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物盏集:关于建盏工艺的恢复和传承

建盏工艺的恢复

建窑自宋末元初,改烧清白瓷器,此后,建窑停止了黑瓷的生产,这一古老的工艺随建窑的衰落而逐渐被历史的尘土掩埋了近六百年之久。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啊弗雷德烧制出外观有斑点的黑釉碗;

夫物盏集:关于建盏工艺的恢复和传承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日本著名的陶艺家安藤坚先生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烧成了与宋代曜变天目碗十分相似的产品,并向曜变天目盏的故乡福建省捐献了他的作品。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建盏的仿制工作也被提到了有关单位和科研研究机构的议事日程;

夫物盏集:关于建盏工艺的恢复和传承

于是,自1979年9月开始,由中央工艺美院、福建省科委等单位组成攻关小组,进行仿古建盏试验;经过近两年的反复实验,终于在1981年3月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了仿宋兔毫盏的样品。

无论是釉色、纹理,还是胎骨、造型等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

此后,仿宋兔毫盏逐步走入市场。

夫物盏集:关于建盏工艺的恢复和传承

建盏工艺的传承

建盏在历史上想与世界是因为建窑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不断创新的结果。

建盏至宋代中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料也从过去的松柴到今天的电、天然气,

炉窑从过去的龙窑到今天的立方窑,

产品从过去较为单一的碗、盏类,到今天的杯、壶、花瓶等;

夫物盏集:关于建盏工艺的恢复和传承

建盏的发展是先进技术不断创新的结果。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省内至少有六七十家企业或作坊在生产仿宋建盏;

现代建盏根据烧制的品种需要,既有用氧化焰、也有用还原焰烧制。


器物有情,温暖无声!

玩盏兴趣为先,不忘初心,当建盏也能成为“残缺美”的代名词时,人们才会为它牵肠挂肚,才会创造出美学史上一个出神入化的艺术奇迹,这是至德至善至美的一种更高级的存在。

此文章为【夫物盏集】整理发布,有任何问题直接留言或加私信夫物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