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我兒子走後應葬在東陵還是西陵?恭親王奕訢:臣不敢評價!

在我們祖父祖母那一代人的觀念當中,人去世了就要埋葬在本家族的墓地,這種觀念不是沒有依據的,因為在古代,人去世後,埋葬在什麼地方,是非常講究的。大到皇帝太后,小到普通市民百姓,都講求這個規矩,歷史上的同治去世後,關於埋葬在哪裡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就成為了一個遲遲無法決定的難題,它難到在慈禧問奕訢意見的時候,奕訢都不敢隨便回答。

慈禧:我兒子走後應葬在東陵還是西陵?恭親王奕訢:臣不敢評價!

那麼,同治是有什麼特殊的身份,才會使他的後事成為了一個讓太后頭疼的難題呢。這位皇帝登上皇位的歷程很特殊,當時他的父親因為突然離開人世,而他只有一個兄弟,那個兄弟還在幼年的時候就不幸的早早離開了。所以說,皇帝的人選只有他一個人,無論他想或是不想,他都要接受。他按程序當上了皇帝,可是那個時候的他,年紀只有六歲,那麼小的孩子,連書都沒有看過幾本,肯定是沒辦法處理任何事的。

慈禧:我兒子走後應葬在東陵還是西陵?恭親王奕訢:臣不敢評價!

可是皇帝不能隨便換,幸好他的父親早就考慮到了會出現這樣的麻煩。因此很早就留下命令,要求八位年齡大的經歷的多的大臣來一起幫助和輔佐這位小皇帝,知道他能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能辦好這些事為止。於是,什麼都不懂的小皇帝就這樣在幾位前輩的幫助下成為了國家的新主人。

慈禧:我兒子走後應葬在東陵還是西陵?恭親王奕訢:臣不敢評價!

這時候,我就要給大家介紹這個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了,她就是慈禧。也是小皇帝的親生媽媽,慈禧來自滿洲的一個實力強大的部族。在自己正是漂亮的年紀通過選秀進了宮,受到皇帝的偏愛,步步向上升。她不僅在與皇帝結婚不久就懷上了孩子,而且還靠自己的各種辦法計謀,誣陷皇帝之前最喜歡的武佳氏,還讓皇帝把她打進了冷宮,最後武佳氏抑鬱孤獨的死去。

慈禧:我兒子走後應葬在東陵還是西陵?恭親王奕訢:臣不敢評價!

她沒了競爭對手就成了皇后,達到了她的目的。慈禧的手段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顯示出來了。所以當自己的年幼的孩子成了皇帝的時候,她又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她藉口其他八位大臣有異心,就和別人聯起手發動了政變,廢了八位大臣的輔佐小皇帝的權利,改為自己去輔佐。她還把年號改成了同治。

慈禧:我兒子走後應葬在東陵還是西陵?恭親王奕訢:臣不敢評價!

同治就是理所當然就可以繼承的意思,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慈禧的驕傲和她的計謀多端。在她的巨大壓力之下,以及小皇帝自身的體質弱愛生病等原因,小皇帝剛剛成年就不幸的去世了。自己的兒子去世。母親肯定是非常心痛和無奈的。她趕緊叫來了奕訢,想和他研究一下,要把皇帝埋在哪裡。奕訢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事情,決定去實地考察一下。兩個月之後,奕訢帶著手下考察回來,直接去拜見太后,這個時候雖然距離皇帝去世已經過去幾個月了,可是慈禧還是沒能走出那種傷痛,呆呆的坐在自己的房間的椅子上出神。

慈禧:我兒子走後應葬在東陵還是西陵?恭親王奕訢:臣不敢評價!

奕訢把自己考察的結果告訴了慈禧,一個地方在東面,另一在在西邊,這兩個地方都是皇家的重要墓地,雖然選好了但是究竟用哪個,奕訢也不敢自己做決定,所以他急忙的趕回來詢問慈禧的意見。慈禧出神的坐著,並沒有注意到奕訢回來了,於是奕訢小聲的咳嗽了一下,對慈禧說"您要找的墓地我給您找到了,東面西面各有一個"聽到這話,慈禧一下子回過神來了,趕緊問他"那你覺得哪個更合適"奕訢猶豫了一會說到"如果說按道理來講,是西面的那片墓地更好,但是要是按照人情道理來講,我不敢隨便決定"。

慈禧:我兒子走後應葬在東陵還是西陵?恭親王奕訢:臣不敢評價!

或許說到這裡,有人就不明白了,那太后已經發話了,讓他談自己的看法,奕訢還有什麼不敢說的呢。其實我們都錯了,正是因為他這個人很聰明,才這樣委婉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因為先皇還在世的時候,是定下了一個規矩,要求同治要埋在西面,慈禧與皇帝埋在東面。這象徵著這個朝代永遠強盛。可是奕訢也知道,慈禧捨不得和自己的唯一的孩子分開,她是想讓孩子和自己埋在一起的,所以奕訢這樣說,只是想給慈禧一個臺階,不讓在已經有答案的情況下還那麼為難。

所以不管最後皇帝埋在哪裡,都和奕訢沒關係,他的回答,完全是為了慈禧考慮,讓她自己做最後的決定。最後,慈禧果然是選擇讓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起,埋在東面。所以在這裡我們看出,奕訢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有些話他只是換了一個方法說出來,並不是他不敢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