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道友不死贫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


01

犹记得,在南方区9月的例会上,郁老大讲:未来三年,万科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活下去。郁老大讲得那么认真。

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以,当作为地产大鳄的万科哭着说要活下去的时候,大家以为房地产的寒冬来了。

一时间,无数迎合的消息雪花般飞来。雪花那个飘,北风那个吹,吹绿了百余只地产股

祸不单行,屋漏逢夜雨。11日,全球股市大跌,遭殃的不再只是百余地产股,是哀鸿遍野。

金九不金,银十不银。股市的动荡,似乎牵引着楼市真得要去往严冬。

不过,你真的以为这就是所有么?

在黑色10月11日的前两日,万科以32.34亿收购了华夏幸福5家项目部分股权,在环京四个地儿插上了万科的小旗。

环京楼市,再怎么环,再怎么楼市低迷,它也是京。哭着要活下去的万科,依旧好好的在这里跑马圈地

谁真认为万科是真得活不下去了,那还真是天真。郁老大说说而已,别太认真。

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各种各样的消息纷至沓来,真真假假参半。即便是作为房企掌舵人的言论,也没必要全信。

大多数公开的演讲和讨论,都只是在表演演讲和讨论而已。更何况,这还是生意场上的讲演。

四年前,王石还是万科的董事会主席时,几度唱衰楼市。然而,年终业绩单上,万科销售总额2000亿左右。全国排名第一。

彼时,万科的现金流也才600来亿。活的比任何房企都好。

今年发布期中业绩时,万科手里握有近1600亿现金流,上半年拿下117个项目。跟着万科一起哭的碧桂园和融创,一个有2000多亿的现金流,一个近900亿。

如果连现金流如此充盈的大象都活不下去的话,房地产市场上的其他小只还要怎么活?


死道友不死贫道


02

使过如此套路的,郁老大并不是独一个。可以说数不胜数。这里说一个大家经常拿来调侃的。

两年前的soho业绩年会上,潘石屹刚卖掉上海世纪广场赚了32.97亿,决定再卖掉上海的天山广场、虹口soho、凌空soho。

彼时,上海、深圳房价涨破天。市场好,潘石屹说能赚钱就赚。

转过年来春天,历经半年调控,市场风向变了。在要签合同卖虹口soho的时候,潘石屹不卖了。

这个档口,潘石屹说了一句话,后来被写到2017年的年度名句汇总里。

潘石屹不卖的理由是:在资产荒的情况下,我拥有中国境内的房子比拥有中国境内的人民币要好。

说这话的第二天,soho中国在官方声明中说:

交易之取消实属因买家认为无法按协议时限完成其对外投资审批所致。

约莫3个月后,虹口soho以35.73亿打包出售

后来,老潘几乎很少再说地产江湖的事儿,最爱干的就是跟几个老伙计吃吃喝喝,兴致上来搞搞摄影。

昨天,他新给任大炮拍了张半身照。在满是绿色股市新闻的头条里,任大炮的眼睛和蔼可亲的透过照片看过来。

日常发个头条其实没什么值得一惊一乍的,只不过,当这所有的偶然都交汇在一起时,难免令人感慨无限。


死道友不死贫道


03

当这些真真假假充满房地产市场时,也许,更重要的并不是看他们说了什么,而是在做什么。

房企在每个楼市的跌宕起伏中,最终是如何走向各自分野,有的成为龙头,有的消失。有一部分原因,是跟在低谷时的动作有相关性,而言论并不重要。

譬如,融创在2016年大举拿地。这些地,让融创在2017年、2018上半年的业绩大放光彩。但孙宏斌在2017年曾说,去年拿的地不赚钱。

实际上,融创在2017年的房企排行榜中,从2016年的第7名上到了第4。

再譬如,抄底鼻祖李嘉诚,大批量购置地皮的时段,多是在香港楼市低迷的时候。那时候买地,又多又便宜。

李嘉诚将这一策略称为:人弃我缺。靠着这个策略,仅仅在大约三个起伏中,一个香港地产巨商就已经诞生。

1958年,李嘉诚在塑料行业淘到了第一桶金,开始投资香港地产。而这一年,正是香港楼市的一个低谷。

第一次是买了北角英皇道的地皮,建了栋12层的大厦。等建完卖的时候,楼市回暖,物业租金大涨。李嘉诚赚了地产的第一桶金。

60年代中期,香港楼市在一轮高涨后,再度进入低谷,不少人离港。李嘉诚又地价购置了大量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的地皮,建大厦。

等建完,又是一个楼市的黄金期。这一波后,李嘉诚已经在地产界崭露头角。

接着是在70年代,香港流行上市,长江实业在香港挂牌,市值1.26亿港币。此后,长实多次增股募资。然后,李嘉诚用这些钱去大量买地和物业。

70年代初,李嘉诚坐拥楼宇面积共达六百三十万平方英尺,出租物业超过三十五万平方英尺,每年单是收租,已达四百万港元。


即便在1973年,香港备受股灾摧残时,长实还是出手收购了百佳超级市场,从此掌管着香港的日常生活。

几年后,香港经济回暖,楼市复苏。李嘉诚靠着这些地皮成长为香港地产界四大天王之一。且,地位基本不可动摇。

1982年香港经济巅峰时,长实的市值已经增加到78.77亿,单纯兑现利润就14亿,是刚上市是的32倍。

此后几年,这种反周期的操作如是反复,李嘉诚的财富帝国亦逐步落成。

撇开万科的衰调,目力所及,类似这种反周期操作。

哦,对了。10月15日,万科在青岛又收购了一家公司51%的股权,借此拿下西海岸31万方土地。

死道友不死贫道


04

眼下,透过青岛局部市场来看,应该说楼市可能在向低谷迈进。但,对房企而言,也还真没到万科说得那么惨烈的程度。

要是真那么惨的话,房企早开始在市场上使尽解数抢客户抢现金流了。然并卵。到目前为止,房企还是很矜持的。

说是比上半年难,在策略上目前也不过是从前给你捆绑车位,现在不给你捆绑了。从前要求全款,现在接受按揭和首付三成了。

在来电来访上,从前客户挤破了售楼处,千人千人的热闹着,如今大多数售楼处门可罗雀。

房源价格上,即墨蓝谷出现9900的房源,在数字上来说,好像是要比之前的低了很多,跌到万元线以下。

但是,注意,那个是9900起

就营销上来讲,带有“起”字,其实是打广告的一种策略。有多少房源会真正是这个价格?反正但凡有一套是这个价的,就可以这么打。

广告法严格的时候,对于这种字眼,要求开发商必须在广告中给出关于房源的相关信息。譬如有几套这样的房源,这个折扣优惠截止时间是何时。

但广告法严,也就查得严的那阵严。很多时候,上广告的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目前房企矜持,是有矜持的能力的。自去年至今年上半年,青岛的大小房企,但凡是手里有在售房源的,几乎都是赚得眉开眼笑。

换句话说,现金流还比较充足。尽管有销售压力,但扛价还是可以扛扛的。不等到年底冲刺,谁都想再挺挺。

说不定,挺着挺着,低谷就过了,再下一个又会是艳阳天。谁知道呢。

“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我们正在梦幻着,在她的怀抱里,迈向一个只有她知道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