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爲何喜歡用波波沙衝鋒鎗?

張曉龍


主要是火力猛這一點。

首先關於德軍扔掉mp40撿波波沙這個事情,我是不太認同的,當然除非槍被凍住了或者嚴重損壞。雖然波波沙整體性能更優於mp40,但是武器好好的,又不是特別難用,扔了幹嘛。雖然7.62的手槍彈好繳獲,但是補給的彈藥畢竟還是9mm更多。



(注意槍管前段下方的小掛鉤,是為了將槍勾住射擊口)

另外mp40這個槍成本高,數量少是真的,而且mp38/40設計的初衷更不像是給普通步兵設計,而是給裝甲兵用。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槍管前段的掛鉤和摺疊槍托。



(德軍將波波沙改成9mm版,但是並不常見)

但是畢竟數量少,所以衝鋒槍一直優先配置裝甲兵和空降兵,然後才是步兵班的班長,普通士兵還是毛瑟步槍。

照片中的德軍應為中後期,但德軍班組武器還是以機槍和步槍為主,普通步兵班只會將衝鋒槍裝備班長和副班長。

但是到了蘇聯巷戰裡,步槍就變成燒火棍,尤其是近距離,比較笨重的機槍也壓不住一群四面八方射來的波波沙,德軍自己衝鋒槍不夠,那就拿蘇聯人的就好啦。

(mp38/40對於戰爭前期防護薄弱的德軍裝甲車輛起到很大作用)


一名德軍士兵手持波波沙

波波沙的71發彈鼓和高射速真的非常適合城市近戰,所以mp40比起來就差遠了。但是彈鼓也有缺點,一是不好攜帶,二是掛在前面很重,機動性會變差,拿久了費勁。說白了,槍有自己的用處,對於偵察兵什麼的,ppsh43更短小的很明顯會更舒服一些。

(雖然71發彈鼓火力更強,但是擁有摺疊託和彈匣的mp40和ppsh43靈活的多)

另外皮實這一點,波波沙也是很佔優勢。畢竟蘇聯氣候那麼惡劣,還是帶一支更可靠的比較好。德軍二戰的時候可不少吃後勤供給的虧。

不過如果我是德軍士兵,我可能就不會考慮這麼多。有可能我手上的毛瑟不好使,有可能我的mp40沒子彈或者壞了,對面正好有一幫毛子給我送波波沙,那我幹嘛不換一支呢。

這一點在《1944》中比較寫實。愛沙尼亞黨衛軍的裝備,有stg44,mp40,g43這樣的德國槍,也有ppsh41和43。當兩個拿著毛瑟的新兵進來時,班長讓他們把“燒火棍”扔了,給了他們一支ppsh41和一支ppsh43。

電影中剛剛報道的新兵,身上背的就是毛瑟,考慮到戰時步槍質量下降的很厲害,估計也沒多少人願意用。

我想如果德軍大量供應mp40,最好供應stg44的話,除非像在莫斯科那樣被凍壞,不然也不會大量用蘇聯槍。


視聽團仔


首先,請大家注意,德國的MP40最初是德國裝甲部隊為裝甲兵招標的武器,摺疊槍托非常適應裝甲車狹小的空間。如果換成波波沙衝鋒槍,光波波沙衝鋒槍的那個木質槍托,裝甲兵就不會喜歡。

波波沙衝鋒槍是蘇聯紅軍裝備步兵的武器,MP40則原來是給德國裝甲兵招標的武器,只是好用才逐漸擴散到全軍使用的。這兩款武器當初設計的使用環境是不一樣的。

另外,波波沙衝鋒槍的射速太高,每分鐘900發,就算是71發的大彈鼓幾秒鐘也會射光了。還有,波波沙衝鋒槍的大彈鼓是個麻煩的源頭:在士兵做戰術動作過程中,彈鼓磕碰變形後,容易卡殼。整槍的重量太大,士兵持槍會比較累。

但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71發大彈鼓的波波沙衝鋒槍,在有經驗的士兵手中,斷壁殘垣的膠著城市戰場上,碾壓對面德軍手中的MP40。儘管MP40更輕巧、後坐力和殺傷力更均衡,但還是抵不住簡單粗暴的波波沙衝鋒槍。波波沙衝鋒槍通過高射速在近距離可以形成密集的彈雨,大彈鼓可以短點射10次,木質槍托更適應寒冷環境,也更結實(木質槍托在格鬥和擊打物體時更結實)。

在大批量生產性上,一根莫辛納幹步槍的槍管中間一截,就獲得了兩根波波沙衝鋒槍的槍管,多麼簡單易生產!人手一隻,完爆德國人(MP40生產工藝再怎麼簡單,數量也趕不上波波沙)。

德國人看著繳獲的大量波波沙,身後堆放著像小山一樣的彈藥,自然是配發給前線士兵了。甚至於,德國工廠還專門開發出了改裝套件,供士兵改造波波沙,可以使用德國9㎜帕彈。可見波波沙在德軍裡裝備的量是有一定規模的。

還有一點,其實歷史上真正的德軍,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士兵清一色的都是MP40衝鋒槍,出門行軍都是半履帶裝甲車。德軍裝甲部隊的機械化比例,在參戰國當中是比不過盟軍的,甚至都比不過蘇軍。德軍裝甲部隊還大量依靠騾馬牲畜拖拽運輸。士兵手裡的武器,很多都是繳獲的。特別是黨衛軍,在初期的時候,只要是能用的槍,都給黨衛軍使用。能用上波波沙就不錯了,還有部隊裝備意大利的武器呢,更坑爹……



黑鬱金香966


大家應當注意以下幾個關鍵點:

一、地點。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

二、時間。1943年之前。

兩點一結合的結果可以說明德國人喜歡使用PPS主要是在城市戰當中。

原因:一是71發彈鼓在城市戰中是非常好用的,雙方隔著一道門、一堵牆 ,雙方如此近,根本不用瞄準,PPS的持續的火力壓制佔盡優勢,而PPS命中率不佳的弱點不明顯。同時結構簡單的PPS面對寒冷的天氣比德國武器有更好的適應性。但是一旦離開了城市,PPS的不足就出來了,射程短、命中率低,因此蘇聯人的PPS必須接近德國人的防線100米內才能發揮出強大作用,而這是以巨大的前期傷亡為代價的。這是德國士兵就不怎麼用了,頂多作為一種收藏。


羽林郎186


對於德軍來說,本身就是一支使用各種繳獲武器的軍隊。當時歐洲各個國家的武器,德軍都有裝備,在這其中也包括蘇聯的武器。

對於波波莎來說,德國士兵最喜歡的就是它的71發大彈鼓,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這種巷戰中,少換一次彈匣就是有更多的生存機會。一個手中拿著沒有子彈的武器的士兵是最危險的,德軍的MP40系列衝鋒槍在體積上是不錯的,但是對於步兵部隊來說,這種優勢不明顯,本來MP40就是給裝甲部隊研製的,如果是波波莎作為裝甲部隊的武器也是不方便,主要是體積太大了。

而且對於波波莎這種土生土長的蘇聯武器來說,更加適應蘇聯本土的環境,而德國武器一貫的精密工藝到了東線惡劣環境下出問題的機會就很多了。而且波波莎要比MP40結構簡單,就算出了問題,結構簡單的東西肯定比結構複雜的東西容易排除故障。

至於波波莎使用的子彈就更好辦了,一個是德軍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初一下子繳獲了蘇軍200個後勤倉庫,繳獲的7.62手槍彈有的是,還有一個本身蘇軍的7.62託卡列夫手槍彈就是仿製自德國的7.63毛瑟手槍彈,兩者在實際的使用中是可以互換使用的,當然對於性能會有一些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是可以接受的,反正衝鋒槍這種東西都是用一陣猛烈的彈雨潑過去,並不和你比精度。


有痰


扔掉p40是不可能的,巷戰火力貧弱的德軍弄到波波莎以後會把MP40交給隊友之類的,絕對不會丟掉寶貴的衝鋒槍。雖然德軍被吹的裝備精良啥的但是裝備精良跟缺少武器完全是兩碼事。


橙子12327


這就是德軍失敗的原因


手機星星之火


皮實耐用,火力十足。而mp40更像是工藝品


顧小悅


無他,就因為它可以裝70發子彈比自己的多了一倍,也意味著活命的希望多了一倍。而且受環境影響小。子彈打完了,倒過來可以當棒子用。


熟悉的陌生人52277359


抗戰中,我們中國軍隊就常常吃火力不足的苦頭。


任建華29


彈鼓容彈量大(裝滿71發託卡列夫手槍彈),這在城市巷戰中尤其寶貴。它的大容彈量,才是交戰雙方不能釋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