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但我们又是互相需要的

有人费尽心思去结交各种人,拼命把自己融入人群之中,生怕被时代落下;有人避开喧嚣,一心一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人际关系有取有舍。前者往往奔波劳累,使出浑身解数,仍然感到生命的真谛离自己那么遥远。后者懂得与人交往的妙处,更懂得在孤独中沉淀和挖掘自我的价值。

没有人能脱离社会组织存在

在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1719年出版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里,主人公鲁滨孙酷爱冒险,经常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遇到大风浪,好不容易捡回一条性命。

第二次又偷偷出海到非洲,并小赚了一笔钱。第三次被人俘虏当了奴隶,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可过了一段时间,他仍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新鲜与好奇,决定再次出海。

第四次航海时,不幸惨遭意外,船上所有人全部遇难,只有鲁滨孙活了下来,之后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孤岛上什么也没有,要生存下来是非常艰难的。然而,鲁滨孙会游泳,他游到沉船的地方,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工具等运到岸上,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做完这些后,为了防止晚上有野兽侵袭,鲁滨孙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篷后挖洞居住。在洞里,他自己做了简单的桌、椅等家具,平时没事就提着猎枪打野味作为食物,渴了喝溪里的淡水。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但我们又是互相需要的

在苏必利尔湖中的荒岛

过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往来的船只,回到大陆上的日子遥遥无期。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他还捕捉野山羊将它们驯服繁殖,并且自己制作陶器,在荒岛的另一端建了一座“乡间别墅”和一个养殖场。鲁滨孙一边在此生活,一边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15年后,他在岛上发现了脚印与人骨,他非常警惕地观察周围,并在第24年救出了一个差点儿被野人吃掉的俘虏。救人的那天正好是星期五,于是鲁滨孙把被救的俘虏取名为“星期五”。此后,他们两个相依为命。后又救出了一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不久,有条船在岛附近停泊,船上的水手发生叛乱,把船长等三人抛弃在岛上,鲁滨孙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夺回了船只,之后带着“星期五”和船长等离开荒岛回到了英国……

有人说,鲁滨孙的经历说明,人是可以脱离社会组织存在的,比如鲁滨孙就在孤岛上生活了将近三十年,没有朋友、亲人,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单单从鲁滨孙的荒岛求生故事里,我们就要惊叹,一个人的能量居然有那么大!当然,这与鲁滨孙出色的个人修养有关系,他是一个坚强的勇敢的漂流者,天性永不疲倦,永不安生,并且愿意付诸行动。他三番五次地离开原本安逸无忧的生活,冒着生命危险出海。陷入困境,又理智勤劳,从不怨天尤人,只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改造荒岛生活。他一个人,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顽强地生活了二十多年,并将荒岛开辟成自己的家园,仅这一点,就令人惊叹!谁说人不能脱离社会组织存在,鲁滨孙不就在事实上脱离社会组织存在了吗?他没有单位、没有领导上司、没有朋友妻女,在漫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座荒岛一个人,甚至连活动物也少…

然而,所有学过马克思哲学的人,都会读到这样一句话:人类的实践是离不开社会属性的。换言之,鲁滨孙虽然一个人活在孤岛上,但他在孤岛上的生存技巧,一刻也没有脱离过人类的社会性。他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了井然有序的欣欣向荣的家园,这些生存技能都是从之前的社会组织里面学来的。他流浪多年,历经干辛万苦,终于获取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并且收服了一位忠心的仆人“星期五”,完成了他那个时代的典型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他在荒岛上与自然为伴,与在荒岛上不能说话的泥土、植物相守,孤独到只能与自己信仰的神明无声地对话。但荒无人烟的环境并没有让他自暴自弃,恰恰相反,鲁滨孙在这孤独中顽强地完成了自我生存的修炼,为他日后走出孤岛重新回到社会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但我们又是互相需要的

如果我们置身荒岛,有几个人有鲁滨孙那样的勇气、胆识、智慧、生存技能以及耐得住寂寞的决心?人生路上,我们脱离不开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即便周围全是人,我们常常还要为得不到理解而痛苦。无数人比鲁滨孙有着更美好的天然生存环境,但跨不过心理的障碍,将磨难、坎坷看得太重,绊住了脚步,使自己不能好好地前进。我们总是憧憬着,如果逃离开眼前的社会,是不是能得到更多内心的安宁与幸福,是不是就能像鲁滨孙一样活得更好?

不要忘记了,鲁滨孙置身荒岛二三十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人类社会的向往!最终,他还是选择落叶归根,回到生他养他的英国结婚生子。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孤独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难以摒弃的自然属性。这个社会上没有不孤独的人,只是敏感的人孤独感非常强烈,而大部分人在表面上不当一回事罢了。低等动物也分群居和独居两种,何况人呢?群居动物害怕孤独,独居动物喜欢孤独。人本质上便是离不开群居生活的独居动物。所以,我们往往既害怕孤独又喜欢孤独。对孤独的喜欢,不能超过一定的界限,一般人都是点到为止的喜欢,如果过于沉溺其中,和整个世界脱离开来,回到现实中就难以生存下去。只有如鲁滨孙一样,从不畏惧,但也从不丧失对人类社会美好的向往,安然处之,才是正确的生存哲学。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人们读书、娱乐、交友、恋爱、结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动、兴趣、爱好、权力与金钱欲望等都是为了分心。分什么心?分孤独的心。人们怕自己无事可干而感觉到孤独,怕由孤独感引发莫名的焦虑、恐慌与不安。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但我们又是互相需要的

古版《圣经》里,还有另外一个传说,人原本是一体,上帝嫉妒人类无忧无虑地生活,便把人劈成两半,一半为男,一半为女,这样,人类一生下来就不得不面对孤独与不完整。每个人都穷极一生在努力寻找另一半,在这寻找的忙碌里,人们分了孤独的心。在找到以后,才能摆脱孤独的折磨。

这说明,人与人之间永远是相互需要的,没有谁天生就自成一体,可以与世界不打交道而安然活到老去。何况,在现今的复杂大环境里,一个人,想单枪匹马做出一番事业来,显然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唐三藏西天取经需要悟空、悟能、悟净和白龙马一路斩妖除魔,护送到底;《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再清高,在秋雨之夕也盼望贾宝玉过来和她说几句心里话。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有的光芒四射,有的臭名昭著,而更多的人则平淡无奇。我们或羡慕他人的光环,或鄙夷臭名昭著者,而更多的是在平淡无奇的现实社会中饱受成年世界灰色地带的打磨。活着一天,就得与世上之人打交道一天。我们任何人,是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组织而存在的,即便是荒岛上的鲁滨孙,也需要“星期五”的陪伴;脱离社会组织三十年来,回英国后第一件事就是结婚生子。毫无疑问,人的生存,需要与其他人进行合作。在奋斗的路上,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需要向他人学习,也需要处理好自己的社会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