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車的一些歷史

房車的歷史是這樣一路過來的。

1910年,第一輛可以自行移動的房車出現了。雖然那時即使在美國,城市以外也很少有鋪裝道路,加油站也極少,但卻已經有人開始探索住在汽車上的可能。

1920年代,隨著汽車在美國迅速普及,房車市場也迅速增長並形成初步規模。最早的房車俱樂部出現了。其中最出名的是Tin Can Tourists(錫罐旅行者),1919年在佛羅里達州的Tampa成立。俱樂部取名『錫罐』的原因,是因為最早的俱樂部成員旅行時沒有營地,只能在鄉下路邊的空地上用錫罐煮水和烹飪食物。這傢俱樂部今天還存在,會員主要是老式房車的愛好者。

在房車旅行開始流行以後,最早的房車營地開始出現,為房車提供基本的補給,並給志趣相投的旅行者提供一個娛樂社交的場所。雖然自行式房車已經出現,但由於其高昂的價格,即使是相對富裕的早期的房車旅行者,一般使用的也還是帳篷式的拖車到了30年代,拖掛式房車的設計也開始變得更加流線型,這種比較小的,尾部收尖的拖掛型房車被稱為teardrop trailer(水滴形拖車),空間只能容納兩個人睡覺和儲藏一些旅行用品。

當時的房車製造企業也多是家庭個體戶的規模 同時,因為柴油發動機的改進,更大馬力的卡車出現,完成了對馬車的最終取代。於是,以卡車為基礎改裝的更大的自行式房車也出現了。

二戰期間,各種汽車相關的用品包括汽油、輪胎的使用都受到戰時配額制的限制,房車的發展也進入停滯。戰後,新一代的房車迅速湧現出來, 他們更大,也更舒適,同時還更便宜,自行式房車從50年代開始,也慢慢進入中產階層的家庭。其形態大概介於今天的A級房車(基於中巴和大巴)和B級(基於Van麵包車)之間,他們被稱為motorhome

拖掛式房車市場在50年代也出現了分化,因為內燃機的動力越來越強勁,一部分房車可以造的非常大,以至於可以真正當做房子來居住。它們被稱為mobile home(移動房屋),很多人開始利用這種拖車長期度假而不是旅行:

因為批量化生產,他們往往比普通的木石結構的房屋要便宜,而且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擁有土地,吸引了很多收入不高,又喜歡經常搬家的人購買以後長期居住在裡面,只是搬家時才會租用重型卡車拖動。現在,住在這種拖車裡已經是美國南方white trash(窮白人)的符號:60年代同時也出現了最早的基於重型皮卡的C型房車,房車的部分前部探到皮卡的車頭上方,放置一張雙人床,是這種設計的最大特點。此外這種房車與傳統的A型房車和C型房車不同,一般會完全不使用原有車身,只是在底盤上建造一個類似拖車車體的車廂,寬度往往超過原車,也比較節省成本。後來,這種車型因為其寬大空間,低廉價格,和相對於A型房車易於操控的特性而取代了傳統的motorhome成為美國最流行的自行式房車類別。近幾十年,這種更大空間的自行房車在歐洲也開始流行,但因為歐洲大部分地區限制普通汽車駕照只能開6米以下的車型,在歐洲C型房車往往採用依維柯這種大型麵包車底盤,得以在有限長度內滿足4-6人生活,但重心升高,操控性變差。

雖然歐洲房車比較貴(6米的C型房車售價大概是6萬英鎊,而美國8米的C型房車售價只要7萬美元),本身空間也不如美國大,但它的長處是做工精細,同時對空間的利用很精巧,比如很多歐洲房車的駕駛座椅向後旋轉後可以拼成一個完整的餐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