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教育女兒堅持的3點,你的孩子是否適用?

崔永元,最近在網上很火,很多評論都說他“正直不做作,堅持自己的原則。”關於崔永元本人咱們不去評論,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崔永元的教育觀!(以下簡稱:小崔)

一直敢說敢做的小崔在教育方面頗有見地,他不止一次在鏡頭面前講過他的教育觀念。小崔有一位很優秀的女兒在美國留學,擁有極高的繪畫天賦。我們就從他與女兒的角度談論下他的教育觀。

崔永元教育女兒堅持的3點,你的孩子是否適用?

一、言而有信 才能獲得尊重

從鏡頭前和微博中我們不難了解,小崔是非常重視陪伴孩子的。

他給自己立下規定:每個雙休日必須有一天時間是陪伴女兒的。陪伴女兒踏青、繪畫、划船、爬山……哪怕工作再忙也要努力實現承諾。

其實能做到這一點非常難,可以說是不可能的,因為工作總有不得已的時候。但這個時候小崔會說明情況,求得女兒諒解,並且訂下約定下一次一定會加倍賠償。

在中國這樣的事情很普遍,由於家長們忙於賺錢,從而犧牲了陪伴孩子的時間。本想給孩子一個富足的生活條件,但結果可能不盡人意。科學表明,在孩子構建價值觀和認知能力的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最重要的!

請一定抽出足夠的時間去陪伴孩子,千萬不要總用一些“下次再去吧”、“今天很忙”、“改天再說”的話語敷衍孩子。我們一起回想一下小時候,對於期待已久的事情,突然破滅是什麼感受,這種內心打擊是不可逆的,孩子會慢慢疏遠你,慢慢變得叛逆。而小崔這一點就做的很好,他說:“我一般不會輕易承諾,但一旦作出承諾就不會輕易改變。” 遵守諾言,是父母要教給孩子重要的一課。

二、大人未必是對的

記得有一次看小崔節目,他講了這樣一件事。

有個孩子問我:“崔叔叔,端午節紀念屈原,那又為什麼非要吃粽子呢?我想試試這孩子的內心的接受能力,就說:“屈原投了江之後,身體就飄起來了,楚國人覺得漂著也是漂著,乾脆咱們把他吃了吧,於是楚國人就開始吃屈原。在吃過的過程中,他們就覺得油膩,於是就有人包了粽子,一口一口的吃了”。後來那孩子真的信了,他父母差點沒把我打死。

我們覺得這一聽就是非常荒誕的解釋,但是孩子為什麼真的信了呢?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在給孩子灌輸知識的過程,也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不然就變成了“大人的話都是對的,只要大人說什麼都相信”,美國教育研究院曾說過,機械式的教受知識,會逐漸打磨掉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性。

三、跟從孩子內心去學習

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很多班,對孩子要求很高,有些時候別人家的孩子都報班了,自己的孩子不報就感覺自家孩子是個異類,而小崔的對女兒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平安健康”。

在小崔看來孩子是一個獨立成熟的個體,他希望女兒選擇自己想走的路,對孩子的愛好好不干涉,給子充分的自由選擇權。女兒喜歡畫畫就支持,讓孩子肆意發揮想象,孩子也常常會畫出令人驚喜的作品。

知涯君認為“望子成龍”讓孩子多才多藝,全面發展,這些父母的初心都沒錯,但是你有考慮過孩子的三分鐘熱度嗎?其實,這些並不是因為孩子不願意學,通常都是因為孩子缺乏興趣。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固然有好處,但也要適當給孩子自己去選擇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