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自我,但我們又是互相需要的

有人費盡心思去結交各種人,拼命把自己融入人群之中,生怕被時代落下;有人避開喧囂,一心一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人際關係有取有舍。前者往往奔波勞累,使出渾身解數,仍然感到生命的真諦離自己那麼遙遠。後者懂得與人交往的妙處,更懂得在孤獨中沉澱和挖掘自我的價值。

沒有人能脫離社會組織存在

在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1719年出版的小說《魯濱孫漂流記》裡,主人公魯濱孫酷愛冒險,經常瞞著父親出海。第一次航行遇到大風浪,好不容易撿回一條性命。

第二次又偷偷出海到非洲,並小賺了一筆錢。第三次被人俘虜當了奴隸,好不容易逃了出來。可過了一段時間,他仍然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新鮮與好奇,決定再次出海。

第四次航海時,不幸慘遭意外,船上所有人全部遇難,只有魯濱孫活了下來,之後漂流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孤島上什麼也沒有,要生存下來是非常艱難的。然而,魯濱孫會游泳,他游到沉船的地方,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槍支彈藥、工具等運到岸上,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做完這些後,為了防止晚上有野獸侵襲,魯濱孫用削尖的木樁在帳篷周圍圍上柵欄,在帳篷後挖洞居住。在洞裡,他自己做了簡單的桌、椅等傢俱,平時沒事就提著獵槍打野味作為食物,渴了喝溪裡的淡水。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自我,但我們又是互相需要的

在蘇必利爾湖中的荒島

過了一段時間,還是沒有往來的船隻,回到大陸上的日子遙遙無期。他開始在島上種植大麥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篩子,加工麵粉,烘出了粗糙的麵包。他還捕捉野山羊將它們馴服繁殖,並且自己製作陶器,在荒島的另一端建了一座“鄉間別墅”和一個養殖場。魯濱孫一邊在此生活,一邊尋找離開孤島的辦法。15年後,他在島上發現了腳印與人骨,他非常警惕地觀察周圍,並在第24年救出了一個差點兒被野人吃掉的俘虜。救人的那天正好是星期五,於是魯濱孫把被救的俘虜取名為“星期五”。此後,他們兩個相依為命。後又救出了一個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親。不久,有條船在島附近停泊,船上的水手發生叛亂,把船長等三人拋棄在島上,魯濱孫與“星期五”幫助船長奪回了船隻,之後帶著“星期五”和船長等離開荒島回到了英國……

有人說,魯濱孫的經歷說明,人是可以脫離社會組織存在的,比如魯濱孫就在孤島上生活了將近三十年,沒有朋友、親人,沒有複雜的社會關係。單單從魯濱孫的荒島求生故事裡,我們就要驚歎,一個人的能量居然有那麼大!當然,這與魯濱孫出色的個人修養有關係,他是一個堅強的勇敢的漂流者,天性永不疲倦,永不安生,並且願意付諸行動。他三番五次地離開原本安逸無憂的生活,冒著生命危險出海。陷入困境,又理智勤勞,從不怨天尤人,只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改造荒島生活。他一個人,在與世隔絕的情況下,頑強地生活了二十多年,並將荒島開闢成自己的家園,僅這一點,就令人驚歎!誰說人不能脫離社會組織存在,魯濱孫不就在事實上脫離社會組織存在了嗎?他沒有單位、沒有領導上司、沒有朋友妻女,在漫長的歲月裡,只有一座荒島一個人,甚至連活動物也少…

然而,所有學過馬克思哲學的人,都會讀到這樣一句話:人類的實踐是離不開社會屬性的。換言之,魯濱孫雖然一個人活在孤島上,但他在孤島上的生存技巧,一刻也沒有脫離過人類的社會性。他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家畜、製造器具、縫紉衣服,把荒島改造成了井然有序的欣欣向榮的家園,這些生存技能都是從之前的社會組織裡面學來的。他流浪多年,歷經幹辛萬苦,終於獲取了一筆可觀的財富,並且收服了一位忠心的僕人“星期五”,完成了他那個時代的典型英雄人物的創業歷程。他在荒島上與自然為伴,與在荒島上不能說話的泥土、植物相守,孤獨到只能與自己信仰的神明無聲地對話。但荒無人煙的環境並沒有讓他自暴自棄,恰恰相反,魯濱孫在這孤獨中頑強地完成了自我生存的修煉,為他日後走出孤島重新回到社會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自我,但我們又是互相需要的

如果我們置身荒島,有幾個人有魯濱孫那樣的勇氣、膽識、智慧、生存技能以及耐得住寂寞的決心?人生路上,我們脫離不開與人的溝通與交流,即便周圍全是人,我們常常還要為得不到理解而痛苦。無數人比魯濱孫有著更美好的天然生存環境,但跨不過心理的障礙,將磨難、坎坷看得太重,絆住了腳步,使自己不能好好地前進。我們總是憧憬著,如果逃離開眼前的社會,是不是能得到更多內心的安寧與幸福,是不是就能像魯濱孫一樣活得更好?

不要忘記了,魯濱孫置身荒島二三十年,從來沒有放棄過對人類社會的嚮往!最終,他還是選擇落葉歸根,回到生他養他的英國結婚生子。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孤獨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難以摒棄的自然屬性。這個社會上沒有不孤獨的人,只是敏感的人孤獨感非常強烈,而大部分人在表面上不當一回事罷了。低等動物也分群居和獨居兩種,何況人呢?群居動物害怕孤獨,獨居動物喜歡孤獨。人本質上便是離不開群居生活的獨居動物。所以,我們往往既害怕孤獨又喜歡孤獨。對孤獨的喜歡,不能超過一定的界限,一般人都是點到為止的喜歡,如果過於沉溺其中,和整個世界脫離開來,回到現實中就難以生存下去。只有如魯濱孫一樣,從不畏懼,但也從不喪失對人類社會美好的嚮往,安然處之,才是正確的生存哲學。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認為,人們讀書、娛樂、交友、戀愛、結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動、興趣、愛好、權力與金錢慾望等都是為了分心。分什麼心?分孤獨的心。人們怕自己無事可幹而感覺到孤獨,怕由孤獨感引發莫名的焦慮、恐慌與不安。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自我,但我們又是互相需要的

古版《聖經》裡,還有另外一個傳說,人原本是一體,上帝嫉妒人類無憂無慮地生活,便把人劈成兩半,一半為男,一半為女,這樣,人類一生下來就不得不面對孤獨與不完整。每個人都窮極一生在努力尋找另一半,在這尋找的忙碌裡,人們分了孤獨的心。在找到以後,才能擺脫孤獨的折磨。

這說明,人與人之間永遠是相互需要的,沒有誰天生就自成一體,可以與世界不打交道而安然活到老去。何況,在現今的複雜大環境裡,一個人,想單槍匹馬做出一番事業來,顯然是很難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的。唐三藏西天取經需要悟空、悟能、悟淨和白龍馬一路斬妖除魔,護送到底;《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再清高,在秋雨之夕也盼望賈寶玉過來和她說幾句心裡話。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有的光芒四射,有的臭名昭著,而更多的人則平淡無奇。我們或羨慕他人的光環,或鄙夷臭名昭著者,而更多的是在平淡無奇的現實社會中飽受成年世界灰色地帶的打磨。活著一天,就得與世上之人打交道一天。我們任何人,是不可能完全脫離社會組織而存在的,即便是荒島上的魯濱孫,也需要“星期五”的陪伴;脫離社會組織三十年來,回英國後第一件事就是結婚生子。毫無疑問,人的生存,需要與其他人進行合作。在奮鬥的路上,我們需要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需要向他人學習,也需要處理好自己的社會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