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批战机同时现身,挂满远程火箭巢出击,这次要动真格了

在各大国际军事演练中,经常有参演战机打火箭弹的画面,随着战机向地面目标俯冲下去,航空火箭弹接连发射,地面一片火海,场面十分壮观。

我国当然也是国际军事演练上的常客,所以我国战机“怒射”火箭弹的场景,可谓是屡见不鲜

于是近日,就有媒体报道,中国空军曝出了歼11B战机机队挂载火箭发射巢训练的画面。

中国大批战机同时现身,挂满远程火箭巢出击,这次要动真格了

于是一下子就对我国战机发射的火箭弹是何种型号来了兴趣,但是由于保密原因,虎哥最终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但众所周知,我国的歼11战机脱胎于俄制战斗机,而且俄罗斯空军本身就是个火箭弹使用大户,给各种战机和直升机研制的火箭弹型号很多。所以在此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俄罗斯战机通常都会使用哪些火箭弹。

俄罗斯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火箭弹有3种,这三种分别是S-8型80mm火箭弹、S-13型122mm火箭弹和S-25型340mm/420mm火箭弹。其中S-8型火箭弹是上世纪70年代苏联研制的,1984年才进入部队服役,它前后一共有至少14个改进型和子型号,根据战斗部的不同全弹质量一般在11公斤到15公斤左右,有效射程在2到4公里左右。

中国大批战机同时现身,挂满远程火箭巢出击,这次要动真格了

目前使用比较多的一个是S-8KOM反坦克型,使用一个聚能破甲战斗部,能打穿400mm厚的均质钢装甲,另一个是S-8DM/DF高爆型,装药6公斤,杀伤半径数十米。

还有一个独特的S-8BM攻坚型,这玩意儿专打钢筋混凝土碉堡或者飞机跑道,能打穿800mm厚的混凝土。由于该火箭弹比较轻,所以使用20发的B-8M1发射巢时,SU-35可以携带6个,总共120发。

中国大批战机同时现身,挂满远程火箭巢出击,这次要动真格了

▲B-8M1发射巢


中国大批战机同时现身,挂满远程火箭巢出击,这次要动真格了

▲S-8家族


S-13型122火箭弹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这次我军的SU-35就是打的这型火箭弹。它其实和S-8的研制和服役时间差不多,都是70年代研制,80年代服役,不过它的子型号比S-8要少一些,只有约6种。比较有代表性有3种,

一种是用于反碉堡和反跑道的S-13T,它能打穿6米厚的泥土或者1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对付加固掩体或者机堡非常好使。

还有一种是S-13OF破片杀伤型,战斗部爆炸后能形成450多块23到35克左右重的弹片,对人员和车辆的杀伤效果显著。最后一种就是S-13DF高爆型,40公斤的装药足够对手爽一把了。S-13的有效射程在6公里以内,所使用的发射巢有两种,一种是固定翼飞机使用的B-13L,一种是直升机使用的B-13L1,每个发射巢的携弹量都是5发。

中国大批战机同时现身,挂满远程火箭巢出击,这次要动真格了

▲B-13L发射巢


中国大批战机同时现身,挂满远程火箭巢出击,这次要动真格了

▲S-13火箭弹家族


最后这个S-25型火箭弹就是个火箭弹中“汉堡王”了,它的大部分型号的战斗部口径都是340mm,火箭发动机部分口径是266mm。目前有4个子型号,分别是使用高爆破片战斗部的S-25OF、使用高爆攻坚战斗部的S-25OFM、使用高爆战斗部和无线电近炸引信的S-25O、精确制导型的S-25L/LD。

这里面尤其是这个S-25O很特别,它的战斗部直径达到了420mm,重量则高达190公斤左右,真是保证让你一发“吃到饱”。我国空军受到俄军的影响非常之大,从仿制的歼-11系列战机就能体现。在演习方面同样如此,双方在演习中都有用火箭弹攻击地面目标这一项目。

但是在网上,对于我国空军现在还在用战斗机发射火箭弹的这种训练方法,却引来了中国军迷的吐槽,认为中国空军此举非常落后,是在浪费先进战机的性能。大家经常会看到飞行员驾驶着歼-11b用火箭弹疯狂犁地。

中国大批战机同时现身,挂满远程火箭巢出击,这次要动真格了

歼11B战机是中国在国产版苏27的基础上改进后升级版,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可以说,歼11B是目前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之一,也是中国非常先进的一款战机,那么为何还在使用明显已经落后的火箭发射巢呢?这首先还是我军训练体制和节省传统使然。战机想具备实战能力,就要进行发射弹药的训练。

目前的航空弹药,无非就是导弹、航空炸弹、机炮和航空火箭弹4种。导弹自然是最贵的,随便一发都要上百万元,随便打一发,一辆豪车就飞出去了!而且空空导弹打靶,靶机的价格也是很昂贵的。战机的空空导弹进行一次全程实射,综合费用可能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中国大批战机同时现身,挂满远程火箭巢出击,这次要动真格了

而航空炸弹威力巨大,必须找专门的靶场进行投掷,综合费用也不便宜。机炮开火虽然相对便宜,但是弹药拆装却很麻烦;而且机炮开火对机体震动很大,可能损害昂贵而精密的机载设备,因此高性能制空战机,不到确有必要,是不会使用机炮进行初级训练的。只有航空火箭弹费效比最高!发射时震动不大,靶场要求也低,爆炸威力适中,不用大面积清场,打完几十发火箭弹,也就才几万元的花费,却能让飞行员实际体验一把“开火”。

而且利用火箭弹射击也能够训练飞行员。与导弹最大的区别就是火箭弹不制导,需要飞行员进行瞄准,这就需要飞行员提前做好准备。由于战机的速度非常快,飞行员无论是快了还是慢了都会导致火箭弹脱靶,所以飞行员技术必须十分精湛,才能确保火箭弹命中目标。等飞行员用火箭弹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再换导弹攻击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再加上随着作战需要,目前较为先进的火箭弹在制导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基本上有了“跨界”的趋势,“导弹小弟”的称呼也越来越响亮。

中国大批战机同时现身,挂满远程火箭巢出击,这次要动真格了

以美国“先进精确杀伤武器系统”的制导火箭弹为例,其使用“九头蛇”70火箭弹的发动机、战斗部和引信,增加制导组件之后,仍比“海尔法”导弹便宜得多,被称为“小海尔法”。单发命中率在98%以上,还可以攻击高速移动的陆上目标,堪称一枚小导弹。在通用性上,其外形尺寸仍能由标准 M260型7管和M261型19管发射器发射,可以说是变废为宝一点不为过。

随着今后的火箭弹不断升级完善,已经形成“多功能,小制导”的发展格局,展望今后,战机打火箭弹战术还是具有相当的发展生命力。

中国大批战机同时现身,挂满远程火箭巢出击,这次要动真格了

火箭弹对地攻击虽然在大部分军迷看来很Low B,但是战争并不是给军迷的表演,在战场上要使用什么武器,是需要结合各国国情、军情和战场实际情形而综合决定的。

由于俄罗斯和我国在精确制导弹药技术上的长期欠账,所以低成本的火箭弹和航弹就成了演习场上的常客,不过近10年来,我国在制导武器上和各种吊舱的研制上可谓突飞猛进,精确制导弹药的使用量也逐渐提了上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火箭弹就要退出舞台,毕竟天天“吃肉”谁也受不了,老美那么牛气冲天的也没淘汰火箭弹,而且有些国产的精确制导弹药也并不是像很多军迷想的那样便宜,所以在训练中经常使用这些“飞行竹竿”也就在所难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