩子的成长中心,就从自我思考,变成了察言观色。我的建议,是让孩子培养独立的思考力、判断力与表达力。


尤其是在3-6岁协商期这个关键节点,我们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允许他自己的想法。我曾经给大家介绍过一个家庭互动形式,叫做“家庭式圆桌会议”,一家人围坐一起,无论是买米买面、买车买房、公司上市、企业兼并,都可以拿出来孩子了解一下,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孩子的想法是多么的可贵,对未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via勇赫侃育儿)


勇赫大叔


我觉得孩子讨好别人,偶尔为之也无妨。

说明他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目的。算是一个小成长。

只是如果形成习惯就不行。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关系到今后他某种性格的形成。

所以,孩子在看别人脸色,讨好别人的时候,就要给他增加点难度,分散他的注意力。比如他想玩手机,就要他把地上乱七八糟的玩具收好。如果他不动,就不给,哭也不给。

我哥哥的孙子3岁多点,他刚喝了一瓶酸奶,又要喝第二瓶,马上就要吃晚饭了,于是他妈妈说,谁都不要给他拿酸奶。可爱的孩子求妈妈没用,转而来求我这个客人。他愁眉不展的站在我身边,牵着我的手摇着说;姑婆,酸奶!……我也是硬忍着不给他拿。


一叶草73


首先在这种情况中我们要判断孩子是属于情商高还是属于讨好型的孩子。

情商高是指孩子从内心里完全认同这个世界的美好,懂得用善良淳朴的语言去赞美别人,让别人感到心情愉悦,也会乐于助人,他们的赞美并没有任何的功利之心。

讨好型的孩子,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获取一定的利益而故意说出来让对方开心的话。他们所说的美好之词这次是存在功利性的。

您可以观察您的孩子,在他没有想要获得任何东西或者任何利益的时候,他是不是说出来的话也是让人开心的,他也喜欢赞美别人。如果是这样,说明你的孩子是一个高情商的孩子,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孩子,他是从心底认识认为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是一个十分阳光的孩子。

但是如果他只是在每次有特定目的时候才对别人说出讨好的话,那么这个孩子就属于讨好型孩子。

讨好型性格形成的原因是受先天和父母行为方式影响的。父母有可能是这样的人,孩子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模仿父母,久而久之也形成了讨好型性格。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于严厉。孩子慑于父母的威严产生了恐惧,胆小和懦弱,性格唯唯诺诺,他觉得只有讨好的语言,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内心缺乏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以后不敢表达自己的主见,或者说没有主见,办事唯唯诺诺,没有担当没有责任感,凡事喜欢做老好人。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讨好型性格呢?

先,父母要刻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不给孩子讨好别人的机会。也就是在孩子提出他有什么需要的时候你就满足他。 时间久了,原来讨好型思维和行为模式就会弱化,学会直接提出自己的需求,讲真话,而不需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去讨好别人。

其次,父母要更加的关心爱护他的孩子,增加他的安全感。

在做选择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主,如果他的选择不出来任何的原则,我们都要尊重他的选择去行事。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希望我每字每句的认真回复会对您有帮助。

我是J妈,硕士,翻译+教育行业十多年的经验,现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关注我的朋友,会在五月免费得到我录制的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视频课程,同时组建学习打卡团,让我们共同前行。

J妈学堂


这个问题的确需要加以重视,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孩子就会严重丢失自己。要知道,有时候,孩子的表现看起来非常“乖”和“懂事”,实则,这种懂事是与他的年龄不符的。这种懂事就是在讨好,孩子在尽量满足别人的意愿,而压抑自己的期望。

再说,孩子玩手机这种行为本来就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更是应该有节制的,换句话说,如果孩子一直都听话,那是不是可以一直玩手机呢?

所以,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也和大人的教育方式有关。可能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当孩子有一些要求时,不管合理不合理,我们都要求他听话,时间长了,孩子的听话就会养成一种习惯。

一个听话的孩子,他的生命能量无法正常成长,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就会认为只有自己听话了,一切都会顺遂。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很容易变得懦弱、没有主见、不会拒绝别人,更活不出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

他们从小缺乏了自我价值感,“讨好”是他们唯一知道和掌握的获取自我价值感的渠道。

所以,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孩子那么听话懂事,要让他知道并不是只有听话了,别人才会喜欢和接纳你,你就是你,你最需要的是喜欢接纳自己。

只有把爱和自由还给孩子,这样的孩子才能一点点恢复天性。慢慢学会勇敢地表达自己。让他明白他的需求是会被尊重的,他可以别那么乖,大可尽情欢笑、快乐奔跑、自由地爱。


壹父母


你好,但从你小孩子的的这个表现(孩子为了玩手机,总是说:“奶奶我乖乖的听你的话”,奶奶也总是说:“你乖乖的听话,奶奶就把手机给你玩”。),我其实觉得你家小孩子很聪明,因为他能够将事物的关联很好的联系在一起,目的性很明确,而不是简单来说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但是这样的行为模式也会给小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你或许已经从你的担忧当中发现了一些,你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变得见风使舵,墙头草两边倒,当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不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当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真正是想要什么的时候,我相信这是一件让每个父母都感觉到害怕的事情。而这种教育方式很有可能造成他的讨好型人格,他们从小缺乏了自我价值感,“讨好”是他们唯一知道和掌握的获取自我价值感的渠道。

小孩子或许很听奶奶的话,但是当奶奶不再拥有手机的时候呢?小孩子是否依然会听话?父母的权威性在小孩子面前其实也已经被这种教育方式给消耗殆尽了,因为在这段教养方式里面,所有的都是利益驱驶的,显得太目的性太成人化,而小孩子本应存在的天真,真诚却找不到了。

我们有的时候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不要过于强调懂事,而是要告诉他为什么需要这样做,这样做不是为了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话,而是选择这样去做本身就有他的目的,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别把小孩子当小孩子,要当小大人来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