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是靠什么来保持稳健的经营?


胖东来是靠什么来保持稳健的经营?


在业内,胖东来是神一样的存在。

现在许多零售商都在尝试新的经营方式,都在试图从“新零售”中分得一杯羹。这种求知与渴望的强烈心情令人理解,太多的人怕掉队,怕因为跟不上新技术与新发展而落后。

而胖东来似乎没有受到外来风潮的影响,仍然在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而且走得还很稳健。这股稳健的底气来自哪里?胖东来的稳健来自坚定的认知。

胖东来一直以服务好著称,一直坚持服务顾客的初心,这样的初心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走样,也不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走形,胖东来执行的服务标准坚定如一,这其实非常难得,成为业界学习的楷模。

身边有许多零售商,因为外界和自身的变化迫切追求利润增长,为了利润而牺牲顾客利益,早把服务顾客的初心抛之脑后,时间一久,他们渐渐被顾客抛弃。顾客与零售商本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但很多时候,过多站在“我”的立场,而把顾客放置一边。

胖东来对待顾客体现在细节里。店堂保洁人员在刚擦过的地面上,用力扇去水迹,怕滑倒顾客;服务人员百问不烦,一位朋友就亲自试图挑战胖东来的一线员工,他不停地问各种与购买无关的问题,接待他的员工一次次找同事帮他问询答案,朋友心悦诚服;在胖东来的贴吧,凡是有顾客的投拆,总会出现胖东来的官方回复,并请顾客留下联系方式或顾客主动联系他们。在非正式的自由论坛里出现官方回复,可看出胖东来的诚意,不回避问题、主动解决,这样的姿态并不常见。

有关胖东来的服务细节可以罗列许多,这些细节像是窗口透出的点滴光亮,我们只看到了这点滴的光,而撑起这些光亮的是背后强大的光源——对顾客的重视、对员工的关爱。如果对员工没有爱,那员工拿什么去对待顾客呢?

胖东来的许多地方都有些与众不同,这些与众不同让他们与行业“规则”出现了不小的差异。

在胖东来的门口,赫然写着欢迎拍照,要知道这是实体零售商的禁忌,大家恨不能把自己保护到最好,还哪能宽容地让随意拍照?就是现在到线下店,要想拍照也得小心翼翼,毕竟不是所有的零售商都有如此心胸。

在胖东来网站,张贴了所有部门的操作规则与标准——这是零售管理的核心所在,他们不怕分享,不怕被别人“拿来主义”,这种大气与大度从何而来?越在乎什么就越怕失去什么,胖东来从来没有把这些当作自己的核心所在,他们也不视这些为“商业秘密”,那股来自心底的自信,让人尊重令人佩服。

胖东来掌门人于东来在近几年发言中,屡次强调“幸福”,他理想的企业管理应是幸福的,员工也是幸福的,但幸福与否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感、个人的处事态度以及个人的理解,所以于东来更像是一个布道者,启发员工如何获得幸福,更多站在哲学层面讲述幸福对人生的影响。

没有一成不变的经营管理模式。

所谓好的管理就是与时俱进,适度调整,但不能偏离管理的核心。胖东来也在做调整。近几年,他们关了店,关店的理由与业绩无关,有的店他们做得不满意,认为有调整空间,因此关了重开;他们也开了店,开业时要限流才能不让顾客的热情爆棚;因为市场的变化,他们废除了周二闭店的规定……

胖东来竖立了一个行业的标杆,让人仰视的同时,也被人简单草率地解读。“胖东来的服务好”、“胖东来的员工福利好”,似乎这就是胖东来取胜的关键,这些无疑是做得好的重要理由,但不足以成为核心原因。

胖东来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氛围,这像是胖东来的灵魂,一个有灵魂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失去灵魂形如槁木,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很可能迷失了自己。能复制的是外在,灵魂却不可简单模仿,需要不断修炼、磨练与历练。

互联网大潮冲击下,许多实体零售商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关于实体零售的坏消息时常发布出来,但胖东来岿然不动,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的逐级渗透性,胖东来所在的三四线城市受到的冲击较小;另一重要方面,是胖东来一如既往地坚持本真、初心。

在胖东来卖场可看到,对顾客的体贴入微无处不在,各种提示牌随处可见,这些提示牌的内容涉及各类商品知识,像是小百科全书,把顾客想知道的、不知道的几乎一网打尽,这种细致的体贴需要低下腰身、满含热爱才能做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