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養」仙骨魚效益不錯;看廣西岑溪養殖戶怎麼做?

當我們來到位於廣西岑溪市岑城鎮六田村養殖戶陳丕榮家的魚塘時,只見他與表弟正將剛從魚塘裡撈上來的“怪魚”裝上魚筐,準備按訂單送貨上門。湊近魚筐一看,只見這魚長相怪異,頭大身短、鰓蓋內凹,魚身竟收縮成“菜刀”模樣。

“混養”仙骨魚效益不錯;看廣西岑溪養殖戶怎麼做?


“這是縮骨大頭魚,別看它們外形醜陋,口感卻是一流,很受消費者的歡迎!”陳丕榮停下了手中的活兒,娓娓道來自己與“縮骨大頭魚”的故事。

縮骨大頭魚又叫縮骨胖頭魚、仙骨魚。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並不為人所知,只是在成百上千畝魚塘中偶爾會出現一兩條,剛開始人們並不敢吃這種外形奇特的大頭魚,直到有人試過後才發現這種魚的肉質比普通的大頭魚更加鮮嫩,而且全身都是寶。魚頭可以清蒸、煎炆,魚身可以做成魚生,魚尾可以燜煮,魚腸可以淨炒……幾乎每個部分都可以成為佳餚。從“醜小鴨”變成食客心中的“白天鵝”,縮骨大頭魚曾一度賣到過每公斤100元的高價。經過多年推廣,縮骨大頭魚早已被消費市場認可和接受,目前以供應酒樓為主,在農貿市場並不常見。

現年40歲的陳丕榮1997年從一所技工學校畢業後,如願以償地成了一名貨車司機。由於他手腳勤快,駕車技術不錯,很快贏得了老闆的信任,待遇逐年提高。然而多年“抓方向盤”的生涯後,陳丕榮倍感身心疲憊,覺得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遂萌生了自己創業的念頭。為此,他開始苦苦尋找適宜的致富項目。

不久,他察覺到一個商機:家鄉老百姓的菜籃子裡,對水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而魚蝦大部分要從外地購買,何不自己養殖,拿下本地的水產市場呢?

“混養”仙骨魚效益不錯;看廣西岑溪養殖戶怎麼做?


說幹就幹。2012年年初陳丕榮籌資20多萬元,選擇了岑溪市糯垌鎮綠雲村大汪水庫作為養殖基地,由於缺乏科學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手段,魚塘發展緩慢。更可怕的是到了年尾,水庫的水質不幸受到汙染,一夜之間所有魚幾乎都死了。“養殖場投入的20多萬元全部‘打水漂’,一年的心血付之東流。”回憶起當年的情形,陳丕榮至今仍是心有餘悸。

事業初創的陳丕榮並沒有一蹶不振,為養家餬口並償還債務,他只得重操舊業。雖然每天開著貨車運貨又苦又累,但他內心深藏的那個“魚夢”卻從未泯滅,還在為“重出江湖”做準備。他不時看書加強養魚技術學習,還一直和養魚的朋友保持著聯繫,一有空就到他們的養殖場去“取經”。

機遇永遠垂青於有準備的人。一次,陳丕榮在飯店吃飯時瞭解到,岑溪本地的一些飲食店裡有一道用縮骨大頭魚做的佳餚很受歡迎,而本地沒有人養殖過這種魚,都是從廣東順德採購回來的。

得到這些信息後,陳丕榮動了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家魚難以滿足人們對口味的需求,且市場上的普通家魚供大於求,效益無法提高。他認定:養殖特色魚種肯定有前景!陳丕榮開始反覆到廣東“取經”,經過對縮骨大頭魚銷售市場調查後毅然“重出江湖”。

“混養”仙骨魚效益不錯;看廣西岑溪養殖戶怎麼做?


“水產養殖離不開優質的水源,水源對於魚類來說就像空氣對於人類一樣重要。”2016年年初,陳丕榮吸取了第一次養魚失敗的教訓,租用了位於岑城鎮六田村一片面積達15畝的魚塘作為養殖基地,水質清冽,位置便捷。他先後買來了縮骨大頭魚、鯽魚魚苗各6000多尾投放魚塘。

為什麼要將縮骨大頭魚、鯽魚搭配混養?陳丕榮解釋道:“搭配混養是根據各種魚類的棲息習性、食性等不同的特點,運用它們相互有利的一面,儘可能限制它們矛盾的一面,達到充分發揮‘水、種、餌’潛力的目的。縮骨大頭魚靠吃浮游生物和懸浮有機碎屑,而鯽魚吃底棲動物和一些有機碎屑,兩種魚混養在一起能更充分地利用池塘中的餌料資源,發揮池塘的生產潛力的同時增強抗病性。”

“混養”仙骨魚效益不錯;看廣西岑溪養殖戶怎麼做?

跟普通家魚比較,縮骨大頭魚確實病害較少,性情溫順也容易管理。陳丕榮介紹,打理縮骨大頭魚在勞動力方面的要求很少,15畝的魚塘兩個人就能夠應付,而到了冬天大頭魚進食少則更容易打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達兩年的養殖,陳丕榮的縮骨大頭魚基本都長到了2公斤左右,從去年底開始陸續上市銷售,很多人品嚐過後都讚不絕口。“現在,每天都有岑溪和周邊縣市的客商上門求購,一直是訂單銷售、供不應求。”陳丕榮說,目前批發價在每公斤20~24元之間,預計2018年全年收入將超過2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