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和外婆相比,孩子通常会和谁更亲?

闹腾小睿妈


导语:奶奶和外婆都是孩子的隔辈,所谓隔代亲,无论孩子喜欢奶奶,还是喜欢外婆,亦或是都喜欢,都要避免隔代老人对孩子无理由无条件的溺爱。
奶奶和外婆相比,孩子通常会和谁更亲?这个问题自然就有三个答案。
一,孩子和奶奶更亲;
二,孩子和外婆更亲;
三,孩子对外婆和奶奶亲近程度没差别,和父母更亲。
一,孩子和奶奶更亲
有朋友说:以自己家的宝宝举例,我家宝贝就和奶奶更亲,从妻子怀孕起到宝贝现在奶奶一直陪在身边,自然宝贝更喜欢奶奶。
有时候,就连我妻子也会吃宝贝奶奶的醋,觉得宝贝太黏奶奶,不太黏她,有时会让她觉得没有当妈的自豪感。
从宝贝刚出生开始,奶奶就尽心尽力的照料,换尿布,冲奶粉,洗澡,洗衣服,等等。
产假休完,妻子要去上班,孩子跟奶奶的相处时间就更长了,做辅食,抱着宝贝出门晒晒太阳,就连宝贝嘴里冒出的第一个词,也是奶奶。
其实,细想这个问题,它虽明面上是想了解孩子和奶奶外婆的亲近程度,实际上是探讨的家里的老人谁在照看孩子。
秉持着公正的立场,个人觉得奶奶帮忙照看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会多一些,毕竟自古以来婆媳问题就是一个玄学问题。
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婆婆和媳妇的育儿方法观点肯定会有不同,自然就会引起一些摩擦,摩擦产生以后,比起女儿跟妈妈,媳妇和婆婆消解摩擦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从而影响到家庭氛围。
奶奶帮忙照看孩子比外婆帮忙照看孩子多了一层婆媳关系。
因此,个人建议,婆婆照顾孩子,对一些育儿的知识要及时跟进,不能太固执己见,觉得自己的都是正确的,毋庸置疑的,不能用老思想老方法照看孩子,而媳妇也要耐心冷静的提醒,一起帮忙,有时候新的育儿方式或方法也不定完全正确,或真正的适应自己的孩子,出了问题宝妈也最好不去找寻到底是谁的错误,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婆媳关系,自然而然的育儿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二,孩子和外婆更亲
孩子和外婆更亲,该情况曾上过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现在的家长大多是独生子女,对于外婆来说,她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别人照顾外孙也不放心,以至于外婆照顾外孙成了普遍现象。
外婆照顾外孙的理由不外乎,一,外婆跟女儿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照顾起来方便。二,孩子交给外婆照顾,宝妈更放心些。
秉持公正的观点,的确,女儿和母亲对于养育孩子比媳妇和婆婆交流起来会更加顺畅,外婆对于外孙的照顾也会比奶奶照顾孙子更加变通,因为如果是媳妇对婆婆提出了建议,就可能会把一个小的问题上升到婆媳不和的高度,而这种情况在女儿和妈妈身上就不会出现。
外婆照顾孩子,对于宝妈来说更顺心。可有一点也要注意,不能因为宝宝和外婆更亲,而忽略奶奶。
三,孩子对外婆和奶奶亲近程度没差别,和父母更亲。
个人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父母才应该是陪伴孩子的主力军,即使父母都有工作,又要赚钱,但也不要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成长,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另外,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比较,小孩子都是单纯的,而比较的产生势必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只是这个问题我们从不去关注罢了。
重要提示:无论孩子和奶奶更亲,还是和外婆更亲,都不要忽略掉那个存在感较弱的一方,也要让他们参与进来。其实做父母的更应该把成为育儿的主力军。
家长也不要不由自己的表现出对双方长辈的喜好,这会影响到纯真的孩子。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爱比较,你喜欢让孩子去比较谁好是坏吗?

格格巫育儿日记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亲人,但亲与亲还是有差别的。

讲三件身边发生的真事:

1、拳友老闫喜添孙子,儿媳的意思想让姥姥带孙子,老闫窃喜:孙子由姥姥带,省去自己很多的劳累和辛苦。"媳妇生,姥姥养; 爷爷奶奶来欣赏"成了老闫的口头禅。半年后,老闫觉得不妙:小孙子见了她竟很认生,连老闫想抱抱都直接拒绝。老闫急了,每天索性按时按点到姥姥家"上班":做饭洗衣服在所不辞。孙子终于和老闫熟了,也喜欢和老闫到外面玩耍,但只要一下姥姥家的电梯,便脱离老闫的呵护,直奔姥的怀抱。孙子四岁了,对老闫的称呼也由直呼其名改换成奶奶,但从不肯在老闫家过夜。老闫当年的"欣赏″成了如今的"惆怅"。

2、邻居王桐两口都是高中老师,每天他家的灯亮的最早灭的最晚。他们有个儿子一直住在奶奶家,虽然忙里偷闲会去奶奶家看看孩子,但上初中的儿子对他们恭敬有余,亲热不足。一次王桐出差归来,给儿子带了很多礼物,儿子出口就一句:有我奶奶的礼物吗?

3、同事炜喜添家丁。花了近万元找了个月嫂。高工资的月嫂自然是尽心尽力,照顾新生儿颇有一套。一天,乐得在床上好好休养的炜突然发现儿子对月嫂竟然比对自已亲:只要看见月嫂,婴儿便立刻冲月嫂眉开眼笑......

答案不得而知。孩子对家人都有血脉之亲,但谁小时候对他付出的爱最多,他就对谁最亲。

据相关资料介绍:孩子0到六岁,是老天留给父母的有效时间,这时段的小孩子並非是个不懂事的小动物,恰恰是一个最需要呵护和渴求关爱的完整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感受、辨别、以及孩子式的回报。

过了六岁,老天会收回留给父母的有效时间。孩子上学了,有了新天地,有了新朋友,这时的孩子虽然也离不开父母,但缠着你的时间越来越少。你会渐渐发现,老师的话比父母重要。

把握时间,陪孩子一起成长吧!


文子心语


奶奶和外婆

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吧 我刚满月就被抱去外婆家抚养 整整在外婆家待了十一年 外婆外公可以说就是我最亲最爱的人 因为上学的原因 舅妈也觉得我在她家待够了 要让我回家 外公外婆年事已高 他们怕没有了他们我会受委屈 也是狠心的让我回家 我再怎么哭再怎么不舍还是无奈的回到了我家的

每周放学就赶紧往外婆家赶 不管刮风下雨 天气多么恶劣 20里的路程我一个人走回去 听到我的玩伴给我说外婆每天都在问他星期几 都会在路口张望 我的心有多痛只有我知道

我回家后的两年我的外婆突发去世了 我的外公更是伤心 那是我第一次见外公流泪 送走了外婆我外公也病倒了 他竟然不好好吃饭 么有了生存欲望 紧紧过了十八天我的外公也去世了

从那之后我就不太回舅家了 也不想回去了

所以不管外婆还是奶奶 孩子小时跟谁待的时间长就跟谁亲 谁更疼孩子 孩子就会更爱谁 有句话说得好“欺老不欺小,欺小记到老”


赤耳剑


回答这个问题,给你讲一个现实例子。一个中国北京男子娶了一个俄罗斯媳妇,生了小孩儿,带到俄罗斯,由姥姥代着,到小孩子七八岁了,北京普通话说的特好,俄语说出来很不流利。同样一个俄罗斯男子娶了个北京女子,生了小孩儿,带到北京来由姥姥看着,也到了七八岁,俄语说的非常流利,中国话说出来特生硬,看懂了吗?啥意思?~根~,~种~,从古至今,为啥重男轻女,这个观念改不了,原因就在这儿!谁亲!谁疏!自己掂量去吧!

关于孩子由谁带,在这里不讲了,奉送大家一句话~~看孙子爷爷奶奶是本分,姥爷姥姥是情分!

前几天和一老人唠嗑,老头又看果园又种地,儿子儿媳都上班,老伴还做饭收拾家务,累够呛,我说,让姥爷姥姥带段时间,老头说了,人家不主动提出带,你无法张口。哎!一点儿办法没有,你还别报委屈,谁让他姓咱这个~~姓~~呀!


清清朗朗2


奶奶和外婆,孩子会跟谁亲一些,我认为不管是谁把他们带大,孩子最终是和奶奶亲的。

首先,父母是自己的家,而爷爷奶奶是父母的家,自然也就是孩子的家。不管孩子是上学还是参加工作,首先放假想回的是父母的家,也就是爷爷奶奶的家。而对于姥姥姥爷,那只是去串亲戚,小时候可能会住个三五天的,到大了,就不会再在姥姥姥爷家过夜了。

每年淸明中元节,中国有祭祖的习性。每到这一天,大车小辆的都会去扫墓。而在这个扫墓大军里,大部分都是去给爷爷奶奶烧纸送花,却很少有人去给姥姥姥爷上坟烧纸的。因为他们是亲戚,不是祖先。是没有爷爷奶奶近的。

爷爷奶奶百年之后,会把自己的财产毫不保留的给了儿子、孙子,而姥姥姥爷再亲,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财产留给姑娘留给外孙外孙女。这恐怕也是孩子最终会觉得爷爷奶奶亲的原因吧。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奶奶和外婆应该是一样亲。有的人喜欢嘴上说,有的喜欢实干。有的是表面一套,心里一套。我孩子小的时候有一天问我,妈为什么奶奶一见你们来看我就和我可亲了,老抱着我。我记的那时候也就两岁多点吧。慢慢的她长大了,等她懂事了,和外婆走的反而近了,懂的那个才是真正和她亲的。有什么都想着外婆。有什么好吃的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外公外婆,其实外公外婆从不偏心那个,有好吃的会给他们每个分开留下,每个他们都记的。外公外婆现在老了,小孩们也长大了,现在反过来了,有空都会回去,好吃的好穿的都有人管。我说这么多并不是说小孩都和外婆亲。俗话说的好,人心换人心。只要你用真心一定也能换回真心,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青青20479898


奶奶和外婆比,孩子和谁更亲主要取决于谁带孩子比较多,一般孩子跟谁一起时间长就会跟谁比较亲。

还有就是3岁前,三岁前孩子跟谁一起度过,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烙印,就偏向跟谁更亲。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岁前最好父母亲自带孩子,以后的亲子关系就更容易促进。

总结一下,建议父母三岁之前亲自带孩子,三岁后奶奶或者外婆协助带。当然,如果单纯问奶奶外婆哪个更亲,一定是那个带的多的,跟孩子更亲的!

以上,希望能帮助大家,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睿爸快乐育儿


奶奶和外婆相比,孩子通常会和谁更亲?

这个问题本身是很难做出回答的,因为孩子和谁亲取决于孩子是谁带的或者说谁带的时间更多,奶奶或外婆的身份本身并没有自带是否和孩子更亲的属性。

甚至于如果孩子长期是家中保姆带的,那么孩子和保姆的关系会比奶奶或外婆更亲。朋友工作很忙,双方父母由于各种原因都不能帮她带娃,所以她在孩子出生前请了一个住家保姆,朋友产假结束上班后日常就由保姆带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对保姆有了依赖感,和保姆很亲。后来孩子上小学后保姆自己辞掉工作回老家,结果这一来孩子出现了烦躁、爱发脾气、情绪低落等问题,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无奈之下,朋友加薪又把保姆请了回来。这是因为在长期的生活中,孩子和保姆的感情已同亲人一般。朋友孩子现在已读中学了,但保姆还在她家,孩子现在依然和保姆很亲,而保姆的工资已涨了几倍。

但如果问宝妈们,更乐意谁帮忙带孩子?亲妈还是婆婆?相信多数宝妈都会选亲妈吧。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如今外婆带孩子的特别多。亲妈帮忙带娃,如出现两代人育儿理念的分歧,那么,在沟通方面应该更有优势,跟亲妈讲话有时没有顾虑太多,但即使说过头了一般过后彼此也不会介怀。另外,亲妈帮忙带娃会比较体谅女儿的辛苦,经常宁可自己累一些也不愿意女儿太辛苦。当然不是说婆婆就不会体谅儿媳妇的辛苦,有些婆婆也是任劳任怨;而是从现实来看,确实外婆帮忙带孩子会有这些特点。


佳佳老师的亲子成长记


社会现实中,姥姥和奶奶同样是隔辈亲,姥姥对外孙,外孙女疼爱有佳。一方面姥姥舍不得自己的女儿,二是女婿如半个儿,总心里惦记着自已的女儿,女婿,孩子,虽说嫁出的姑娘泼出的水,可怜天下父母心,好东好西都想着自家闺女及女婿和孩子。

孩子虽小,头脑思维逻辑非常敏感,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在加上母亲经常疏导,姥姥的种种恩德和好处,我认为孩子心里有数,奶奶好还是姥姥好。孩子的眼睛是亮的,没有过多的复杂思维能力,你问他谁好,他会毫不保留的说出来,孩子没有太多的心眼,不会说假话。

奶奶虽然和孩子经常相处,热情度可能没有姥姥高。孩子分辨事非能力敏感。孩子从小至关重要,一次一次的亲近,一次一次言语接触,奶奶有时看到孙子不顺眼会讲,而姥姥教育方式不同。其实,奶奶和姥姥一样亲,上要尊老,下要爱小,就是这个道理。有时也叫拢落人心。网图。






有缘人153832681


哈喽!宝妈沐沐来为你解疑答惑咯!

就拿我和我哥来说吧,那时候我爸妈上班,每个星期天的晚上我妈就会把我们送到姥姥家,所以星期一到星期五我和我哥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而奶奶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南方小镇,印象里只有小时候去的那几次,对于奶奶的记忆也仅仅限于那个干瘦而头发花白,操着一口湖南话的老太太。所以,我和我哥还是跟姥姥看上去更亲一些,因为初中以前的时光,我们都是在姥姥的家中度过的,直到现在我还怀念姥姥做的海鲜粽子、南瓜盅和怎么穿洗都不变形的绣花鞋垫。



但到了我家娃这一代的时候就不大一样了,沐沐自己是远嫁,我家宝宝从生下来到上学和姥姥见面的次数简直寥寥无几,有时候小家伙连姥姥都不喊,因为对于她来说姥姥一直算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但她跟她奶奶就比较亲了,因为奶奶是一直看着她长大的,那感情自然不一样,有时候奶奶出门去好久都不回来,小家伙就撅着嘴到处找奶奶,催着我给她奶奶打电话,等她奶奶一来马上就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所以说,无论是奶奶还是姥姥带孩子,都是可以的。她们都是孩子最亲的人,关键是看谁有时间有精力照顾孩子,孩子能否在那里得到好的照顾,哪种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最有利的,这才是最主要的,你说是不是?

我是沐沐,一名90后宝妈。坚持科学育儿,欢迎姐妹们一起讨论育儿和孕产方面的各种问题,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