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各種銀元價值高存世量稀少

為什麼銀元袁大頭價值高存世量稀少

為什麼各種銀元價值高存世量稀少

歷朝歷代的衰亡必然伴隨著貨幣的變更,這是人類文明和貨幣文化的演變規律。

1928年之前,中國市面上同時存在各種紙幣、銀元,但還有農村地區還是用清代的銀兩,也就是銀錠。

到了北伐成功以後,1933年出臺法律禁止使用銀兩。於是,之後幾十年,市面上只有各種銀元和紙幣。

不過,之後因為西方經濟危機,美國商人開始低價在中國收購白銀。

2年之間,雖然出臺法律禁止,仍然有3億多枚銀元通過各種途徑包括走私進入美國。這導致中國市面上銀元開始短缺,紙幣貶值。

為什麼各種銀元價值高存世量稀少

銀元,大體三個去向。

1被國家收購

戰爭爆發以後,收購了大量的銀元庫存。

2仍然在民間流通

對地方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更別說還有很多軍閥割據。

3老百姓私藏

很多老百姓將銀元作為古董私藏下來,至於被國家收購的銀元,除了出售給美國以外,大部分收購的銀元回爐熔鑄後封存在國庫中,作為貴重金屬儲備。當然,還有一部分則用於首飾用銀。

為什麼各種銀元價值高存世量稀少

為什麼各種銀元價值高存世量稀少

“大清銀幣”像這種幣,一貫以來都是大保藏家朝思暮想的,劉益謙曾說,對於這種極具保藏價值的藏品,收集到即是緣分,福分。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數為贗品,因為真品“大清銀幣”存世量是極為稀少的,真品“大清銀幣”,一貫都是有價無市。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鑄造流通時間儘管只有十餘年,但其鼎盛時期全國共有十七省二十局開機鑄造銅圓。十七二十局先後鑄造的當十銅圓,各不相同,版式繁多。僅以明顯區別劃分,其版式亦有數百種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