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大型系列報導」現代版的「愚公移山」:一個山村的守望(中篇)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山村的守望(中篇)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山村的守望(中篇)

上篇回顧:1995年,城口縣委、縣政府籌資,由鄉政府提供炸藥,村民集資購買柴油發動機、岩石打孔鑽機、空壓機等機械設備,按每戶的人口出工出勞,開始建設中溪公路,誓把天塹變通途。

參加施工的群眾,有壯勞力,也有駝背的老人,有揹著孩子的婦女。經過三年時間的“苦戰”,村民們終於修建了一座長約4.5米寬,14公里長的泥結石路,聯通了中溪鄉與外界。

“中溪公路修通了,老柏樹的公路,我們也一定能修通!”2003年,老柏樹的群眾自己集資修路,一家出幾百,有的出了幾千,買機器,買炸藥,買工具,在群山中堅韌不拔,靠勤勞的雙手,一點一點在從山崖“摳”出一條險路。

貧窮依然在,修路的願望還在繼續。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山村的守望(中篇)

守望通途村民之盼

老柏樹的村民們“摳”出來的騾馬路雖然險,但畢竟也是路,總比沒有路好。

村民的生活物資,靠這條騾馬路得到了補給。出山的通道,也靠這條騾馬路延伸。

村民們發現,用騾馬馱運貨物價格可不低,農林產品的運出和生產生活物資的運入成本極大。60元/100公斤,是當時的運輸標準,這個價格對村民來說,是難以承受的。為了省錢、節約成本,村民們就自己肩挑背扛,走在這條險路上何其艱辛。

貧窮依然在。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山村的守望(中篇)

“把原有的騾馬路拓寬,修建暢通的水泥公路”,這是村民們最大的願望。

沿河鄉的龐啟淵曾是北坡村的“第一書記”,無數次穿著膠鞋,用腳步丈量老柏樹的山路,被村民稱為“膠鞋書記”。

“近一半道路在懸崖上開鑿而成,且有大量半隧道和一個山洪衝擊點,崎嶇的山路嚴重影響著村民的生命安全。”每次到城口縣城開會,龐啟淵都會訴說老柏樹的出行路況,訴說在山裡人的願望,被人調侃為“現代祥林嫂”。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山村的守望(中篇)

守望願景政府幫助

2015年,交通部門對路線進行初測後認為,老柏樹地質結構複雜,在原有道路基礎上進行拓寬,對生態破壞大,資金投入大,施工難度大,建議以村民整體搬遷代替修建公路。

但村民們不願搬遷,是故土難離的鄉愁,更是搬遷後住房、生活無保障的擔憂。

許多老人說,不走,就是死,也要在老柏樹!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山村的守望(中篇)

80多戶貧困戶、200多人“困”在大山深處,政府部門為此很揪心:老柏樹的貧窮面貌,必須要改變;村民艱苦的出山之路,必須想法“突圍”。

城口縣委、縣政府對老柏樹的公路問題非常重視,曾有3位縣領導深入老柏樹走訪調研。城口縣級部門和沿河鄉黨委、政府相關負責人更是若干次進山走訪,與群眾多次交流溝通。

為徹底解決老柏樹群眾出行問題,立足於群眾訴求、脫貧實際需要,2016年6月,城口縣召開縣委常委會,決定預計投資2200萬元,為老柏樹修建公路,改變路線、打通隧道,徹底解決困擾村民多年的道路交通問題。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山村的守望(中篇)

這個消息讓村民們喜不自禁。

當年11月,老柏樹道路擴建工程正式啟動。

村民參與修路的熱情高漲。村民張前文已年過花甲,積極參與修路,壘石、打雜,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他都願意幹。

在修路過程中,村民孫益明的家離公路相對近一些,他就把修路的工人請進屋,免費提供食宿。

“這路修好後,受益的是我們,我們肯定要出力。”孫益明說,政府出了那麼多錢修路,村民們非常感激。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山村的守望(中篇)

守望隧道曙光將現

由於地質太過複雜,多種岩層反覆出現,施工難度很大,老柏樹的公路擴建工程施工進度較慢。山體不穩,塌方、泥石流等經常發生,隧道洞口歷經3次才成功開建。

10月12日,記者前往老柏樹採訪。盤旋而上的公路,印證了修路的艱難。在半山腰的隧道前,採訪車停下來,隧道還在施工不能通行。

中午時分,村民楊華秀、康大碧等穿著筒靴、戴著安全帽,滿臉灰塵地從隧道走出來。準備收工吃飯。

在記者面前,楊華秀講述著修路的艱難故事,還“秀”了一下歌喉。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山村的守望(中篇)

“沒有路的時候,上街趕場困難得很,搞副業也賣不到多少錢。”康大碧說,她的丈夫在外打工,她一直守在家中照顧老人和孩子,家裡很困難。感謝政府出資修路,為村民做了一件大實事、大好事。她相信公路修好,家中餵養的肥豬和種植的中藥材,可以順暢地賣錢,全家人脫貧增收有望。

藉助手機微弱的光,記者進入漆黑的隧道,源源不斷的水在腳下流淌。800米長的路面正在施工,硬化面積將近一半,穿過隧道豁然開朗。在隧道的另一頭,道路已經硬化,座落在半山腰上的村民房屋,構成了原生態的山村面貌,成為群山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山村的守望(中篇)

沿河鄉黨委書記吳雪飛告訴記者,隧道將會在今年底全面貫通。屆時,老柏樹的交通問題,將得到根本解決。

村民們做了23年的夢,終於要成真了。

老柏樹的交通問題解決了,這對於沿河鄉的發展有哪些推動作用?帶動村民持續增收的產業在哪些?詳情請見明日推出的《現代版的“愚公移山”:一個村莊的守望(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