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10月24日

一个平凡的日子。

但有一个消息却如惊雷炸响了黑龙江的媒体圈。

今日,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内部宣布:《黑龙江晨报》将于2019年1月1日停刊。

这可能也是黑龙江停刊的第一家纸媒。


《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1992年10月24日,《黑龙江晨报》(时称《东方晨报》)正式创刊,据说这也是新中国的第一张晨报。

26年来,《黑龙江晨报》以文风犀利、服务社会的鲜明个性,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为与新晚报、生活报抢占市场份额的省城第三都市报。

为何停刊?据该报记者在朋友圈发布的信息称,《黑龙江晨报》前9个月广告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4%,并未出现生存危机,集团此举他们也不知原因何在。

作为一张办了26年的纸媒,晨报的停刊不免引起了黑龙江媒体人的集体“悼念”,真切感受到传统媒体的生存压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追忆《黑龙江晨报》26年的似水年华,聊以慰籍今夜黑龙江媒体人受伤的心。

1

1

1993

创刊号


《黑龙江晨报》的前身《东方晨报》

图丨冯英囡提供

《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20

12

2002

创刊十年

十年辛苦不寻常

――《黑龙江晨报》建社十周年感言

文丨靳国君(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

想当年,佟堃和白永利,两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离开《哈尔滨日报》和《生活报》,告别那里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裕的待遇,走到一起,开始了晨报的艰苦创业。

他们开辟的是一条新路。晨报从诞生那天起,就得自己去闯天下。

佟堃、白永利手中只有暂借的5000元钱,借钱开办;没有编辑记者,他们请来新闻界5位老同志,借余热发光;没有办公室,他们借来4个房间,借地生报。

初期,几个创业者,只有奉献,没有报酬;只有日夜奔波,没有休息日;只有往哈一百、道里菜市场等人多的地方送报,免费赠阅,培养读者,没有可依托的发行网络。

一切从无开始,从零出发,事事得求人,碰壁之事常有,白眼冷面常见。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没有动摇,没有退缩,他们顶着创业之艰,迎着开拓之难,不计寒暑,披荆斩棘,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开辟出了晨报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开辟出了一块新的思想文化阵地。


在那段《黑龙江晨报》辉煌的日子里,反映医患关系的《赵东岩之死》、关于哈尔滨动迁乱相的《官司打到北京城》、展示残疾人美好心灵的《人间最美白玉兰》、震惊全国的《疯狂宝马》案等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黑龙江晨报》成为敢说话、敢报道的先锋。


22

10

2012

创刊20年

《黑龙江晨报》20周年特刊

图丨《黑龙江晨报》微博

《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2

11

2017

创刊25周年

《黑龙江晨报》25周年特刊

图丨网友提供

《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2018年1月,《黑龙江晨报》由周7刊变更为周5刊,1月18日起每周六、周日不再出版。

《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在得知《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的消息后,很多晨报的老记者、老编辑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感慨一番……


《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停刊!没有惊讶只有心痛 ! 晨报是我新闻职业生涯的开始。1992年10月份,十几位激情燃烧的新闻人聚在一起,在第一任社长佟堃的领导下,把新闻理想、社会责任、才华思想倾注到这张探索性的报纸上。


《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晨报记者冯英囡珍藏的系列报道《赵冬岩之死》的手稿

真是难以想象,上午采访,下午写稿,每天手写5000字(我比较笨,要打一遍草稿,再抄写一遍交稿)。

从社长、总编到普通记者,日夜奋战,发表了一篇又一篇在当时引起极大社会反响的报道。美好的难忘的青春岁月啊!

晨报第一批记者冯英囡

《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黑龙江晨报》即将停刊!26年似水年华,媒体人齐道不舍……

我是2009年去的晨报,那个时候已经过了晨报辉煌的时期,但是本专业的学生能到这么一个单位仍旧感到很骄傲,很自豪。

在晨报的那段日子里,以社会新闻为主,天天用脚步丈量哈尔滨,虽然说不上是“铁肩担道义”,但也是贴近民生百姓,能为百姓解决一件事别提多高兴。后来因为一些自身原因,最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晨报。

听闻停刊消息感觉震惊,但现在信息时代更新太快了,大浪淘沙一样,只能将晨报的那段经历留在记忆里了。

前晨报记者


26年间,很多风华正茂的媒体人来了又走。

他们用一篇篇稿件和报道记录着城市的变迁、改变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帮助过那些素味平生的人们;

他们用眼睛、用脚步、用手中的笔将时代进步写进历史的书卷;

也许《黑龙江晨报》已没有了未来,但历史会记住这张曾经温暖过人们的报纸;

也许传统媒体的寒冬已至,但新闻理想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