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朱元璋的人生?

viki丶


天历元年(1328年)一个毫不起眼的婴儿在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呱呱坠地。迎接这个婴儿的既不是良田豪宅、更不是锦衣玉食,山珍海味,而是一间破旧的茅屋,以及每天饥一顿、饱一顿,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生活。他在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老实巴交又没有文化的父亲按照排行,给他取名朱重八。年幼的他什么农活都干过,还给财主家放过牛,即便很努力,但那时的他还是填不饱肚子,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大饼,美美的吃上一顿饱饭。

1343年,他的家乡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旱灾,第二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这让原本就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家庭陷入了绝境。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饿死。只剩下他和二哥、大嫂以及他的侄儿,当时的家里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最后多亏一位好心的邻居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父母的尸体,草草的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为了活命,他和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在走投无路之下,他只好削发剃度,在皇觉寺为僧。在寺里,他每天不仅要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要受到老和尚斥责。不久,饥荒波及到当地,寺里得不到施舍,他被迫再次流浪,开始了风餐露宿,居无定所,乞讨、流浪的生涯。

按照常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如此落魄凄惨,又没有背景,属于真正的社会最底层的人。他的命运应该跟大多数乞讨流浪的人一样,指不定哪一天就因为突然乞讨不到一顿饭给饿死;或者在哪个寒冷的夜晚,衣衫褴褛露宿街头被冻僵再也醒不来;又或者遇到乱兵强盗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就被杀死了。他这一生也就悄悄地来,悄悄的走,没有人会在意。但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所经历的苦难或许只是上天对他的一种磨砺,他从所有困难中挺过来了。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拥有如此凄惨前半生的人,后半生骤然爆发。在儿时伙伴汤和的介绍下,他参加了郭子兴领带的红巾军。后来的他,一路高歌猛进,凭借自己卓绝的领导能力,一步一步将义军发展壮大,打败了劲敌陈友谅、张士诚,之后一鼓作气推翻了腐朽的元朝,改元称帝,开创了崭新的大明王朝。

从一介布衣,变成了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世上少了一位农民朱重八,但也多了一位洪武皇帝朱元璋。谁也没有想到,拥有凄惨前半生的他,成就了一代传奇!

(注: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果您喜欢庸夫的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加号”关注,往期内容同样精彩哟!


庸夫谈历史


如何评价朱元璋的人生?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安徽凤阳人。朱元璋幼时家境贫寒,给地主放牛为生,家里人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最后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就到皇觉寺出家当和尚,到二十来岁的时候误打误撞参加了起义军,从此开启了他的开挂人生。

今天对朱元璋的评价很多,有人说朱元璋屠杀功臣,冷血无情,也有人说朱元璋恢复汉人江山,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屠杀功臣

狡兔死,良狗烹,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屠杀有功之人,朝廷上下可谓是人人自危,甚至有的大臣每天上朝时都会给家里人道别。

建立锦衣卫

明朝时的特务机构,每一个大臣身边都安插了眼线,几乎他们的一举一动,朱元璋都知道,搞得大臣人人自危。

所以,概括朱元璋的一生,他是恢复汉人江山的伟大领袖,也是残忍无情的帝王,他即是伟大的,也是自私的,残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