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見的明末清初書法墨跡,書寫者都是大臣如劉墉,還有康熙帝

明末清初,逸民士大夫不得不加入剛剛建立的新政權,由於皇帝的喜愛和提倡,董其昌搖曳多姿的書風得到延續;“晚明五家”帶有叛逆色彩的個性書風依然保持著對人們審美視覺的衝擊和震撼;乾嘉之際考據學、文字學、金石學的興起和發展,帶動了一大批書法家把注意力集中到古代的金石文字上面。

作為文人士大夫階層,絕大多數受到科舉考試以及上述因素的影響,而後為學日進,故爾其書大都有渾穆莊嚴,文氣十足。2018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古代書畫部分推出“甌江草堂藏明清綾本書法專場”,共收明末清初如王鐸、張瑞圖、于成龍、錢陳群、沈荃、勵杜訥、于敏中、盧焯等等40件文人士大夫逸筆翰墨,甚至康熙皇帝御筆也在其列。這樣,以這些文人士大夫為代表的書風不僅體現出書法由明至清的沿革,更體現了“管領風騷”的時代特徵,誠為大觀。

難得一見的明末清初書法墨跡,書寫者都是大臣如劉墉,還有康熙帝

陳 爌(清) 行書節錄王僧虔《辭判二岸雜事啟》立軸 水墨綾本157.3×51 cm

說明:此書法當為陳爌節錄王僧虔《辭判二岸雜事啟》文,此文見著於《淳化閣帖》(三)。

陳爌(明末清初),字雲弦,號公朗,又號碧雲,河南孟津人。順治三年(1646)丙戌科二甲第二名進士,此科亦為清代首次開科,後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任浙江鄉試考官,後翰林秘書院侍讀、侍講學士、內翰林弘文院侍讀學士、詹事府少詹事、內翰林秘書院侍讀學士、殿試讀卷官。順治十二年(1655),任山東右布政使、遂轉陝西左布政使,後累官至禮部尚書。魏裔介撰《楊思聖墓誌》雲:“世祖留心翰墨,召詞臣能書者面給筆,札公與陳宮詹爌所書獨稱旨。”據學者薛龍春考證,陳鑛為王鐸七舅。王鐸書法作品中曾多見陳爌上款。縱觀此法書文論,筆力勁挺,剛柔相濟,古風遒勁,尤為難得。

難得一見的明末清初書法墨跡,書寫者都是大臣如劉墉,還有康熙帝

于成龍 行書洪應明菜根譚警句立軸 水墨綾本183.8×51.7 cm

說明:

此行文摘自洪應明編著《菜根譚》。原句為:“青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室屋漏中培來;旋乾轉坤的經綸,自臨深履薄處繰出。”

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四川新都(今新都縣)人。為明萬曆年間著名思想家。

于成龍(1638-1700),字北溟,號於山,山西永寧(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順治十八年(1661)任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于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後遷任湖廣黃岡的知州,歷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康熙二十年入京覲見。後升任江南江西總督。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和康熙帝讚譽,以“天下廉吏第一”蜚聲朝野。人奇字亦雅。贈太子太保,諡清端。有《于山奏牘》7卷、《於清端公政書》8卷、《畿輔通志》46卷、《江南通志》54卷等行世。

縱觀此書法,筆墨樸拙淋漓,筆力縱橫自如,剛柔相濟,古風渾厚,正氣浩然,書家的胸襟、意氣躍然筆端,頗為難得。

難得一見的明末清初書法墨跡,書寫者都是大臣如劉墉,還有康熙帝

盧 焯(清) 行書自作詩立軸 水墨綾本208.1×42.4 cm.

盧焯(1693-1767),字光植,號漢亭,山東益都人,隸漢軍鑲黃旗。入貲授直隸武邑知縣。雍正十年,授按察使。十一年,遷布政使。十二年,擢福建巡撫。三年,調浙江巡撫,兼鹽政。六年,左都御史劉吳龍劾焯營私受賄,上解焯任,事皆實,請奪官刑訊。杭州民數百為焯訟冤。十六年,上南巡,閱海塘,念焯勞,召還。二十年,授鴻臚寺少卿,署陝西西安巡撫。二十一年,調署湖北,實授湖北巡撫。二十二年,西安布政使劉藻入覲,言焯在西安入貢方物,但量給薄值;及調任湖北,欲借庫帑,未應付。上責焯負恩,奪官,戍巴里坤。二十六年,召還,授湖北巡撫。三十二年,卒。

此件盧焯的《行書自作詩》以二王筆法與結體為統領,揉以董其昌、劉墉等書法表現元素與風格,結字準確而灑脫,嚴謹而靈動。其用筆勁爽、簡練,線條細相宜、乾淨利索。通篇流暢、氣韻貫通,章法疏密,對比強烈,密處字形穿插揖讓,緊密而不衝突;疏處留白闊綽,舒朗而不蒼白。總體而言,其書法字體朴茂端莊、秀逸灑脫,厚重而不失靈動,包含唐楷、魏碑以清行書等筆法素,結構謹嚴方正,筆法剛健勁拔,與其大氣正直的性格相合。

難得一見的明末清初書法墨跡,書寫者都是大臣如劉墉,還有康熙帝

沈 荃 行書七言詩立軸 水墨綾本1681年作193.4×51.2

說明:此為沈荃為崔蔚林所書。崔蔚林(1634-1701),字夏章,號定齋,又號玉階。新安(今安新)人。其父崔九圍為清初大儒孫奇逢弟子。崔蔚林少時即喜好讀書,學習勤奮。順治十五年(1658)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受學者熊賜履影響,開始鑽研宋明諸儒學說。尋升弘文院侍讀,晉侍讀學士。不久,又轉翰林院侍讀學士。康熙初年(1662),遷侍講學士。後回鄉省親,曾與新安學者杜越論學,杜越贊其辨學“猛勇深細”。假滿回京後,更一心研究諸經,尤潛心於《易》學。

沈荃(1624-1684),字貞蕤,號繹堂,別號充齋,江蘇華亭人。著有《充齋集》行世。沈荃之所以別號充齋,是因為“為講充實之為美,數句有省,遂以充齋自號。順治九年(1652)沈荃中壬辰科漢榜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沈荃授翰林院編修後,順治帝選定沈荃作為河南大梁道副使。期間,許州、穎州地段瘋狂劫掠的強盜董天祿、牛光天之流成為一方之害。沈荃督促出兵捕獲,盜匪四散逃竄,地方上得到治理。不久,沈荃被提升為按察使。他上任後就啟奏說明:徵集所用宅第、府驛,受累疲苦,請拔給銀兩;飼養兵馬,討擾數個縣府,請下旨給大縣五六百石,小縣三四百石糧倉儲;因開封黃河潰口,官吏分散,請將開封鄉試暫時移到輝縣舉行,並請撥錢糧修復開封城;河南土地貧脊不等,一樣繳納錢糧不妥當,請降旨按地納糧;另外,奉旨兵員缺額不補,不付派用;請下旨募招兵員,補足差額,維持兵額在一萬二千名等等。經順治帝交部議准予,而後施行。

康熙元年,老人先後辭世,沈荃回鄉丁憂。康熙六年,沈荃丁憂服滿,授直隸通薊道員。康熙十年,特旨召見,授以四品頂戴,補翰林院侍講,在南書房值班。康熙十一年,沈荃典試江浙。累遷禮部侍郎,兼詹事府詹事。曾疏言列出閣四事,轉為侍讀。康熙十二年,充任日講起居注定官。康熙十三年,沈荃升為國子監祭酒。康熙十五年,改任詹事府少詹事,次年,沈荃升為詹事。康熙十九年,沈荃因侍講勞苦,加禮部侍郎銜。

沈荃的書法對康熙皇帝影響很大,常指導康熙皇帝學書。每侍帝書,下筆即指其弊,兼析其由。深得康熙帝賞識,嘗召至內廷論書,凡御製碑版及殿廷屏障御座箴銘,輒命公書之。是為帝師。《江南通志》評:“荃學行醇潔,書法尤推獨步。”康熙深嘉其忠益,所賜御書、鳳管、貂裘、文綺、茗饌之屬,不計其數,因此名震天下,甚而與趙孟、董其昌相埒。當時以能求到其書為榮。本幅作品書風雍容閒雅,運筆飄逸灑脫,頗有米元章之風貌。

難得一見的明末清初書法墨跡,書寫者都是大臣如劉墉,還有康熙帝

康熙帝行書 《林環太液晴波》立軸 水墨綾本160.8×61 cm.


難得一見的明末清初書法墨跡,書寫者都是大臣如劉墉,還有康熙帝

清聖祖 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帝,名愛新覺羅·玄燁,清聖祖,年號康熙。世祖第三子。1661~1722在位,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八歲即位。親政後,智捕鰲拜,永停圈地,發展生產,加強皇權,平定三藩,平噶爾丹,驅逐沙俄,鞏固統一。精於儒學,對算學、水利、測量亦多造詣。設館纂修《明史》、《古今圖書集成》、《康熙字典》等。

清康熙御筆綾本《林環太液晴波詩軸》,縱160.8,橫61 釐米,曰:“池頭旭日散輕煙,開鏡清光近九天。翠柳長條經雨後,綠蘋香暖得春先。御溝流出通金水,仙派分來自玉泉。在鎬幾回陪宴樂,永歌魚藻繼周篇。太液晴波。”鈐“康熙宸翰”朱文寶及白文“稽古有文之章”。

康熙青年時代書法以顏體築基,張伯駒舊藏有其早期書作“叢碧山房”,字為行楷,寫顏魯公,雖相當稚嫩,但文意蔥翠可人,因以為號,舊時坊間稱張叢碧。康熙晚年書風大變,尤其行筆蒼勁硬朗,跡見北京國子監《御筆大學碑》,而中年到盛年期則此作面貌為主,筆出董香光。

此作為行書,是其盛年之作,既有董其昌的高秀圓潤,又有米芾的飄逸灑脫,所以,風格當在米元章至董香光之間。因為,善寫董其昌的沈荃於康熙十年(1671) 入值南書房,對於康熙書風影響極大。

如康熙在沈荃之子沈宗敬以翰林入值時回憶稱:“朕初學書,宗敬之父荃實侍。每一下筆,即指其失,兼析其由。至今每作書,未嘗不思荃之勸也。”又如方苞《望溪集外文》記述:沈荃“嘗於御前臨米《海嶽帖》,上見其筆禿,取鳳管一,親吮毫以授公。”

詩為七律另體,五韻,平聲起首句入韻格,用《平水韻》下平聲“一先”韻。首聯直接點題,寫清晨日出時節的太液池;頷聯為寬對,承接起句描寫初春中南海周邊景緻;頸聯工對,轉述太液池之水系源流,並用“御溝”、“仙派”說明水出京西佛道聖地玉泉山流入禁城之金水河;尾聯典出《詩• 小雅• 魚藻之什》,系描述周天子在鎬京宴樂之盛事,借古而喻今。此詩原作者為永樂四年(1406) 丙戌科狀元林環,此詩收錄於《列朝詩集》卷四十一。

昔人寫幽燕景緻,莫過於唐代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所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寥寥二十二字,蒼涼悲愴,感天動地,遂開千古之登臨。

公元1153 年,金海陵王完顏亮以北據朔漠,南控中原的主張說服了女真上層貴族,下令舉族從上京阿城遷至中都燕京,於是開啟北京的帝都歷史,迄今865 年。

據金《明昌遺事》載,金章宗時將中都城自然景觀、歷史遺蹟命名為“燕京八景”,而當時的“太液晴波”位於金中都西苑的太液池,在今宣武。其後,忽必烈在經營元大都時,太液池改在了今什剎海一帶,明永樂時在元代太液池南開鑿北海、中海、南海,屬皇城內緊鄰紫禁城之西苑,所以,那之後的“太液晴波”、“太液秋波”、“太液秋風”就都是指中南海的景緻了。明永樂十二年(1414) 所成《燕京八景圖》有評:“天氣清明,日月滉漾,而波瀾漣漪,清澈可愛,故曰太液晴波。”

清康熙年間,在中南海靠近東岸水渚中建水雲榭,康熙賦《水雲榭聞梵聲詩》:“水榭圍遮集翠臺,薰風扶處午後開。忽聞梵誦驚殘夢,疑是金繩覺路來。”乾隆後在水榭中立景名碑,改曰“太液秋風”,並賦詩:“後無心出岫,水不捨長流。後水相連處,蒼茫數點鷗。坐席生煙後,石欄俯秋水。空明是我心,何如漆園吏。”

此作應為刊刻“燕京八景”碑所題,雖為御筆,卻非御製詩,故存入清代檔案,1924 年“北京革命”後遂大量清宮舊檔流入民間。此幅即其一。

難得一見的明末清初書法墨跡,書寫者都是大臣如劉墉,還有康熙帝

于敏中 行書唐人詩立軸 水墨綾本169.8×41.3 cm.

說明:

1. “勝日登臨雲葉起,芳風搖盪雪花飛。呈暉幸得承金鏡,颺彩還將奉玉衣。”此詩為唐·劉憲(655-711)所作。詩題為《人日玩雪應制》見《全唐詩》七十一卷第二十一首。

劉憲,字元度,宋州寧陵(今河南商丘市睢陽區)人,漢中山靖王劉勝後代,劉憲十五歲舉進士,授阜城尉,歷任武德、白水、伊闕三縣尉,累進左臺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尚書工部員外郎。後官至工部侍郎、太子詹事、修文館學士。

2.“北闕彤雲掩曙霞,東風吹雪舞山家。瓊章定少千人

和,銀樹長芳六出花。”此詩為唐·宋之問(約656-712)所

作,詩題為《奉和春日玩雪應制》見《全唐詩》五十三卷第四十六首。

宋之問,字延清,名少連,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陽市)人。唐初著名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


難得一見的明末清初書法墨跡,書寫者都是大臣如劉墉,還有康熙帝

《紫光閣功臣像》之於敏中

于敏中(1714-1780),字叔子,一字重棠,號耐圃,江蘇金壇人。山西學政於漢翔之孫。宣平知縣於樹範之子。清朝重臣,出身簪纓世家。乾隆二年(1737),于敏中參加丁已恩科會試,中一甲進士第一,時年23歲。從此,于敏中與其族兄於振並稱“兄弟狀元”,成為金壇科舉盛事。當年,他便入直翰林,授修撰,供職七年。以文翰受乾隆帝的賞識,直懋勤殿,累遷侍講,掌讀講經史,撰著朝事。乾隆九年(1744),于敏中奉旨主持山西鄉試。乾隆十年(1775),乾隆帝巡幸江南苑,問于敏中何為“治國要務策?”于敏中認為“治國要務莫過於興學得人,人才得即政事理。”乾隆帝點頭稱善,因此命其督山東、浙江學政。于敏中為朝廷選拔人才,建修學宮,革除積弊,頗得士林讚譽。後奉旨回京直上書房,教習皇子皇孫,督課教學,嚴謹善教,深得帝寵,累遷內閣學士。乾隆十五年(1780),復督山東學政。乾隆十九年(1784),擢為兵部侍郎。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月,命于敏中為軍機大臣,從此直接參與機務朝事。于敏中年紀比乾隆帝小三歲,用事正當乾隆帝盛年,因此他行事檢點,大事小事都是謹慎奉旨而行,周密穩妥。乾隆帝作文賦詩,常常是即興而為,事先並無草稿。每次皇帝吟誦之後,于敏中便默記於心,然後再恭恭敬敬謄抄出來,一字不差。乾隆三十三年(1768),加太子太保。乾隆三十六年(1771),于敏中升為協辦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乾隆三十八年(1773),于敏中又晉升為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首席軍機大臣。無論是在朝廷,還是巡幸在外,他都是御前須臾不可離開的最顯眼的人物。朝中的許多重要決策,有些就是皇帝採納他的意見作出的,當時他已是朝野盡知的京中第一權臣。乾隆三十七年(1774),安徽學政朱筠上疏《開館校書折》,奏請搜輯《永樂大典》中佚書。當時,內閣大學士劉統勳認為此非政務要事,不與動議。而於敏中對此奏議則深為讚賞,他力排異議,據理力爭,認為朱筠所奏“合我朝文治天下之大計,應予納用”。乾隆皇帝亦認為“真合朕意”,即被採納,下詔開四庫全書館,並命于敏中為《四庫全書》正總裁,主持其事。于敏中在辦理其他軍政職事的同時,十分重視《四庫全書》的編纂工作,從分別部類、釐定體例,到制定取捨標準及編纂規則,都提出了許多建議,做了大量工作。當朝廷在全國範圍搜訪徵集圖書時,于敏中還親自進獻珍本圖書17種,領導了《四庫全書》的編纂工作,這應該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貢獻之一。乾隆四十一年(1778),于敏中因平定大小金川之亂有功,乾隆帝下詔嘉獎,還給於敏中賞戴雙眼花翎,賜穿黃馬褂,並圖其像於紫光閣。于敏中博學多才,詩文雅正,是清代乾隆朝著名文人,內廷所撰誥命、制敕、傳記、詩章、務歸典要等諸多論作,大多出於他的手筆。因此,他在書法上也有相當高的藝術成就。由於康熙帝和乾隆帝的偏愛,並大力提倡,趙孟頫和董其昌的書法在清初被捧為書學楷模而成為書壇正宗。清代書法家中師承趙孟頫和董其昌的不乏其人,而身居高官的書家中則更多。于敏中也不例外。他像乾隆皇帝一樣,主要是師承趙孟頫的書風。于敏中逸筆草草,濃潤圓熟,豪縱奇古,通篇志氣平和,墨跡古雅,蒼茫之意溢於褚墨之間,一點兒也不染清初館閣體媚態。

邊跋為唐仰杜(1888-1951),字露巖,號露園主人,室名蒼雪齋,回族,生於四川。畢業於山東公立政法專門學校,京師譯學館,中舉後授七品京官。1939-1945年任偽山東省長。承家學,善書法,精鑑賞,富收藏。

難得一見的明末清初書法墨跡,書寫者都是大臣如劉墉,還有康熙帝

劉 墉行書蔡襄《題龍紀院僧室》立軸 水墨綾本172×68.4 cm.

說明:此劉墉書蔡襄《題龍紀院僧室》,出自於《蔡忠惠詩集全編》。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大學士劉統勳長子,山東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1)進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遷侍講,二十七年(1762)任太原、江寧知府、尋調陝西按察使,四十一年(1776)授內閣學士,任職南書房。充《四庫全書》館副總裁,並《西域圖志》及《日下舊聞考》總裁。次年充江南鄉試主考官,復任江蘇學政。遷戶部右侍郎,後又調吏部右侍郎。四十五年(1780),任湖南巡撫,次年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在南書房行走。四十八年(1783),劉墉升任直隸總督、吏部尚書,兼理國子監事務。嘉慶二年(1797)授體仁閣大學士,四年(1799)封太子少保,九年卒,諡文清,入祀賢良祠。

劉墉是清中期帖學之集大成者,其書筆墨古厚,別具面目。與同時翁方綱、梁同書、王文治齊名,稱帖學四大家。又與成親王、翁方綱、鐵保並稱“翁劉成鐵”。徐珂稱“文清書法,論者譬之以黃鐘大呂之音,清廟明堂之器,推為一代書家之冠。蓋以其融會歷代諸大家書法而自成一家。所謂金聲玉振,集群聖之大成也。其自入詞館以迄登臺閣,體格屢變,神妙莫測。”用墨厚重,貌豐骨勁,與王文治又有“濃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稱。

文清書初從松雪入,後則專精閣帖,“尤得力於鐘太傅尚書宣示”,中年之後自成一家。貌豐骨勁,味厚神藏,超然獨出,冠冕一代。此書宋蔡襄《題龍紀院僧室》五言律詩一首,兼論蔡君謨褚河南書學淵源故實。筆意古厚,綿裡裹鐵,雄深雅健,骨力堅凝,廟堂之氣撲人眉宇,所謂絢爛之極,歸於平淡者也。文清位居宰輔,所作多宮絹宮紙,加以筆硯精良,自然得心應手,是其晚年佳作。

蔡襄(1012-1067),字君謨,曾任端明殿學士,又稱蔡端明。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其書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蘇黃米蔡”。褚中令,即褚遂良(596-659),字登善。唐朝政治家、書法家。

難得一見的明末清初書法墨跡,書寫者都是大臣如劉墉,還有康熙帝

錢陳群行書邵雍傳立軸 水墨綾本161.9×42 cm.

說明:

1.邵雍傳,見(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道學一)

2.劉光啟邊跋:此幀為乾隆朝詞臣錢陳群行楷,墨跡溫潤清和,法度謹嚴,含金抱骨,娟秀清麗,神清骨秀,風雅絕塵,深為高宗所賞。甲午光啟鑑題。

鈐印:劉(朱文)、光啟(白文)

劉光啟(b.1932),河北冀縣人。天津文物部門資深專家,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

錢陳群(1686-1774),字主敬,號香樹、柘南居士,嘉興人,清代女畫家陳書長子。康熙六十年(1721)進士,授翰林院編修。雍正時,因赴陝西等地宣諭講經,安撫百姓,被雍正誇獎為“安分讀書人”,五升其官。乾隆時,任順天府學政、刑部侍郎等職,為官有政績,獎掖後進,多有上疏建言。

後因病退休居家二十多年,仍屢獲升遷,加尚書銜,食全俸,晉太子太傅,被稱為“江浙大老”。更為一提的是,錢陳群在任順天府學政時,培養出了一批人才,如阿桂、紀昀、翁方綱、錢大昕等人。乾隆十六年(1751)任會試副主考官,而劉墉則為該榜進士。

錢陳群官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可謂三朝元老,而與乾隆關係尤為密切,已超出了一般的君臣關係,亦師亦友。錢陳群每有詩作呈獻給乾隆,乾隆必定親筆寫詩回贈。即使在錢陳群晚年致仕還鄉後,還是與乾隆酬唱不斷,而乾隆也時常寫信表示慰問,並寄上自己的詩作,要錢陳群賡和。正是因為如此,乾隆六下江南,錢陳群四次迎駕,而乾隆在有關煙雨樓的詩中,也多次說到錢陳群。而嘉興錢氏望族,後亦出不少名人。此作書風由趙孟頫上追晉唐,行書法二王,結字均衡,舒朗得體,筆意雋秀,神韻天成。

難得一見的明末清初書法墨跡,書寫者都是大臣如劉墉,還有康熙帝

勵杜訥行書節錄《蘭亭序》立軸 水墨綾本186.7×45.8 cm.

說明:此為勵杜訥節書王羲之《蘭亭序》文。

勵杜訥(1628-1703),字近公,一字澹園,直隸靜海縣人。初冒杜姓為生員,學問淵博,精於書法,並以書法步入仕途。康熙二年(1662),廷選善書之士,應試第一,遂被錄取,奉敕書寫匾文,參加繕寫《世祖實錄》。書成敘勞,授福建福寧州同知,留南書房行走。又舉博學鴻詞。十九年特授編修,充曰講起注居官。二十一年復勵姓。歷光祿少卿、通政司參議、太行寺卿、宗人府府丞等,出入禁闥數10年。三十九年遷左副都御史。卒諡文恪,贈禮部尚書,並加贈太子大傅。著有《松喬堂集》三卷。他曾經剪方寸紙100片,每片紙上寫同一個字,再將100片紙疊放在一起,字體大小、筆畫粗細以至結構精確到分毫不差,其功力可見一斑。勵杜訥有子勵廷儀、孫勵宗萬,皆為進士併入翰林在朝為官。

澹園書法以典重工緻的館閣體見長,其行書用筆圓渾,結體疏朗,氣韻靈動,堪稱大家。《行書蘭亭序》雖為臨本,卻不重蹈俗格,其中摻入了作者自身的審美情趣和形式技巧,巧用翻筆與折筆而顯遒勁矜奇,用筆輕鬆顯得靈活多變,筆力的厚實與輕巧相結合,線條虛實變化充分體現出單字的輕重變化,強化用墨的濃重與枯淡形成虛實變化,從而使其作品更具神采。其粗畫有骨而細畫有筋,質樸沉著而飛動,一派清潤圓勁的氣韻,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墨法上枯、潤、濃、淡各得其妙,風格蕭散自然、古雅平和,給人以自然適意、平淡幽遠的藝術氣息,是蘭亭臨本之大成者。

難得一見的明末清初書法墨跡,書寫者都是大臣如劉墉,還有康熙帝

王式丹 行書西苑春柳詩立軸 水墨綾本175×45.3 cm.

說明:此詩收錄於王式丹《樓村詩集》庚寅篇。

王式丹(1645-1718),字方若,號樓村,江蘇寶應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武英殿副總裁等職,參與編修《明史》、《大清一統志》、《皇輿圖表》、《佩文韻府》、《朱子全書》《淵鑑類函》,分校二十一史諸書。式丹好學上進、嗜好古文,以詩絢爛博奧而聞名遐邇,深受當時名士王士楨、查慎行推許。為江左十五子之首。王式丹善作文章,他的殿撰之作倍受仕子推崇,認為此作為當世制義之代表作。史稱其詩“排奡陡健,一洗吳音嘽緩。”“其徵材之奧博,使事之精核,運以排山倒海之氣,琢以炊金饌玉之詞。”江左十五子之首,與蒲松齡交善,善醫術,尤精痘科,著有《樓村集》二十五卷、《四書直音》一卷、《靈痘錄》。王式丹此作,風貌獨特,字體張弛有度,俊逸古雅,品相尚佳,至為難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