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憑一己之力動搖整個王朝

歷史上第一次平民起義就是陳勝吳廣起義,又被稱作大澤鄉起義,他是平民揭竿而起反抗殘暴統治的典型代表。秦二世的時候,秦朝的殘暴統治早就激起了民憤,使得人民怨聲載道,心中對秦朝的統治敢怒不敢言,人民的生活處於水深火熱當中。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憑一己之力動搖整個王朝

秦朝君王都好奢侈,召來大量平民為他們修建宮殿,本來人民數量就不多,其中一大部分都被強行拉去建造宮殿,陵墓。人民怨氣與日俱增卻又是敢怒不敢言。而陳勝與吳廣的起義也是有逼不得已的原因的,陳勝和吳廣當初被選為屯長,受上級命令帶領一批人去到漁陽,然而不巧的是半路遇上下大雨延誤了行程。而秦朝刑法太嚴苛,延誤了這幾天按照規定就應該殺頭了。陳勝吳廣二人就商量,現在逃走也是死,揭竿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何不為國家大事去死呢?二人一拍即合決定冒用公子扶蘇和楚國項燕的名聲為自己拉攏人脈。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憑一己之力動搖整個王朝

他們為了籠絡人心還用了其他非常聰明的手段,陳勝在白綢緞上寫下陳勝王這三個字,塞進了魚肚子裡,等人們準備吃魚的時候刨開魚肚子發現了白綢緞和上面的字,大為吃驚。陳勝又派吳廣在黑夜裡學著狐狸叫“大楚興,陳勝王”。驚醒了眾人,果然第二天大家都對陳勝議論紛紛。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憑一己之力動搖整個王朝

一切準備就緒,就差一個起義的名頭了,於是吳廣故意藉著酒意說出想逃跑的話,用來激怒縣尉,惹得縣尉當眾羞辱自己,他拔劍自衛,殺死了兩個縣尉。然後召集來了手下勸他們起義,手下人民看清了局勢,橫豎都是死不如死的偉大一點,隨即起義。由於秦朝暴政太久而又不會治理,手下縣城早就是有名無實一攻即破,所以陳勝吳廣的起義順風順水,一路以來攻破了好幾個縣城。攻到陳縣的時候陳勝召來各路豪傑開了議事會,最後決定自立為王,國號為張楚。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憑一己之力動搖整個王朝

本來陳勝和吳廣都是再平常不過的平民百姓,他們本來應該過的也是普通百姓該有的生活,是什麼原因才逼得他們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呢?原因很明顯,那就是秦朝的殘暴統治,壓的人民喘不過氣來,如果生活在太平盛世,那這場起義完全不會發生,陳勝和吳廣也不會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時勢造英雄,他們即是生錯了時代,又是生對了時代。陳勝吳廣的起義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它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朝的封建統治。自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全國各地又掀起了很多自立為王的例子,秦朝的統治危在旦夕。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憑一己之力動搖整個王朝

雖然陳勝吳廣是起義第一人,為推翻秦朝的統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他們的結局確是失敗的,由於後來二人變得驕傲而自大,忘了從人民出發的事實,再加上根基不穩,治理沒有正確的方法,二人的起義在六個月之後就宣告了失敗。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憑一己之力動搖整個王朝

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們的功計遠遠比結果大的多,他們的作用已經起到了。為後來劉邦毀滅秦朝建造了基礎,為農民爭得了重要的地位,也教育後來的統治者千萬不要小瞧了大眾人民的作用。後來漢初採用的休養生息的政策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這的影響。他們的行為引導了日後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秦的統治。為後世提供了經驗,為普通人民的內心提供了勇氣,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鑑例子。可以說是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