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的房价能跌个50%,实体经济是否能就此复兴?你怎么看?


呵呵,怕什么?跌50%的风险并不大,所有的所谓“风险说”都是建立在2016年春节以后购买房子涨了一倍以上的基础上的。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现在的供房者,最起码有85%以上的人,本来就是现价的50%以下购买的房子:

只不过这两年给了他们的资产一个升值的机会。如果说有问题的,就是16年之后购买房子的这部分人,他们首付了30%,而且月供了两年,又等于付了10%,如果降价50%,这部分人确实有负资产风险。而这一部分人的负资产风险,只要安排妥当,问题应该不大。

同样也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房价降50%对于开发商来说,也没什么风险:

地皮从竞标到立项,从各种手续到开工,从建设到封顶,绝大多数两年不止。所以可以证明,地产商现在的楼房(甚至包括在建的)的地皮,基本上都是历年来的积累,不是16年以后投资的。


而去年到今年,很多城市的地皮在流拍,这个也简介证明地产商手上的高价地并不多。

房价跌50%,真正惨的是炒房团、多房户:

目前房价高企,炒房团都在憋着高价出货,一倍以上的暴利,等于说手上的房子只要出掉50%就可以回本,现在突然降价50%,那么就有可能血本无归,因为巨大的资金的背后,有着巨大的资金成本,跌回原点,等于所有的资金成本全部亏掉,这个还建立在全部出货的基础上。

老龚说势,不违心说假话:

房价跌50%,实业会不会就此兴旺呢?这个就难说了。只要商业伦理不产生根本变化,虚拟经济的“收割”不停止,房地产这个手段收割不到了,总会有聪明才智想出其他招来。

现在的市场经济走到了大部分人不愿意制造财富,大家都喜欢收割财富,美名其曰“钱生钱”的境地。在接近终端用户以前的产品通道上,驻守着各类大神,这些大神的作用,就是采用极致的手段压榨生产商,采用极致的手段忽悠卖高价。

实业要兴旺,需要核心竞争力,有议价的主导权。


老龚说势


现在实体经济比较萧条,经常听到有企业倒闭的信息,就连开超市的一年里也关掉好几家。整个实体经济形式比较严峻。不过,若是房价跌个50%,情况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变,当然一二线城市房价不能出现断崖式下跌,因为这很有可能发生系统性风险。而房价若是用几年时间,跌个70%以上,完成去投机化,那房价的回归居住属性,绝对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复兴。

第一,任正非经常批评深圳的房价过高,因为房价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高了、拿地成本也高了,他不得不把华为的生产基地和研发部门搬到东莞。如果房价跌去50%。那么,企业生存环境可以得到改善。会有更多的实体经济存活下来。

第二,现在很多年轻人,买了高价房,被迫做了房奴,每月收入的一大半还了房贷,剩下的钱,也只能维持日常开销,当然没有能力再去消费。这会导致实体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出现商品大量的滞销现象。国家的启动消费战略更是无从谈起。老百姓的收入都缴给了银行和开发商,没能力购买更多的商品和享受更好的服务,那经济肯定会出现较大的衰退。

第三,房价如果每年翻番的上涨,大量资金都跑到了房地产行业。因为就连傻瓜都知道,房地产业最赚钱。结果是房价狂涨,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毫不夸张的讲,房价涨得速度越快,实体经济越是没人愿意干,起早摸黑,累死累活,还不如炒房一年赚得多。

可能有人会问,房价跌个50%以上,房地产要是垮了,与其相关的十几个行业该咋办?其实,国家并不是要房地产垮掉,而是去投机化、去杠杆化,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所以,房价跌去50%以上,就会有更多的刚需中等收入群体有实力买房,届时房地产还是照样兴旺发达,只是房价比之前便宜了。我们不是要房地产业退出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位置,而是希望房地产业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与其他实体经济一起,百花争艳,而绝不是一枝独秀式的非理性成长。


不执著财经


我个人觉得如果房价下跌百分之五十,实体经济不但无法实现复兴,还将会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房价的大幅下跌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严重冲击,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的投资需求会大幅减少。2017年,中国房地产业GDP为53851亿元,占GDP的6.5%,房地产行业及相关产业链占 GDP 比重或达到 20%。

同时房地产业对于政府财政收入这块很重要,地方财政对房地产业依赖度高达 40% 以上,而且还主要是依靠卖地收入,即所谓的“土地财政”。房价大幅下跌,地价也会大跌,甚至卖不出地去,一些地方政府便会陷入债务危机。

房价大幅下跌还会冲击银行业,使银行产生大量坏账,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抑制房价过快增长,逐渐挤出房地产泡沫,才能实现实体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我个人认为房价上涨过快,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根源都在于贫富差距过大,使得消费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困难。房价上涨过快,人们越来越买不起房子,但是住房却有大量空置,实体经济也面临生产过剩,消费需求不振。这是因社会经济的分配环节出现了问题,贫富差距过大导致的。

国民收入可以分为两部分,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资本收入的支出除了一部分用于消费,还有一部分用于投资生产来获得更多的收入,劳动收入主要用来消费。投资主要取决于资本收入,而消费则主要是受劳动收入的影响,前者很明显。投资主要是用来生产工业品,每个人消费的数量有限,一个人能消费多少辆汽车?有钱人买两辆、十辆,甚至百辆,但终究消费的数量很有限,而普通劳动者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说劳动收入在消费环节中占主导地位。

如果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社会经济便会产生生产大于消费的矛盾。


如何才能改善收入分配呢?

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是为了获得工资满足自己的需求。在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的过程中,工资会给劳动者带来效用(需求的满足),劳动的付出会给劳动者带来负效用(辛苦和受累),只要工资的效用大于劳动的负效用,劳动者便会愿意出卖劳动力。

工资(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带给人们的效用,带给人们的效用越大其价值越高,同时商品带给人们的效用取决于“基础消费量”。水对人类很重要,为何平常水都很廉价呢?水在平常随处可得,“基础消费量”大,效用小自然廉价。在沙漠中有时水是可以卖出天价的,这样的情形不难想象,因为“基础消费量”小的缘故,水的价值自然就高。

当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如食品、住房、医疗等需求的满足程度很低时,这些需求很少量的满足就能给劳动者带来很大的效用。那么实际上等于说很低的工资水平,劳动者也愿意(不得不)付出劳动。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通常是供大于求的。

那么提高普通百姓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满足程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就可以改善收入分配,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减少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大方妹几


房价如果真的下跌50%,就已经不是什么振兴实体经济,就已经是经济危机了……不能否认,房价的过快上涨吸引了大批的资金和投机者进入这个行业,而涌入的海量资金又反过来推高了房价的上涨,普通百姓财富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的增长,所以才有怨声载道,但是呢,房地产行业不只是一个行业,他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包括钢筋水泥建材,装修设计,园林,家具家电等等,直接的建筑工人数以几十上百万,上下游的相关从业者更是不计其数,还有银行等金融产业,客观上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房价下跌太多绝对影响经济发展,是得不偿失的做法,表面上房价下跌50%,能有更多人买的起房子,但是绝大部分的开发商会直接破产,资不抵债(所有开发商没有一个负债率不低于50%),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裁员,上下游相关产业会有无数人失业,就算看起来不那么相关的行业(譬如本人以前从事的液化气行业),也会因为有很多人消费能力下降而收入减少(以前看生意好坏很大程度上看经济大环境),而大环境不好,国内外的投资就会减少,资金外逃(08美国次贷危机),最终影响的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和整个国民经济。我也痛恨推动房价大幅度上涨的那些人,但是我支持现在国家维持房价的做法,房价只要不涨就是跌,或者慢慢跌一些,慢慢挤出泡沫,回归房子本来的属性,这样才是对整个国民经济最有利的做法。


月迷风影mini


万里长城一个巨大的一烂尾工程,它是统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奴役的最好的见证!新时代这种情况决不能重演!今天没人理解其存在的意义!李白把酒问晴天,长恨第一关仅此一人,面对现实的残酷,烂尾工程既将重演它给人民带来的压力不只这些,这不是哪个国力的象征,恰如其反是一种炼狱般的生活方式,面对现实内心是痛苦的,正因为如此而彻夜难眠!它远远脱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是历史敲响人类的最后警钟!实践再次证明这条路不通没有延续性和可比性!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我唯一的希望电告全国广大劳动人民和奋战第一线的世界人民十一快乐。


忍者144127525


如果房价下跌50%,对实体经济而言,是打击,而不是复兴。众所周知,前几年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确实导致了大量的资本流入,但房地产市场也确实带动了钢铁,水泥,装修,家居等行业。房价腰斩,势必要引发经济危机,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旦房价腰斩,中国有多少没还完房贷的人,那些首付加房贷还没还到总房款一半的人,肯定不会再去还房贷,这将导致大量的银行坏账产生,类似于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会出现。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确实是首要任务,今年一系列对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出台,就是要控制房价,控制资本流入实体制造业。

所以,控制房价在合适范围内,针对实体经济放开信贷政策,鼓励资本流入实体领域,才是最正确的国策。


春雨微时代


不是跌多少的问题。是能否打掉房屋的投机性,打掉捂盘惜售哄抬物价的问题。把这两个方面都解决,余下的只有市场行为,由供求关系决定。如此这样,房地产行业就与民营小微等实体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了,就不会出现一业兴百业衰的局势。否则,全国人民都去投机房地产,谁都不愿意去搞实体创造产值财富,这样的国民经济经不起美国经济政策的一次推拉!


cnmxb


首先要看什么是实体经济?国有企业是实体经济,民营企业也是实体经济,个体工商户也是实体经济,小摊小贩也是实体经济。那么这些实体经济所产出的“产品”卖给谁?谁来消费这些“产品”?肯定是让所有住在“房子”里的人消费了。不管是自己的房子还是租来的房子如果贬值了百分之五十,那就意味着所有跟房产相关的“实体经济”就会倒闭。住在“房子”里,跟房产相关工作的人的收入也会相对降低。

如果现在没房的都希望房价降低百分之五十,那么想想当年房价只有今天一半的时候为什么大家不买呢?房产承载的“实体经济”就不是“实体经济”吗?

实体经济面临的是转型升级,不是靠搞垮与房产相关的“实体经济”来实现的。


老杨 Liven


跌50%.对于那些高价买房的人来说,可是噩梦,银行会再去收款,不给就要拍卖房子,抵押贷款,不足部分依然记在个人名下,对于早两年前买房的,风险并不大,因为那时候房价也只有现在一半左右,加上已经还了两年了,所以并不影响,例如我朋友公司的员工宿舍小区,房东几年前买的全款才二十多万,现在挂,现在挂125万卖,就算跌到五分之一都不影响。


无厘头之王陆陆


房价下跌50%不能直接提振实体经济,但是可以断了依靠投资房地产获利的念想。实体创业非常艰辛,利润又没有投资房产高,促使大批实业家转行投资房地产。当轻松又保利的行业被卡死,实业家唯有转回老本行或其他行业进行发展。因此打击房地产炒作可以从长效机制中提振实体经济,但恢复是要漫长的周期。总之房价维稳有助于实体经济的恢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