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你8个方法,让你获得更多的幸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泰勒·沙哈尔指出,幸福感是人生的最终目标,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而情绪与幸福感息息相关。他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也就是说,当我们拥有更多的好情绪时,我们的人生就更美好。然而,生活中,似乎人们拥有的坏情绪更多,好情绪则很少。人们总是抱怨生活的磨难太多,然而,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追究责任,个人对此往往负有比客观现实更多的责任。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并不是因为愁了才哭、生气了才吵、怕了才发抖。恰恰相反,人是因为哭了才愁、因为吵了才生气、因为发抖了才害怕。因此,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外界刺激才是情绪好坏的关键。并且,好情绪是可以培养的。

心理学:教你8个方法,让你获得更多的幸福

具体地说,我们可以遵循积极心理学家们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培养幽默感

研究发现,在问题面前,经常运用幽默作为应对机制的人,健康问题就比较少,而运用哭喊作为应对机制的人,健康问题相对较多。

2、使情绪有适当的表现机会

情绪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不必也不可能对起伏的情绪予以全部抑制,我们应选择适当的方式,如运动、旅游、倾诉等,给情绪适当的发泄机会。有机会倾诉自己的痛苦并得到他人的安慰,能够极大地改善健康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3、换一个角度看事情

很多从表面上看令人生气或悲伤的事件,如果换一个角度,用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则有可能发现一些正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比如,早上准备开车上班的时候,发现车坏了。你可以很郁闷,也可以很庆幸。如果你从积极的角度看事情——“幸好不是坏在半路上”“还好发现坏了,要不然生命就有危险了”,你就会发现自己是幸运的。

4、要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

有了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并积极地为之奋斗,人就会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

5、积极参与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又会使人们更积极地与人交往,更好地适应环境、应对突发事件,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7、与积极快乐的人在一起

拥有“情商之父”之称的著名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曾说:“人的情绪是会传染的。”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指出了情绪的特点。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与情绪好的人在一起,感染对方的好情绪,同时也积极地用自己的好情绪去感染他人,从而为保持好情绪创造一个积极的氛围。

6、对问题当机立断

犹豫不决会引起不良情绪,损害身心健康。因此不要太过追求完美,宁可偶尔出些小错,也不要为一些小问题瞻前顾后。

8、及时疏导坏情绪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灾祸,都是人在情绪无法得到正常宣泄的情况下,采取了失去理智的疯狂举动而造的。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并不多。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千方百计地把情绪压抑下去、克制下去,而不让它发泄出来。但是,压抑、克制情绪,也只说明情绪从“意识层”转移到了“潜意识层”,它对人们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且一直在找机会真正释放出去。

因此,对于无法得到宣泄的情绪,最好的办法是疏导而不是堵塞。堵塞只能是暂时的,情绪压抑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决堤”,那时情况失控,就更严重了。

心理学:教你8个方法,让你获得更多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