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峯:法舫文化爲千年古陘添光彩


李瑞峰:法舫文化為千年古陘添光彩

河北井陘仙台山


宗教工作是統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構成元素。井陘統戰部的老部長梁樓先生整理出版《法舫文集》並牽頭成立法舫文化研究會,可謂事逢其人,人逢其事,是宗教界之幸事,更是井陘統一戰線之幸事。

“古有玄奘,今有法舫”,法舫法師是近代佛教史上的傑出人物,是中外佛教交流的重要實踐者,是將中國佛教傳播到世界的偉大人物,是井陘人民的驕傲。法舫文化研究會的成立和法舫文化研究專家學者聘任會暨學術研討座談會的舉行,為學術界、宗教界以及統一戰線弘揚和挖掘佛教文化的積極內涵,促進宗教和諧乃至社會和諧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法舫的愛國精神、感恩思想、改革理念值得我們去整理、挖掘、研究。

一、法舫法師的愛國精神。在國難當頭、國家危亡的時刻,法舫法師振臂呼籲,直指日本侵略者,充分表達對國家與民族的熱愛,至今我們讀起他用熱血撰寫的文章,仍然能夠感受到他的一片愛國熱忱,佛教提倡的愛國愛教傳統在他的身上鮮明地表現出來。愛國愛教是我國宗教界的優良傳統,愛教必先愛國,愛國思想的教育和確立是當今宗教界和宗教人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

二、法舫法師的感恩思想。佛教講報恩,法舫法師就是報恩思想的有力實踐者。太虛大師作為中國佛教的領袖,心繫佛教的前途,致力於佛教革命與佛教教育,希望從佛教制度和人才培養兩個方面,將千餘年來的佛教徹底整頓,最終把中國佛教推向世界,為人類做出新的貢獻。法舫法師是太虛大師的愛徒,終身追隨大師從事佛教改革的活動,教書育人,弘法利生,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為止。

三、法舫法師的改革理念。法舫意識到中國佛教要發展,必須跟上時代的潮流,必須與世界接軌,否則就無法在多變複雜的形勢中生存下來。他說“我們要改革舊式的佛教,變為適應新社會新環境的佛教,那末,佛教才可以繼續下去,不然,是會被淘汰的。因此今後,要想佛教繼續在將來的新社會中存在,就得從向來忽略的根本問題上改革”。做為一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人,特別是一個僧人,具有“改革”的理念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法舫大師作為一代人物,他對佛教的貢獻是無可倫比的,他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利用好、發揮好法舫文化研究會這個平臺,為千年古陘添光彩、為佛教文化掘精華、為中華文化注內涵,為核心價值做促進。

(作者李瑞峰,中共井陘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井陘縣法舫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編輯程淑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