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鷹說事|「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铁鹰说事|“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鐵鷹說事

談天說地拉家常,嬉笑怒罵皆文章。聊鄉土民俗,侃家長裡短,鐵鷹說事,與您週一相約。

10月27、28日,我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分兩批參加了拓展訓練。

在拓展結束後進行的總結中,有的說通過這次訓練,更好地理解了“獨行快,眾行遠”的含義,增強了自我的團隊意識;有的說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潛力,懂得了“改變自己”的重要性。但更多的人,則說自己增強了“規矩意識”。有位姓徐的“新人”當眾坦白心聲:我是今年剛剛考進來的,今後要嚴格要求自己,嚴守規矩,堅守底線,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他的這一番表白,贏得了大家的共鳴和熱烈的掌聲。

铁鹰说事|“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總結都是心裡話,是通過拓展訓練得到的人生感悟,而眾口一詞,共道“規矩意識”,不是偶然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它是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的結果,是作風建設持續加強的反映。

2013年11月,在湖南考察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說:“要加強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教育,讓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該這樣做、哪些事該那樣做,自覺按原則、按規矩辦事。”作為市場監管人員,大家早就注意到,“規矩”是習近平總書記口中的高頻詞,自黨的十八以來,他在多種場合,反覆強調黨員幹部要有規矩意識。

“舉頭三尺有綱紀”,應該說,現在規矩已明。問題是,面對作風建設已有的成果,面對嚴格執紀的日益常態化,有的人正在不知不覺中放鬆繃緊的弦,有的人甚至因忽視“抓早抓小”被通報,因小事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無意識中當了反而教材。

铁鹰说事|“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晚唐詩人韋應物有一首《涇溪》詩:

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為什麼有人“陰溝裡翻船”?就因為自我感覺良好,思想鬆懈,麻痺大意。事實證明,市場監管人員要有夙興夜寐、宵衣旰食的敬業奉獻,要有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的勇毅篤行,更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敬畏意識。

這麼說的原因很簡單,市場監管工作涉及面廣,面對的市場主體多,市場監管人員手中握有執法權,很容易成為不法經營者“圍獵”的對象,廉政風險高,所以,在“平流無石處”小心謹慎尤為重要。日常執法中,只有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長秉規矩意識,常懷敬畏之心,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才會小心使用手中權力。

铁鹰说事|“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就此而論,每一位市場監管人員,都必須時時慎獨,處處慎微。

什麼是“慎獨”?《禮記·中庸》有言: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隱蔽的言行,能暴露一個人的思想;細微的事情,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在對待慎獨問題上,古人的一些言行,給我們以很好的啟示。東漢楊震的“四知”故事,人人耳熟能詳。據《後漢書·楊震傳》載:

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闢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而愧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铁鹰说事|“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貴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歷史上廉潔清正、品行端方之士,無不注重“慎獨”,他們借“慎獨”砥礪品性,借“慎獨”完善自我。曾國藩說:“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古代的廉臣身處“暗室”,面對唾手可得的聲色貨利,能做到不生覬覦之心,新時代的市場監管人員,更應當將“慎獨”之風發揚光大,講規矩、知敬畏、守底線。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和慎獨一樣,慎微亦不可少。“天上不會掉餡餅,地上常常有陷阱”,忽視慎微,人往往會“因小失大”。

铁鹰说事|“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康熙時,書生範曉傑到書肆看書,見一銅錢滾來,便踩在腳下,等丟錢人走後,將其拾起放進了自己腰包。此舉被一老翁看到。老翁走至其身旁,問明姓名、身份後,冷笑著走開。次年,範生通過了吏部考試,被委派到江蘇常熟當縣尉。上任前,他按慣例去拜謁江寧巡撫湯斌。在接到範的名刺10日後,湯斌接見他,並出一上聯:“書肆中一錢,滾過腳尚昧。”範一聽,再一抬頭,見巡撫正是書肆所遇老翁,嚇得無言作答。一旁書吏道:“官場上千金,送來爾必貪。”聞此,範更覺無地自容,忙跪地謝罪。湯斌正色道:“範曉傑已被革職,不必到常熟上任。”就這樣,範曉傑因一枚銅錢丟了官職。

铁鹰说事|“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在慎微方面,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比如,一生克勤克儉、嚴於律己的陶鑄同志,就自定過“三不準”“三不吃”

的規矩。

1956年,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陶鑄到某縣檢查工作,縣委領導在招待所設宴為他接風。平時一貫身體力行勤儉節約之風的陶鑄,特別反對擺闊氣、講排場。看到餐桌上的雞鴨魚肉,他嚴肅地對當地領導幹部說:“現在國家這麼窮,你們卻這麼奢侈!我們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建立新中國,就是因為我們能吃苦,能與百姓共患難,就算將來富裕了,也要勤儉。如果沉湎於酒色之中,我們就會失去民心,失去江山社稷。”說完,他離席而去。之後,陶鑄同志規定下去檢查工作“三不準”,即不準迎送、不準請客、不準送禮;“三不吃”,即不吃雞、不吃肉、不吃魚。

铁鹰说事|“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不正之風在一些人看來是塊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於是,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不正之風,有的人鼓不起說“不”的勇氣,拿不出端正的態度,結果作風受到侵蝕,工作受到干擾。慎微,就要像陶鑄同志一樣,對不正之風敢於說“不”,絕對不開口子,不給“下不為例”留縫隙。很顯然,人做到了慎微,就不會貪小便宜,更不會“因小失大”;就能戒除貪慾,做到公正執法,始終不越雷池半步。

正風肅紀“一直在路上”,權力監督之網也正越織越密。作為市場監管人員,在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的同時,完成好繁重的執法任務,履行好保一方平安的職責,有兩點必不可少:一是時時牢記“權為民所用,權為民所謀”,時刻想著“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誘惑面前常思“前車之鑑”,成績面前多用辯證眼光;二是心頭時刻保有“利劍高懸”的敬畏意識、“急流險灘”的過河意識、“清規戒律”的約束意識,摒棄僥倖心理,繃緊法紀之弦,做好奮鬥者,當好答卷人。

铁鹰说事|“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張鐵鷹

張鐵鷹,國內知名報刊評論作者,雜文家。

铁鹰说事|“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铁鹰说事|“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無論是視頻、音頻還是文字 、圖片甚至消息線索,一經採納,就有機會獲得由看上去很美理髮店提供的價值100元的理髮卡一張。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雲上龍口

龍口廣播電視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