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數學猜想之哥德巴赫猜想簡介

數學的存在給了人類發展一個很好的工具,並且對於數學的應用已經非常的廣泛了,比如說電子設備的製作,交通設置等,都會使用數學方面的相關知識,就算是普通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數學作為基礎,而在數學領域,有三個非常著名的猜想,被稱為世界三大數學猜想,分別為:

哥德巴赫猜想、費馬猜想、四色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簡介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個關於質數的猜想,由哥德巴赫提出來的,並且當時提出來之後被很多著名的數學家進行的驗證,目前依然沒有辦法能夠證明這個猜想的具體性質,而世界三大數學猜想中的費馬猜想以及四色猜想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證明,只有哥德巴赫猜想依然沒有完全得到證實,在當今的數學領域最為接近這個猜想的數學家是來自亞洲的陳景潤,下面帶大傢俱體的認識一下哥德巴赫猜想以及世界三個數學猜想的具體內容和研究現狀。

世界三大數學猜想之哥德巴赫猜想簡介

哥德巴赫

彼得堡科學院院士哥德巴赫正在研究把任何數表示成幾個質數的和的問題。哥德巴赫發現,總可以把任何一個數分解成不超過三個質數和。但他不能證明這個命題,甚至找不到證明它的方法,於是,他寫信全告訴歐拉這件事。在1742年6月7日的信中,哥德巴赫告訴歐拉,他想冒險發表下面的假定;“大於5的任何數(正整數),是三個質數的和”。歐拉回信說:他認為“每一個偶數都是兩個質數的和”這論斷是一個完全正確的定理。顯然,哥德巴赫的斷語就是歐拉這論斷的簡單推論(因為:奇數=3+偶數) 。然而,歐拉也不能證明它。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世界三大數學猜想之哥德巴赫猜想簡介

關於哥德巴赫問題,不論是提出問題的哥德巴赫本人還是大數學家歐位都不能做出什麼結果。上世紀一個超群數學家康託耐心地試驗了從2到1000的所有偶數,說明在這範圍內,哥德巴赫斷言是成立的,但這能說明什麼呢?此後,多少著名的學者都為哥德巴赫問題花費了無數的精力,力圖開闢解決這一問題的道路,或者將它與數學的其他問題聯繫起來。但要嚴格證明它,卻毫無結果,1912年,數論大師蘭道在國際數學家會議上說:這個問題要用近代數學工具來解決是絕對不可能的。

到二十年代初期,問題才有了一點進展,挪威數學家布朗用古老的篩法證明了:每一個偶數是九個互數因子之和加九個素數因子之積,簡記為(9+9),延自這一派的方法,1924年拉德馬哈爾證明了(7+7),1932年愛斯斯爾曼證明了(6+6);1938年,布赫斯塔勃先後證明了(5+5)和(4+4);1956年維諾格拉多夫證明的(3+3);1958年我國數學家王元證明了(2+3)。

另一證明方法是1948年由匈牙利數學家蘭恩易開闢的,他證明了每一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和一個“素因子示超過六個的”數之和,簡記為(1+6),1962年,山東大學教授潘承洞證明了(1+5),同年,他又和王元證明了(1+4);三年後1965年,布赫斯塔勃、維諾格拉多夫和龐皮艾黎都證明了(1+3)。

世界三大數學猜想之哥德巴赫猜想簡介

陳景潤繼承了前人的結果,吸取了前人的智慧,施展了他堅韌不拔的毅力,頑強地向哥德巴赫問題挺進。為了能最快閱讀最新的國久的有關資料,瞭解外國的新結果,他在掌握英、俄兩門外語基礎上,又自學了德、法、日、意和西班牙語。同時在數論方面接連攻下了三十多道難題中的六、七題,為解決哥德巴赫問題做出了必不可少的鍛鍊和準備。

例如他在圓內整點問題,球內整點問題,華林問題,三維除數問題上,都改進了中外數學家的結果。經過這一艱苦的歷程,1966年,陳景潤在《科學通報》第一十七期上發表了他已經證明(1+2)的成果。已故的著名數學家閔嗣鶴教授審核了二百多頁論文手稿,確認其證明無誤,但建議他加以簡化,此後陳景泣不分白天黑夜,一筆又一筆推演了六麻袋稿子,經過七易寒暑,終於寫出了著名的論文:“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一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精心論證了(1+2),其中定理

世界三大數學猜想之哥德巴赫猜想簡介

被英國數學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數學家李希特譽為“陳氏定理”,是“篩法”的“光輝的頂點”,並立即補入即將刊印出版的他們合著的《篩法》一書中,英國數學家讚揚陳景潤說“你移動了群山”。

由於陳景潤的貢獻,人類距離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後結果“1+1”僅有一步之遙了。但為了實現這最後的一步,也許還要歷經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有許多數學家認為,要想證明“1+1”,必須通過創造新的數學方法,以往的路很可能都是走不通的。

世界三大數學猜想之哥德巴赫猜想簡介

陳景潤為祖國增添了榮譽,他的突破為推動學林繁榮做出了極大的貢獻。1978年他出席了第一屆全國科學大會。先後當選為第四屆、第五屆人大代表為會議主席團成員。

1979年初,他和著名的拓撲學家吳文俊夫婦應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所長伍爾夫教授的邀請,前往講學和作短期的研究工作。在那裡,陳景潤又利用有利條件,完成子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把最小素數從原來的80推進到16,這是當前世界上最新的成果,受到了國際數學界的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