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地蚕姑庙祭祀蚕神马头娘娘,感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处事原则

在蜀地蚕姑庙祭祀蚕神马头娘娘,感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处事原则

马头娘的故事和“蜀”字有关,“蜀“字下边一个“虫”,上部一对鼓鼓的大眼睛,象征一种野蚕,在甲骨文和金文中, “蜀“字就写成“蚕”的模样,这个字中间很有故事,“蜀“和“蚕”有很深的渊源,古蜀国的第一个王就因驯养野蚕而得名蚕丛。

在蜀地蚕姑庙祭祀蚕神马头娘娘,感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处事原则

图注:部落时期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古蜀大地上林莽苍苍泥沼纵横,虽说人烟稀少,但仍然东一个、西一个地分散着一些部落,部落之间有往来也有矛盾,所以对抗和战争在所难免。当时,在西蜀这一带也活动着一个部落,部落里有一家三日就住在石亭江边,一家人和和睦睦,女儿叫蚕女,是一个善良勤劳孝顺的姑娘,和父母一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辛劳的日子。

蚕女的父亲骑得好马,射得硬弓,国字脸上一脸的络腮胡须又黑又密,是一个威风凛凛性格暴躁的勇士。他的马也是匹好马,高大雄壮浑身雪白,日行千里不在话下,人和马如影随形,建立了很深的感情,白马也帮助主人屡立战功。

在蜀地蚕姑庙祭祀蚕神马头娘娘,感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处事原则

图注:白马

有一利必有一弊,成于武功,也祸发于武功。蚕女的父亲经常参加争斗,在一次部落战争中失踪了,只有带伤的白马跑了回来。大伙说他战死了,但却没有找到尸体。一年以后,才依稀听说受伤后被另一个部落俘虏了,而且在那边沦为奴隶,经常挨打受骂吃尽苦头。听到这个消息,蚕女和母亲伤心极了。

父亲失踪后,蚕女就担当起照料白马的工作,她为白马擦洗伤口、敷药,喂养、放牧,比父亲做得更周到细致。但白马仍对她保持一定距离,时常露出形单影只的模样,提不起精神咴恢长嘶,蚕女知道白马是在思念主人了,免不了睹物伤情,怀念父亲暗自落泪,有时竟难过得噙着泪吃不下饭。她把思念加倍倾注在对白马的照料上,尽量给它喂最新鲜的青草和上等的饲料,并经常牵它到石亭江边为它洗澡,给它梳理鬃毛,细心地将鬃毛辫成小辫,然后依偎在马头上絮絮叨叨诉说自己心中的愁苦,往往说着说着就掉下泪来。真怪了,慢慢地,白马好似完全理解了这一切,有时竟跟着落泪。

在蜀地蚕姑庙祭祀蚕神马头娘娘,感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处事原则

图注:白马与女人

这种情况被母亲发现了,她怕女儿愁出病来,就强装出一副笑脸安慰蚕女:“我的好女儿,不要难过了,我们敬敬神,请求神灵保佑吧!“说完就鼻子一酸自己先流下泪来,母女俩遂抱头痛哭了一场,因为母亲也确实太想念父亲了。他们虔诚地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蚕女的父亲平安归来,最后当着神像发誓:“若有谁能将蚕女的父亲救回来,愿将蚕女许配与他为妻。”几个倾慕蚕女的青年动心了,这个提虚劲:“这事包在我身上,你们等着听好消息吧。”那个拍胸口:“你们放心,我保准能把他救回来。“但说过之后便没了下文,终究未见谁个把蚕女的父亲救回来。

蚕女伤透了心,一天,她牵着白马到河边溜达时,她抚着白马的长鬃伤心地说:“白马啊,你的主人被人家掳走了,我们向神像发了誓,谁个救回了我的父亲,我就与他结为夫妻。但是到现在都没有人将他救回来哦,父亲的命好苦哟!“说完,蚕女泪眼婆娑翘首东望。白马像听懂了她的话一般,轻轻地走到姑娘身边,挨着她乖乖地站着,接着又伸出马脖子蹭她的手臂,做出了安慰她的姿态。

在蜀地蚕姑庙祭祀蚕神马头娘娘,感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处事原则

图注:骑马

蚕女用手梳着马的鬃毛继续哭诉道: “白马啊白马,爹爹在受苦啊,你说说,谁能救他?恐怕谁也不能去救他了。“听完此话,白马突然仰头扬鬃,咴咴嘶鸣,兴奋地跳跃着围着蚕女转了好几个圈。

蚕女见状便惊奇地问:“马儿啊,你真知道谁能救爹爹回来?“白马竟然点点头,又伸过湿漉漉暖乎乎的鼻翼触碰她的手,然后再昂首长嘶,扑噜噜喷响鼻息,然后用牙咬住蚕女的衣角,拉着她来到他们家那棵大马桑树前,先是双膝一跪,然后惊跃腾动挣脱缰绳就纵蹄飞奔而去。

“白马怎么跑了?”母亲惊慌地问。

蚕女还没回过神来,只歉疚地勾下头,不知作何应答。

“你看你,这匹马可是我家唯一值点钱的财产啊。”说完,母亲跌脚叹气。母亲一埋怨,蚕女就急哭了,母女俩终日惴惴不安,以为又有什么灾难要降临了。

在蜀地蚕姑庙祭祀蚕神马头娘娘,感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处事原则

图注:白马与女人

谁知白马果真跑到敌方部落找到了主人,并驮着主人跑了出来,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杀,人和马冒险闯进了一片泥沼,哪知道,闯入的竟是一片死沼。茫茫沼泽中,他们挣扎了几天几夜都未找到走出沼泽的路。他们的粮食吃完了,眼见得已陷入绝境。白马驮着负了伤的主人继续艰难地行进,疲惫不堪的主人披头散发,最后连骑马的力气都没了,只有勉力拖着白马的尾巴行进。他浑身泥水,形容枯槁,眼凹深陷,满脸的莫可名状的阴沉绝望。

白马偶尔仍喷一下鼻息,但已有气无力,好似在给主人鼓劲,然后艰难地把腿一次次从深馅的泥淖中拔出来,拖着后面拽住尾巴的主人前进,白马也已筋疲力尽了。他们终于爬上了一小块凸地,在一棵小树下歇了下来。主人心疼地拍了拍马臀,就在草地上躺下了。白马低着头站在主人旁边,泥浆已将它浑身糊得见不到一根干净的白毛。主人凄怆一笑,就无可奈何地闭上了眼睛,心中充满了怜惜和感激,还能说什么呢?他们就这样呆着,一直到皓月中天,主人醒过来。主人抬起头来,看见忧郁的月光给沼泽地镀上一层神秘的冷白,凄清的四周迷迷蒙如真似幻,池淖中不时有气泡冒出,发出卟卟的声响,像是死神的召唤。白马一动不动,看上去简直就如一尊泥塑。

在蜀地蚕姑庙祭祀蚕神马头娘娘,感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处事原则

图注:白马

主人又迷糊昏睡过去了,一声马嘶把他惊醒。他发现白马正在用头拱他的腰刀,并用嘴含着刀柄把刀抽了出来,递在了他手上。有情况,主人立即握住刀,紧张地抬头四望,没看到什么异常,倒是看见白马眼中含泪,把马脖子伸到了他的刀刃下,并把脖子摆了两摆。一切都明当了,白马要舍身救主。当主人捏着腰刀举起来时,白马真的毫不犹豫地把脖子迎了上来,主人眼里顿时涌满泪水,他抱着马脖子深情地蹭着,缓缓地举起了刀,但他没有割马,而是一刀割破了自己的手腕,将汩汩流出的鲜血滴在了马嘴里。白马吸吮了两口,便坚决不吸了,满眼泪水地伏下,用嘴含着他的衣服往身边拖。主人撕下一条衣服包住伤口,缓缓地艰难爬上马背,就又昏了过去。他们要紧紧相依,哪怕就这样死去。

当主人再一次迷迷糊糊被马嘶惊醒时,睁眼一看,看到的竟是自己家的茅草房,和四周用小树棍扎成的栅栏。他揉揉眼再看,只见妻子和蚕女惊呼着从中跑了出来,父亲又昏过去了。当再醒来时已躺在铺上了,妻子和蚕女正悲喜交加地围在他身边,蚕女看着已黑瘦得简直不像人样的父亲直掉泪,父亲有了知觉后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 “快,快给白马灌豆浆,喂精领料,白马是我的大恩人。“

在蜀地蚕姑庙祭祀蚕神马头娘娘,感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处事原则

图注:白马与女人

这还用说,剩下的事蚕女干得又好又漂亮,她给白马洗干净了身子,用心地梳理好鬃毛,又精选了上等饲料喂饱它。几天时间白马就完全恢复了,白马对蚕女更为亲切,一见她走来,就会嘶鸣腾跃地围着她转,伸出舌头来舔她的脸,蚕女也抱住马头亲了又亲。父亲看着这情形,开始还很高兴。后来,见蚕女一走开,白马就会跑过去咬住她的衣服:把她拖到马桑树前,并不依不饶非要蚕女抚摸它的全身才能平静下来,父亲觉得说不出是啥滋味,忍不住便问女儿。

女儿就实说了他们发誓许愿的事。父亲沉闷了几天不吭声,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和进退两难的境地,白马于他有救命之恩,但他又接受不了白马对蚕女的过分亲热,他于是采取了隔离战术,不要蚕女去喂马了,改为自己喂马。聪明的白马发觉了,就一改温顺的脾气,乱叫乱踢,嘶鸣着不肯饮水吃东西了。

在蜀地蚕姑庙祭祀蚕神马头娘娘,感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处事原则

图注:白马与蚕姑

母亲就迟迟疑疑地说:“会不会是这匹马怪我们言而无信?”

父亲很为难,将头靠在白马的鬃毛上沉吟良久,然后说: “白马啊,我万分感激你的救命之恩,但她们发誓是向人发的誓,要将蚕女嫁给马,那怎么可能,人怎么能嫁给马呢?“说完又深情地搂着马脖子流泪说:“我们一定像亲生儿女一样对待你,你就死了这份心吧。”白马却不买他的账,没听完就气愤地推开他的头,把马脖子移开了。

这可咋办呢?主人于是成天陪着它,把自己吃的东西拿来喂白马,但无论他拿去什么好东西,白马都不吃,就这样不吃不喝尴尬地相持着。

白马只要远远看见蚕女出入,就怒目踢跳,挣脱缰绳跑过去咬住她的衣服把她拉到马桑树下,并将前腿搭在了蚕女的身上,蚕女也不推拒。这个局面,终于超出了主人的忍耐限度,父亲呵斥白马:“畜牲东西,哪有这么怪的事,非要人嫁给马,简直在痴心妄想!“并怒目挥剑刺中自马,白马悲愤地一声长鸣,眼中有泪流出,殷殷似血,便气绝而亡。

在蜀地蚕姑庙祭祀蚕神马头娘娘,感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处事原则

图注:马皮与蚕姑

父亲丢下带血的宝剑,颓然坐在地上,抱着马头流泪,络腮胡上挂着晶亮的泪珠。想着白马的救命之恩,主人哪还有心思吃马肉,他们隆重地将白马埋葬了,并将马皮剥下来留作纪念。马皮晒在马桑树下,当蚕女走来抚摸马皮时,马皮上先是津津渗出缕缕血丝,然后就一阵怪风陡起,将马皮吹得飞了起来,先是如飞毯般滴溜溜旋转,旋着旋着就旋到了蚕女身边,卷起她就飞走了,蚕女的父母顿时吓得目瞪口呆。

到了晚上,蚕女就跟父母托梦了,告诉他们:“你们不该言而无信,更不该把救命恩人杀了。如今我已与它做了妻子,阎王爷封我为马头娘,又叫我蚕姑。你们如果要见我,明天就到马桑树跟前,桑树上那个向你们连点三下头的蚕子就是我。“

在蜀地蚕姑庙祭祀蚕神马头娘娘,感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处事原则

图注:养蚕

第二天,老俩口一大早就跑到马桑树下翘首搜索,果然见桑树上有一根白白胖胖的蚕予,翘起头望着他们,默默地点了三下头,他们正想把那只蚕子捉回家好好喂养时,微风吹过,碧绿的桑叶翩翩起舞,桑树上顿时出现了许多蚕子,那些蚕子都乖乖地向着老俩口点头。

从此,他们精心喂养这些蚕子,蚕子们迅速长大吐丝作茧,给老俩口留下轻软光滑的蚕丝,母亲将丝织帛,做成了美丽的绸衣,并教会邻里造福乡邻,养蚕织帛在蜀地广泛传播开来。人们怀念给大家带来丝绸的蚕女,为蚕女建坟,叫“蚕女坟”,为蚕女立庙,称“蚕女庙”。因蚕食桑叶时,吃几下就要抬头仰望,其状形如“马头”,为此,家家户户又将其称为“马头娘娘”,尊为蚕神供奉。

在蜀地蚕姑庙祭祀蚕神马头娘娘,感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处事原则

图注:丝绸

马头娘的故事在蜀地流传很广,每年都有养蚕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向蚕女敬香献礼祈求蚕事兴隆。蚕女庙香火很盛也很灵验,这个古老的习俗流传了很多年,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早期,德阳广汉、什邡、绵竹交界的石亭江边都还有蚕女庙。

马头娘又称做蚕花娘娘。因为蚕子是白马与蚕女结合的产物,所以蚕子的头部像马,身体花白色,又极具女性的柔美。(陈立基/文;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