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沧桑话古城,走进碱滩古城村

历史上的甘州城,东西两边分别有东古城和西古城。东古城位于张掖甘州区古城村内,始建于西汉,现仅存留一古城楼门。西古城在甘州城西的沙井镇,沙井是河西走廊东西交通重要驿站。据传,初建的驿馆规模庞大,造型考究。所以张掖民间有“东门楼子西古城”之说。今天摄制组一行人等就来到了地处碱滩镇东面的古城村。

历史沧桑话古城,走进碱滩古城村

眼前这一望无际黄沙茫茫的戈壁,就是甘州著名的甲子墩汉墓群,那起伏成丘陵状的山包就是汉墓。甲子墩墓群位于古城村东侧,南由山丹河向南延伸3千米,北至山丹河南岸,东西长4.5千米,南北宽3KM,分布面积13.5KM2。自上个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文物部门先后对被盗墓葬进行过抢救性清理发掘,出土了较多的随葬器物,有陶壶、陶钟、仓、灶、罐、案、井、鼎、博山炉等,还有木马、木牛、铜弩机等。墓皆为砖室墓,分单、双、三室等类型,有覆斗顶、券顶等,时代从西汉延续至魏晋,埋藏深度在2—6米之间。墓区内分布有众多的封土堆,特别是在中心区域内东西两座明代烽火台的周围,底径6—15m、残高3—5m的高大封土堆,有近30座,皆黄土夯筑。甲子墩墓群对研究两汉至魏晋时期张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历史具有较高价值, 199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沧桑话古城,走进碱滩古城村

眼前这个高大的建筑就是古城村最显著的遗迹,——古城城楼。

那我们再到正在修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灯阵” 看看。“黄河灯阵”是在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一带流传了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已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待批。它起源于殷商时期,是从《封神演义》中《三姑计摆黄河阵》,云霄、碧霄、琼宵等三宵娘娘为了替其兄赵公明报仇,摆下黄河灯阵和姜子牙斗法由此而来。灯阵阵排天地,势摆黄河,装尽乾坤,环抱九州,九九曲中藏造化,三三湾内隐风雷,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历史沧桑话古城,走进碱滩古城村

在民间更有“逛逛黄河灯阵,干啥啥都顺”、“抬头望神明,干啥啥都赢”。“摸摸灯杆、祛病延年”和“娘娘面前求盏灯,不愁儿女不愁孙”的说法。此阵流传至今,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力,阵内365盏明灯各代表365尊神灵,也代表365个行业,更代表一年365天每天都有神灵为百姓降福增祥。2011年开始,碱滩镇和甘州区文化馆又将这一传统文化项目重新拾起,在正月十五期间,大摆黄河灯阵,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历史沧桑话古城,走进碱滩古城村

屋兰古镇系东汉河西张掖郡所辖10个古县城之一,遗址也在现在的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屋兰古镇历史源渊深厚,文化底蕴丰富,辖区内有国家级护保文物甲子墩汉墓群、省保文物东古城和省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九曲黄河灯阵”。

历史沧桑话古城,走进碱滩古城村

近年来,碱滩镇古城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特别是依靠特有的民俗文化资源,大力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双向互动发展。2017年,由古城村与甘肃中贸集团达成合作开发战略协议,在原屋兰县址上开发建设“张掖市屋兰古镇文化旅游综合大景区项目”,致力于恢复古镇原貌。该项目是由中贸集团对张掖屋兰文化、省级非遗九曲黄河灯阵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创新而打造,通过整合当地文旅资源及中贸集团在附近建设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在屋兰文化的承载地古城村打造集文化、旅游、农业等业态融合与创新的屋兰特色小镇。

历史沧桑话古城,走进碱滩古城村

屋兰特色小镇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2万亩,计划总投资约46.9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为九曲黄河灯阵、灯笼工坊,二期工程为屋兰古镇民俗村、鸿丰农业田园休闲度假庄园,三期为甲子墩汉墓遗址公园。目前,项目一期核心工程“九曲黄河灯阵”已基本完工,室内外装饰装修及旅游设施配套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计划2018年9月试运营。整个项目建成后将预计成为国家5A级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