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如何理解?有道理嗎?

李依舅


農村老話“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如何理解?有道理嗎?

在農村,咱們在生活上遇到問題、麻煩的時候總是會想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請教一些生活的經驗,而老人對於晚輩的請教也是傳授自己的見解。這些見解被老人以一些老話俗語的形式說出來,在農村廣為流傳。今天咱們就來聊一句農村的老話“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看看該如何理解!

“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

男怕三口吃:在以前的小農社會,大多都是男耕女織。男人在外種地,種植一家人吃的糧食,由於以前社會經濟低下,農業技術不發達,所以一般種地的糧食勉強夠家裡人溫飽。可是如果家裡多了幾個吃白飯的話,那這個家庭的日子過得就非常的困難了。

女怕三口穿:以前咱們普通老百姓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也正如上面所說,都是女人在家勞務,紡布織出一家人穿的衣服。所以一家家口人一年到頭下來也沒有幾件衣服可穿,一旦人口多的話,那就需要女人費很大的精力時間去織布做衣服,是一件很勞累的事情。

不過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農業技術的進步,人們已經不擔心吃不飽肚子了,衣服也很少在自己做,都是買來穿。不過老輩人還是會用“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這句話告戒晚輩,做事要勤勞踏實,這樣生活才能更加的美好。

駿景——殷

駿景農業


吃飯穿衣亮家當。誰家經濟條件好不好,從人家一日三餐的伙食水平和平時的穿著就可以看得出來。在那艱苦的生活的年代,人們連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穿衣更是一種奢望。農村老話“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就是對當時生活現狀的擔憂和總結。老輩人曾這麼說,怎麼去理解?說的有道理嗎?

男怕三口吃

應該從兩個方面去理解:其一,不論在遠古還是近代 ,男人總是重體力勞動者。一家人的吃飯都要靠他們身體力行,要有力氣幹活,吃得就多一些,尤其是在集體生產的時期,憑的是掙工分分口糧,掙工分都是大人,如果一家有幾個從事勞動的,他們飯量大,糧食也就費些;其二,過去誰家不是有幾個孩子,家大人多,吃飯的也就多,還不得吃了上頓愁下頓嗎?



女怕三口穿

這個也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是很早以前,人們穿的衣服都是靠女的織布縫製,原材料少,做工也慢,做一件衣服費時費力,家大人多,這衣服做不及,也沒條件常做常換,不都是大人穿了改做小孩穿,大娃穿了小娃穿,布丁疊布丁那是常有的事。穿衣是除了吃飯的第二大難題;二是從女人的特性來說的,女人總愛換穿衣服。不是嗎,拿現在來說,買衣服的店總是很多。想想,一家有這麼幾個愛趕流行穿衣打扮的,不發愁行嗎?


眼下經濟發展很快,人們來錢的路子也多了,誰還會愁吃飯呢?就是農民種地基本不賺錢,也沒啥餘糧。可勞作一年,一家人餬口沒問題,並不怕“三口飯”了!而“三女穿”,說到底還是個問題,畢竟錢都是辛苦掙的,汗水換的,雖說追求時尚,享受生活是人生最大的目標,但是聚家過日子,錢還是要用在刀刃上,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


為生活而提神


對於農村老話“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其實和過去男人出門掙錢,女人在家操持家務的分工協作是分不開的!而在過去農村則主要是“男耕女織”的分工形式,對於家庭的貢獻是不一樣的,顧慮也就會不同了!下面就簡單聊一下:



“男怕三口吃”的理解

對於男人要面對的“三口吃” ,一種說法是家裡老人、孩子、妻子和自己的吃飯問題,或者是自己、妻子和孩子的吃飯問題。而第二種說法則更深層次的理解是指家裡人的吃飯、孩子上學、日常生活開支等三方面的開銷費用。

要知道,過去男人作為一家之主,是家庭各項開支的重要保障,也就是解決家裡妻兒老小吃飯、上學和生活花費的重要來源!例如:

吃飯方面。對於農民來說就需要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樣才能保障農作物的豐收,以免家人吃不飽飯!

孩子上學。這方面也是男人不得不面對的事情,在古代只要進私塾學堂考中進士才會有家族翻身的機會,為此,一些窮困人家也是相當捨得為孩子花錢去上學!就像我們的小時候,也是家庭貧困,但為了我和弟弟能上學,父母往往也是省吃儉用,多出去掙錢交學費!

日常生活開銷。對於這方面最常見的就是家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方面的開銷,另外家裡人生病、購置家裡用品和農業生產資料以及各種各樣的人情世故等方面開支都是重要的花銷項目!



“女怕三口穿”的理解

對於家裡的女人來說,往往主要是在家相夫教子、照顧老人和孩子,以及操持家務或者做一些織布和針線活為主!所以說,

對於女人而言的“三口穿”其實就是指家人的衣服、鞋子和襪子等方面的縫製工作。

其實對於過去的農村基本都是這樣的情況,就是家人穿的衣服、鞋和襪基本都是自家女人一針一線而縫製完成的!記得小時候一般到了立冬後就是農村人農閒的時候,一般家裡的女人就可以在家縫製棉襖棉褲、被褥以及納布鞋等工作!即便是出去串門聊天時,也會帶著針線活邊織毛衣、納鞋底邊聊天!

所以說,如果家裡人比較多的話,對於女人來說,縫製衣服、鞋襪等家人所需就是一項工程巨大的任務了!因此便有了“女怕三口穿”的說法!

由於時代在變,家裡男人和女人的分工也發生了改變,有時候就會出現“女主外,男主內”的情況,或者是“夫妻主外,老人主內”的情況,所以說,這句老話只能一聽,有無道理就需要根據自家的情況而定了!

以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繼續補充觀點看法!


龍百曉生


在農村是有這樣的說法,以我的理解應該是這樣的。

男怕三口吃

在農村,農民每天忙碌在田間地頭,乾的都是體力活,所以飯量也相對比較大。所以,如果一家有三個男的吃飯的話,相對來說是比較費的。那時候所以一個農村家庭來說,糧食是相對緊缺的。因此便有了“男怕三口吃”的說法。

女怕三口穿

這句話不難理解,大家隨便街上一逛就能發現這句話的含義了。經常逛街的人都會知道,你逛10家店,很可能有7家店是賣女人衣服的。所以,女人對自己的外表看的十分重要,這也正常,那個男的上街不看看漂亮的女人呢?除非你眼睛看不見。

在農村,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如果有三個女人的話,光一年買衣服也要不少錢。

大家還有其他的看法嗎?歡迎評論討論。


村夫小明哥


農村老話“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如何理解?有道理嗎?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說的是小孩子飯量大,又不幹活,能把家底吃個朝天!

因此對“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我是有不同的理解的,看了前面的解釋,覺得有點牽強附會,就來探討一下我的看法。

這句老話的字面意思是這樣的:一個農民家庭就怕有三個男子吃飯,就怕有三個女子穿衣。這樣理解的話,這句農村老話不就很簡單明瞭了嗎?所以說,前面有誤解,是沒有吃透老話的意思。

不過老話可能太老了。以至於我會想到以前農村吃大火掙工分的時代。那個時候全憑勞動力吃飯。因此家中有成年勞動力的,日子過得就會舒坦一些。畢竟有三個勞動力的話。可以養活一大家子人了。要是隻有夫妻兩個幹活,上有八十老父母,下有三兩歲嗷嗷待哺的嬰兒小孩,那日子就很難為人了。也就是說,極有可能每天一瓢飯要幾個人分著吃,怎麼能夠吃得飽?上面說的是“男怕三口吃”,要是三口掙錢三口吃,壓力肯定就會小很多。

再說說“女怕三口穿”。女性在什麼時候都要穿的像樣才行,就算再磕磣也要有兩身換洗的乾淨衣服。放在以前,也是很花錢的,家裡有三個穿衣打扮的女子,花錢就更多。雖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可以儉省節約,但總不至於衣不蔽體的吧。就算現在,女子的花在穿衣打扮上面的錢財,也比男子要多,這個是實際情況。

綜合來說,如果還是“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時候,花銷上更是一分錢掰成八瓣花。不過現在好多了,就算農民家庭中只有一個勞動力在外打工掙錢,也不至於出現“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的窘迫局面。不怕孩子多吃,健康成長是真的。不怕女孩子穿衣打扮,以後長大掙錢了,會報答父母的。有時候,壓力再大,也要默默負重前行。


農民妹子一枝花


是有道理的,以前生活艱苦,像在剛剛解放時,都是集體幹活掙公分,而公分的作用是能用它領取糧食,而每個家庭都需要有勞動力的男人來掙取公分,解決溫飽問題,所以有了超生的現象,而每個家庭的男人越多,掙取的公分越多,糧食也就越多。但是有一個現象,男人勞動力大就會吃的東西多,人多吃的也就越多,所以糧食也是不夠吃。所以也有了一個矛盾的循環,多生孩子為了給家庭能有勞動力,然而人多糧食也不夠吃,就這樣循環著。

而家裡的女人需要穿衣,衣服需要用布料,而布料也是需要錢或者布票換取,而家裡的女人多就也會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句話

這句話反應出了當代社會的艱苦


農村阿虎


農村人種土地,一個家庭,一個男人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種地的事主要靠男人來完成,每年收益比較少,一個家庭吃閒飯不做事的人超過三個,男人的壓力就比較大,甚至有的家庭,一個男人上有兩個七八十歲的父母,下有幾個孫子或外孫。兒子女兒又長年在外,所以一個家吃飯的人超過3個或以上,男人的壓力就大。一般女人都愛打扮,一天買這買那都要錢,女人勞力小又不能下地乾重活,所以一個家庭女人超過2一3個人。男人的壓力和肩上的擔子就更重。


中國農民冉隆和


三口指的是一家三口,明白這個意思,這句口頭禪意思就好理解了,男怕三口吃意思就是男人要努力掙錢養家餬口,如果懶惰不幹活,一家三口就得餓肚子。女怕三口穿意思就是女的一般都為家裡的吃穿負責,家裡的瑣事就與要女的來負責,也很辛苦,男主外,女主內,各負其責,日子過得美滋滋,大家覺得我說的對嗎?歡迎評價。。。。


東方壹品


有道理的。

以前農村主要靠種田收入,吃的是自己家田裡種的,什麼油鹽醬醋還要靠賣糧食來換錢買。如果一個男人種田養著幾口人吃飯也是很吃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