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大祕寶——民國心密二祖王驤陸《乙亥講演錄》:如何了生死

如何了生死

苦義既明其根,當可以言了生死矣。學佛人往往不明生死為何事,總以未死前尚是生,已死了始是死,並且死了再不來,便是真了生死。如此說法,真是盲人說瞎話,連因果輪迴的道理亦不明白。要明白生死的理,先要明白是用什麼東西來生死。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道理。明白了生與死,方才可以講到了生死之法。報身是肉身,本是生滅無常,雖有亦屬暫有,畢竟幻化不實,故名曰空。如到變滅時,在凡夫視之,自然是死;在慧眼視之,未死之前,早已是死,未變滅時,亦早已變變滅滅,更談不到奇怪。至於不生不滅之性,永遠存在,凡夫不能見,遂執為非有;慧眼人了了見性,見其恆常不變,更談不到生死,故云涅槃生死等空華。蓋已明白生死流轉,即是幻心流轉。幻心流轉如輪,在六道塵海中,忽上忽下,曰生死海,輪轉不已,曰生死輪。此幻心作繭自縛,越纏越縛,曰生死縛,如夢之不醒,曰生死長夜。佛出世度眾,只度這幻心,使其由迷轉覺,曰了生死。了者,瞭解也,證於理也,又了脫也,使其不造因受果,證於事也。此為人生唯一大事,故曰生死事大。然則肉報身,談不到生死;法性常存,亦談不到生死。只有幻心作怪,因迷而認妄為真,遂有輪轉生死,如知是空華,不去當真,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不是造作出來的無生死,因本性原來是無生死。但凡夫不解生死之理,聖人只好依幻說幻,假定一個生死。下根人不明生死,只是怕死;小根人但求了生死,以為確有個生死可了;大根人知生死不在肉報身,只是幻心輪轉,幻心才是生死;上上根人,卻認識心不可得,本來無生死,亦無有涅槃。第為眾生故,不偏於空,不廢於有,要對之說了生死,使其自悟,知生死是我的迷惑幻心,要了生死,先了幻心,心知為幻。幻滅即了,是真了生死者。

生死假名有二:

一曰分段生死,乃捨棄其分段而另轉一生死者。例如人死,則拋棄此身之分段,轉為牛羊矣,牛羊死,則牛羊之分段身亦捨棄矣,如是輪轉,名曰分段生死。

二曰變易生死,乃意境上之變易,例如由凡夫至羅漢,復轉為菩薩,乃屬意轉,非是形遷。及常寂不動地,變易生死了,乃名圓照湛寂,方登佛地矣。

總之分段身,系隨愛根而受生,愛屬何道,即受何身,愛起於幻心,幻心由迷而覺,不著幻境,即無身心受彼生死。是先了分段生死,再進而去其法執,即了變易生死。我人所修必先明心見性,證得根本智後,再勤除習氣,方可真了生死。

凡人生死,先由生起,先取境以為根據。譬如人見一豬,心中先生一個豬之影像,印入腦海,朝於斯,夕於斯,習之既久,因圓果熟,自然交會而變豬矣。若一切不立,心中影像皆滅,縱有諸景,已知為幻,過而不留,不落痕跡,外境既無所附麗,性田即不起變化。十二因緣,不外愛取而入生死,根本乃在無明,轉無明即是覺,覺知生之所以,即可了知死之所以。未知生,焉知死,生既不有,死又何依。人若了知生死是無明幻心所造,是理上了生死。若實行修持,求明心解縛,痛除自己習氣,才是事上了生死。生死之事大矣哉,生死這個東西,就是無明幻心一念之動,起了作用,由微細而入粗分,堅固成性,習於不覺,易入而難出。然天下無難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行者果能痛切生死為可怖者,則當拔除其根,先破無明,然未知無明為何物,又奈何?以下當細釋之。

釋無明

無明者,暗也,迷也,覺則明矣。無明指暗鈍之心,梵文名阿尾拉,即貪、瞋、痴、疑、慢、邪見六大根本煩惱所合成,薰習纏縛,如煙之迷目失明。考名相,無明有四種、五種乃至十五種之多,分之過細,反使行者疑為實有一無明,思有以破之。不知無明即是幻心妄執,非有實體,非同物之可破。若可破者,則破後尚有相在,如碗破,則有破碗碎片在。此則不然,以明與暗對,不能並立,明則不暗,暗則不明。又如暗室,見光則明,光去則暗,是以無明非可言破,當雲滅。迷人轉覺,迷滅覺現,即非迷人。如人入夢,不可謂醒,及至已醒,不可謂夢,以醒則夢滅也。夢又豈可一分一分破耶?是故開覺則無明滅,未覺前仍是無明,仍是生死,惟聖凡同一有念,幻心亦同起。所異者,凡夫不知幻心,不知覺照,緣境自縛,遂成為惑,造業受苦,落生死海。聖人知是幻心妙用,隨起隨空,渺無痕跡,幻境、幻心,兩不可得,故超登彼岸。吾人對境能無心,過而不留,於藏識中,種子空淨,即不能成果,所謂生死種子斷也。是以殺、盜、淫等身口七惡業肇始於貪、瞋、痴三意業,名曰三毒。此三毒,又始於藏識種子,此種子即系幻心執著,妄將外境攀緣入藏,積久養成。雖種子無量,不外立我、對人、相對三種。於是善惡、順逆、是非、彼此,種種比量紛起以為因,貪、瞋、痴乃一切種子彙集所成以為緣,層層推進,至於殺、盜、淫,為集惡之大成,生死纏縛如輪以為果矣。若知一切是幻,於因地心境雙空,即不攀緣入藏,內無種子,外無諸緣,安能起發?如造爆竹,中無火藥,縱有引線,亦難炸發。至幻心之所以緣境引入者,實由迷惑不覺,認妄為真,冤枉上當,故曰無明。《楞伽經》雲,無明為父愛為母。此言生死之根,一切種子所自發,故不可以不除滅之。

釋業障

業障或曰無明,固當除滅,但業障深厚又奈何?當反問曰,業障是什麼東西?如實有這個東西,應拿將出來。彼必茫然。但如此之機,在利根人,原可一點即悟。愚鈍人機尚不合,必細細釋之。曰業障即是汝之習氣,如懶惰人好安逸,是其習氣,因此不能進於道。苦修人太偏執,不能活潑,是其習氣,亦不能進於道。或其人多疑思索,我見橫生,是其習氣,更不能進於道。皆為惡業,可以障道,故曰業障。但業者未必一定是惡,如修淨業十善業等等,皆為善業。業是造作意,梵雲羯摩,言所作之事業也。有身業、口業、意業三種。此三種業,向於善者曰白業,趨於惡者曰黑業,修世間法為有漏業,出世法為無漏業,入於非善非惡者為不定業。但修六趣者,又為天業、人業、鬼業等等。由因至果,緣滿果熟,習氣深厚,力強不復可制,是為業緣、業力。至不可逃免者為業果、業苦、業報。沉淪難出者為業海,習氣繫縛不脫者為業系,由此輪轉不已者為業輪,臨死時忽現月輪,照見一生善善惡惡,萬念紛起者為業鏡。然此皆自心造作之定業也,惟發明心地之人明白業由心建,知心為幻,業亦不有。一轉即空,是為不思議力。至業之障道者,曰業障。障又有五,固在正修分從略。

釋除業障之法

根本在滅無明,無明滅,業障不銷自銷。但業障粗分者可見,細分則不易察。佛法無鉅細之分,動念欲殺,雖未殺,如已殺等,但此殺念,一轉即空,空即清淨,只苦於不能轉。故念起時若有我見情執,不問鉅細,皆屬業障。但除念不是斷念、滅念,只是轉念。不轉即住著,住著即纏縛,由殺意以至殺行,皆因無力能轉,所以順流而下,不能挽救,此為生死之根故曰情執,皆可障道。業障深淺,即是自己積習的深淺。如易除的是業障淺,難除的是業障深。又念頭放得下的,轉得快的,一照即空的是淺。如放不下,轉不動,提不起照的便是深。雖然,以要言之,銷業障一事,非明因果不可,能明白業障因地本是性空,即是佛境。下根笨人不可與語也,恐其不明因果,不解真諦,反誤於空,流入惡途,故必以儀軌範之。戒勿縱逸,徐開其般若之路,勸其改脾氣習慣,待其機熟,然後當機點破,使其廓然開悟。至雲帶業往生西方,此業乃指見思惑未斷而言,以見西方勝境而思慕,即屬之惑。但死時自力不足,伊在毫無把握之時,得此正念一助,自能得力不少,當然超出三途,不戀此世,一心不亂,即得往生。往生已,其舊習慣業力尚未除也,從此在西方薰習,久之成熟,再悟到罪福性空,本無生滅,智慧華開,本性佛見。業且不有,云何說銷。若不明心地,不明因果之人,偏從銷上說,不就業上解,當作真有個業障在,是以不依般若,業障就無法可銷。努力努力,早作預備,勿臨時慌亂。人身難得,豈可再入惡道耶?行者既明生死之苦,以無明為因,業障為緣,受苦為果,當謀有以解脫之,然解脫之義有未知也,故下面解釋之。

釋解脫

解有二義,一解釋,釋以去疑也。二解義,謂明理義以解放其心也。梵雲木叉,乃離縛而得自在之義。解惑業之縛,脫三界之苦,曰解脫。此縛乃自縛,異於被人所縛,蓋彼為人縛,此為自縛。彼為有相縛,此為無相縛。彼縛我於身,此自縛於心。彼縛只一、二種,此則有八萬四千種之多。彼縛解之以手,此縛解之以慧。彼解在求人,此解在求己。彼縛必解而後脫,此則不解自脫。然並非不解,以慧眼人照見根本已空,原來無縛,云何有解。只對鈍根人,不能不說許多名相耳。求解脫者,名似囚人不得自由而求脫,此則不然,以本來無縛故。但眾生不明所以,今之忙忙名利者,不被名縛,即被利縛,或名利雙縛。彼正竭力營謀求其深入之不暇,豈肯放鬆求解。及至感受痛苦,始悟到苦空無常諸義。但在未感覺前,早已痛苦萬狀,因被希望心所惑,遂不覺苦,尚自以為達到希望,一切痛苦即此解除。不知人事不常,萬難如願。如彩券頭獎五十萬,同時慾望者且百萬人,結果得望者僅一人,而失望者不知若干萬也。在未開彩前,其慾望燻灼不安,與開彩後失望惱怨之苦,同一不可名狀。然則本來無縛是真,目前不安又非假,徒因不覺,冤枉自縛,解鈴還仗繫鈴人,既從心上縛,還從心上解,欲從心上解,應先明因果與緣會之理。

說因果

因是起因,果是圓滿成果,由因到果,中必有緣,緣不足,果不滿也。所謂四緣,一因緣,二緣緣,三次第緣,四增上緣。緣中又有無數小因小果,譬如因渴思茶,因緣也。因思茶而烹茶,緣緣也。由口渴而思茶而烹茶而泡茶而飲茶而解渴,先後次第不可紊亂,此次第緣也。由口渴至解渴,中間許多過程,逐漸增上進步,此增上緣也。層層有因果,處處可轉緣,或好或壞,皆不出此四義。若因烹茶而烙手指而瞋恨而怨人而鬥爭,是又轉一因緣而另成一果矣。因果遠可通乎三世,近只在目前,剎那即是一因果,事無鉅細,皆逃不出因果定律。一切科學,處處不離因果,以各種緣為助成之也。因起果熟,皆名曰生,如植樹下種為因,灌溉肥料陽光為緣,抽枝開花結實成果為果,是為生。於是樹生為因,木葉黃落乾枯斧伐為緣,枝幹作柴焚燒成灰為果,是為滅。為一生一滅,生是緣生,滅是緣滅,故不是自生滅。以一粒籽不能自己成樹、成果、成柴也。又不是他生滅。以雖有他種緣會,若無籽,亦終不能成樹成柴成灰等等也,又不是共生滅。以共則無主體,無自性矣,究屬為誰,不可得也,故曰緣生性空,雖有而不可得也。又不是無因生滅,以此一生一滅,皆為果,若初無因,決不成生滅之果也。心亦如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乃至一切一切,皆如是緣生緣滅。所以心是因緣起,因緣滅,幻生幻滅,畢竟不可得。今日種種苦惱,亦因緣縛,因緣解,因心迷,緣外境以自縛,因心明,緣覺照而解脫,然皆緣空不可得。凡夫愚魯,不明因果,只怕果,不怕因,以因不可見,果則在眼前也。因果易入而難逃,人每輕忽之。二乘怕因,不肯造因,是亦怕果也。菩薩不昧因果,佛則了了因果,既有前因,今必有果,不受而受之可而,無所謂順逆也。至未來事,則前因後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受。在未動前,早已覺照分明,自不會輕易造因受後果矣,是以明心為一切事業之總關鍵。以心明心者,般若也,然必明心之體,方可啟般若之用,此啟機分最要緊處。由是而般若頓開者有之,由是而破疑決定者有之,由是而種植善根者亦有之,此度自性眾生於因地之微旨也。

辨心性

心何物乎?心是集起的東西,如眼與色相集,耳與聲相集等。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也。根塵相集而起知識,於是有六識,遂名識心。故依外境而集起者為念,隨念而起量度者為意,依量度而分別者為識,追索者為想,由識而決定之者為我見,堅固此見而不肯變通者為情執,以慧照力,運想此意念識見而轉變者為觀照。證知智慧亦空,能大舍無住者為般若妙用,其實皆心之幻起幻滅,而此一起一滅,即一生一死,一因一果,一個輪轉。住此者為纏縛,無住者為解脫。然心無出入無來去,更無生死,本來不迷,本不可得,又從何處說解脫耶?答曰心本來是覺,而今宛然有一個迷惑在,又奈何。譬如人本來不病,原說不到醫藥,但人確已受病,身熱頭痛,不可執幻,定指為無。明知病除後一切不可得,但不能不以幻滅幻。又如醉人與醒人比,雖一切完全不二,其動作狂亂,卻不可謂為無有也。我人與佛比,亦只一醉與不醉耳。

世人每分明心見性為二事,又心與性,亦無從辨別,此機之所以難啟也。儒釋道三家說性皆同,以○為代表。在儒名之曰仁、大道、至善、天命、明德、浩然之氣、帝則、天理、常存、心性、元。在釋名之曰如來藏、真如、大圓鏡智、法界體性智、圓覺、菩提、毗盧遮那、法性、法身、佛道、妙心、涅槃、金剛般若識心、阿賴耶、五智、九識、無邊身、歸元。在道名之曰玄、金丹、穀神、上清、無極、不死、大道等等。三家都立假名,不可勝數,為物則一,亦表此空性而已。

今以性之湛寂不動,喻之如水,因境而動念,此念為心,喻如波浪,因風而起也。水有起波浪之可能性,非水之實有波也,此波既因風而有,是名幻生,風止波滅,滅還於水,是名幻滅。幻生幻滅,故不可得,以無自性,故空。水與波,二而一也,惟性本無生滅,雖經千萬世,亦無變易,以不可見而非空,故曰真空不空。以不見其有而妙用卻恆沙無盡,故曰妙有不有。此物不生不滅,非垢非淨,故湛寂不動者性也。此不動非如木石之不動,仍活潑潑地,見境而起念,幻生幻滅,畢竟不可得者,心也。心生於性,"性"字從心從生,言心之所自生也。心之滅也,滅還於性,故生處不可見,自何而來,不可得而知也,謂之依境而生,則當生於境,非關自有,於性宜若無涉矣;謂之依性而生,則無境何由起念,性中不得憑空起念也。故知因緣假合而有,如鍾之因擊而鳴,聲之出也,亦各種因緣和合而假有,是生處之不可得也。及其滅也,去至何方,不可得而知也,謂為滅於境,則境上不見有所增,謂為滅還於性,則心生時,性亦不見減,心滅時,性亦不見增,正如水之有波時,水未必減,波滅於水時,水未必增,動而不動,此滅處之不可得也。以不可得,故不生,以不生,故無可滅,是雲不生不滅。由是而知,生者幻生,滅者幻滅,均一假名而已。幻生之義云何,曰依他起也。依法,。性本有三,一曰依他起性,二曰遍計執性,三曰圓成實性。圓成實者,言本來圓滿,本來成就之實相也,忽為外物所誘,依他而起念,以不能覺知為幻,遂周遍計度而執持之,其病不在依他起,而在住著,住著之病,又不在周遍計度,而在堅固執持,遂使本性淆亂。然只暫時之淆亂,本性決不有增減,故名曰恆常不變如來藏性。

性心不二

性若為體,心若為用,體用不二也。一念起,因風成浪,不問其為善為惡,一轉即空,當體即消,聖凡之別,亦此一轉。去惡向善,在此一轉,超凡入聖,本極容易。然最活者心,最死者亦心,世人老不肯轉此心以向善,乃至九牛二虎之力,尚不動絲毫,此是固執心業力堅強,難調難伏,佛亦無可奈何,非自動不能轉也。但如何能轉,只要覺悟,覺便是轉,凡人本性,原來是圓滿不缺,故名本覺,本來是妙故又名圓覺妙心。不幸而酒醉若狂,同一為醉,醉有深淺,醉人卻與好人不異。先醒的人,去灌救未醒的人,是名行菩薩道。平等慈度,醉人雖狂,卻輕慢他不得,因他的本性,不曾壞卻分毫,只是一時糊塗,不能清白。一醒之後,和好人完全不二,所以煩惱菩提,實在不二。兩者都屬性空,都不可得,故名即是。昔有人問何謂煩惱即是菩提,餘令其人舉手,再令其放下,更問其人:汝手是否有一舉一放,曰是;更問此一舉一放,是兩隻手,還是同這一隻手,曰同;又問舉放是不是二,曰二;問手是不是一,曰一;其人頓悟斯理,歡喜而去。可見醉醒亦不二,本來如是,人不肯放下,轉這一轉,又奈何。及至入門修行,一切貪懶性成,全去靠佛,要佛替他放下這隻手,要佛去替他醒,又奈何又奈何!推本窮源,由於根本不曾明白心性的相貌。

根塵相對

不能不見,不能不聞,硬要他不見不聞,是外道斷滅,硬壓功夫,必成大病,非落在死海,即翻為狂魔。若隨順他見聞流轉,是凡夫攀緣,攀緣即是惑業被動流轉,失去主權,故一切仍要了了覺知,加上一個照見工夫。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是圓覺經主要經文,此難在一"知"字,其中包括覺照、證空、不惑、不動等種種境界在內,非修證則不知耳。

心謂寶藏

云何謂藏,即指藏識。識又分為五、六、七、八、九,茲分說之。

五識者,前五識也,即眼耳鼻舌身,與色聲香味觸相對而起之識也,此如門口招待使者,招待客貨入棧,藏而未入者也。

六識者,意識也,由前五識而引起之意念也,此如接收運貨入棧房內之專使也。

七識者,比量分別識也,以能分別其孰善孰惡,以及無記,固執勿放鬆,即我愛執藏也,此如鑑別貨物而定美惡之人,為苦之總因,煩惱之祖,梵名末那識。

八識者,藏識也,藏有能藏、包藏、我愛執藏三種。能藏者,謂有藏之能力也,藏入即不復再出,不問若干年,總之不能除去分毫。包藏者,言其量可包羅一切也,大如山河、日月、地球,小如芥子、米穀、細蟲,一齊包入也。此如一大棧房,一切大小、好壞、穢淨等物,無不藏入,梵名阿賴耶識。

九識者,即八識之空淨者,八識雖屬棧房,其始本來空淨,貨物雖有運入運出,往來紛擾,但棧房實不因此而移動,非垢非淨,無來無去,原本白淨無瑕,故別名為九識也,九識名曰白淨識,梵名庵摩羅識。

以上諸識,本屬一體,非有實性,為醒耳目故,立此假名,但言心之如何起因而造業耳。

世人起因造業,落入因果,不易救拔,此身口意三業之不易清淨也。云何身業,曰殺、盜、淫;云何口業,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云何意業,曰貪、瞋、痴。此為三毒,總名曰十惡,如加一"不"字,不殺、不盜、不淫、等等,即是十善。但意業為主,因也;口業為引,緣也;身業為成就,果也。如不從因上救根,但於果上補過,終無益也。本會修戒,由定慧入手,以定慧是戒,乃心戒,所謂根本大戒,但亦不廢戒相威儀。

修行先從心修行,就根上下手,此心中心由體起用之法也,故說意業緣起,不厭其煩,人苦不自知其病,佛乃告以各種習氣,有百六十種心,《大日經》簡之為六十種,使行者各自反照而內省也。曾子三省吾身,此三省不可指為三次,若每日三次,亦幾一曝十寒矣。此三乃一日三時,初時、中時、後時也。即言無日無時不如是,日如是,月如是,久之自熟,去三月不違仁不遠矣。心上諸病,皆屬習氣,其根不外根塵對縛,色心雙纏。譬如鏡子,對物而有形影,外無物,鏡自空。雖然,有不同處也。

一、鏡對物而有形,物去形亡。心對境而起念,境去形留,以攀緣故。

二、鏡外物去即無形,心外境亡,念卻仍有,以憑空攀緣故,立種種影像故。

三、鏡對物必留形,心對境,可以不留,如視而不見,心不繫屬等等。又如有智慧者,現量已圓,亦能斷一切故。

四、鏡對物只留一形,不能變化,心對鏡,留形外,更可使其轉變,幻化無量。若有智慧,又可另轉一意境故。

由此可知主權實在我手,愚者不識主人翁,任彼流轉,不能轉物,乃為物轉,甚至讀經為經所轉,成一死解,不能起用。

聖人立教,以明心見性為主,欲人證到菩提,菩提無相無名,乃不可得之圓妙精明覺心也。世人誤解菩提心為善心、慈悲心,以為不作惡即是菩提發現,實欠明顯,因地未明,果地又安得而圓成乎?又菩提心假名有五:

一、發心菩提,知迷求覺,發心起行,言發此證到菩提心之心也。

二、伏心菩提,知以心制心,降伏其粗重積習也,然壓制非究竟,心尚未空,不名菩提。

三、明心菩提,了知如實自心之真相貌,證得其空淨之根本也。

四、出到菩提,出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至此尚未離功用也。

五、無上菩提,已入遍滿圓實之境,為大成就,斯真菩提矣。

故能理上明白自性,本來菩提圓滿,佛性平等,是法身成佛也。事上修證三昧,見到實相,明心見性,是報身成佛也。若夫由理事無礙,而事事無礙,習氣除盡,神通開發,化身成佛。非一生可能辦到,當經不可說之時。時即劫也,是名阿僧祇劫也,阿言無,僧祇言多量,言無量數劫也,即雲非有定時也,一世亦可,千萬世亦可。智者求心,剎那超過,愚者外求,雖千萬世亦不能證得。果如何而可言超脫者,則舍一心地法門,無他法也。

三界之中,以心為主,心名為地,以此心法,通入法界,故名法門。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當下沉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秘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名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此法能引諸菩薩眾到色究竟自在智處,此法能度一切眾生生死險難。今略舉此數,皆從般若波羅蜜門,直證心田,如實知自心,是名心地法門。大日經之秘密主,即言心密之主,身口意三平等秘密加持,為所入門,一身密印,二語真言,三心妙觀。三者方便加此受用身,即是毗盧遮那遍一切之法身也。此表菩薩之功行圓滿,故以為名,實即一切眾生平等法性不思議心也。經雲依此法門等等,門即此門,故離般若,則學佛之資糧斷矣。

法從心生,名因法立,能生之心無處,所生之法亦然,心境兩空,具無處所,故無心則無一切名字,以心隨緣應物,皆屬緣空。佛說法四十九年,無非度眾生之心,使之安樂,以無一眾生,不求安樂,彼之爭奪殘殺,巧求詐取,又無不因求自己之安樂而起。彼不知此安樂非究竟也,世間安樂,與苦惱相對相因,皆從習慣比較而來。今日之樂,即明日之苦,有之樂,即無之苦,故非究竟,此安樂亦暫時而難永保。且以心向外馳,人遂忘卻根本,以為苦樂在肉體之勞逸。佛欲使其覺悟何者為究竟安心法。世人心尚不知,遑論其安,故聚訟紛紜,至千百年,終未得一究竟。世人奔走一世,無非求安的法子。要如何安,才算滿願,終不曾點到心上去。世人求財祿,自己問自己,總是如何而可使我心滿意足,可知希望者還是我心,亦惟求我心之滿願而安而已。豈知人事不常,八苦交煎,無有諸樂,但受眾苦,不能慧照,遂名曰惑。

人生少壯老死,終不離前說八苦,然人不自覺者,為五陰熾盛苦。最恐怖者,為死苦,人誤以一死即永永斷滅,一也。傷自己一生經營所得,財妻女子,即將舍離,二也。死後究作如何歸宿,三也。以此諸疑不決,恐怖心起,越不肯舍離,不捨則心越不肯放下,是以死時顛倒痛苦,不可名狀。人見之,反謂此是死時一定光景,其畏死之心,早已種下,是根本不明心地故。以心地不明,安心之法,更無從著手。具智慧者,無不求其脫離,但不得其法。菩薩智悲雙運,度之脫離,為說安心法。第不先說安,卻先說心,使其明白究竟,知本無生死,心不可得,苦樂即無所依。依者住也,住著即心境雙對,不能雙空,計較分別,隨緣而起,苦樂之生,生於心有住著。但云不住者,並非頑空如木石之無知,正是了了覺知而不執著,故云無住。無言不執,非空無也。經雲應生無所住心,非但不住苦,並且不住樂,連不住亦不住,卻住在這不在處,斯真常住真心,故名淨土,故名極樂。極樂雲者,安之至也。汝勿以安與不安為對論,此"安"字,乃真實究竟之安,無可名說之安。明此圓覺妙心,以根本不生不滅,故不淨不染,不隱不顯。二祖覓心不得,初祖即許其安心竟。一切生死八苦,根本打破,此在自心參究,非有法可傳。惟平時力量不足,路太生疏,教汝自己切實修持。修持不是求神通,正是求定生慧,以般若力,破除一切縛,無非安心而已。然天下至大之神通,有過於安心者乎!

世人不了安心法,以求財求名,滿足慾望為安心,終至愈弄愈顛倒,苦上加苦,一切無論矣。至修道之士,已得安心法要,尚不敢自信,每說自己業障深重,無由自拔,此由於不明業障所致。前雲要銷業障,第一先明白業障是什麼,明白了,不銷而自銷。故心地未明,舉心動念,即是業障,脾氣習慣,就是業障。業障不同犯罪有案,可以銷案解罪,此總在心上繫縛。譬如殺人而逃,殺行是業力衝動,逃走也是業力衝動,即使官廳不問,苦主不追,或逢赦免,他那良心恐怖,和臨終顛倒,正是夙業未解。又如殺盜殺敵,不得已而用兵,若不為自身謀祿位爭地盤,文王一怒而天下安,其身心亦安然處之,何業障之有。況心中又無貪瞋痴諸念渾雜其間,所謂理得心安是也。不安即是惑業苦,破惑業苦,不外定慧空,定則生慧,慧以解空,空則不定而定。慧者,智慧也,智者不惑,世人迷惑,由於無慧,以無慧故,不能分別真偽,妄者反識為真,如能空諸所有,自然瞭解世間法,一切不實。所謂有漏,如杯之漏者,初亦滿水,不久漏去,故名有漏。佛法是出世法,真實義諦,諦言不可動搖,若無漏之杯,水終不漏去,故名無漏。佛法者,籍以瞭解世法者也,世法了,即是佛法。離世法,即無佛法。故佛法於世間,不離世間覺,將有漏之世法,與無漏之出世法,通達無礙,二漏法淨盡無餘,是名漏盡通,此乃第六通,為最高法門,外道所無,佛道獨有。各教所無,佛教獨有。學佛尤以此為先著,故開般若慧,乃成佛根本資糧,明心見性之第一關鍵,無第二條門路可通,仁王經雲:一切皆依此門而成正覺,越此而成佛者,無有是處。良由眾生病根,只是迷惑不覺,對治法門,亦只有此一條路,雖無量百千萬億劫,劫劫有佛出世,佛佛道同,同此一法,只是運用不同,隨機應化,若歸到無上菩提,證入毗盧性海,卻不曾有二。至於名稱,各經略有不同,今略舉如下:

一、常恆不變如來藏性,二、藏識,三、如來藏,四、圓覺妙心,五、妙靜明心,六、歸元,七、毗盧性海,八、大圓鏡智,九、法身,十、心地,十一、性田,十二、心寶,十三、菩提心,十四、淨菩提心門,十五、金剛般若,十六、實相,十七、真如,十八、寶藏,十九、佛性,二十、真子,二十一、密藏,二十二、薩婆若海,二十三、心王,二十四、金剛密跡,二十五、主人翁,二十六、隻眼,二十七、牟尼寶珠,二十八、元常,二十九、大我,三十、○。

各經名稱雖異,其義不二,亦即名諸佛大秘密,又名勝上大乘,勝上大乘,非外道所能知。所云大者,即是摩訶,約有七義:

一、法大,謂諸佛廣大甚深秘密之藏,毗盧遮那遍一切處,惟大人所乘故。

二、發心大,謂一向志求平等大慧,起無盡悲願,誓當普授法界眾生。

三、信解大,謂初見性明道時,是具足無量功德,能遍至恆沙佛剎,以大事因緣,成就眾生。

四、性大,謂自性清淨心,金剛寶藏,無有欠缺,一切眾生共有之。

五、依止大,謂法界眾生大依止處,如百川趣海,卉木依大地而生。

六、時大,謂壽量長遠,出過三時,師子奮迅秘密神通之用,未曾休息。

七、智大,謂諸法無邊,等於虛空,心之自然妙慧,亦復無邊。以如是七因緣,故於諸大乘法門,猶如醍醐,故云最勝大乘。經雲其性常堅固,無量如虛空,正表此妙心之至德耳。

佛於法華會上,令諸眾生,開示悟入,成佛知見。達摩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眾生心被物轉,貪聲戀色,縛於嗜慾,為八風所搖。人若了知世間萬法,皆是無常,如幻如夢,如電如露,瞭解此理,不復貪痴,則此心體,如如不動。諸法無性,以無性故,悉皆成佛。故《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此即觀諸法無自性之理也。所謂無自性者,無何等性乎?所謂無相性,無盡性,無生性,無滅性,無我性,無非我性,乃至無菩提性,無法界性,無虛空性。知一切法,皆無自性,則能知一切智,得一切智,能見性成佛。佛法非消極,故二乘自了不度生,為佛所呵,稱其人為焦芽敗種。此種人不能成佛,故寧落地獄,不入二乘。所謂修大乘法者,鬚髮大願,存大悲,證大智,立大行。發大願者,願我生生世世,發菩提心,舍諸身命財產,救度眾生,不但令眾生得安樂,且令眾生了明心性,使之成佛。存大悲者,以大悲心為根本,悲憫眾生不明真理,枉受苦惱,誓救拔之,令得安樂。立大行者,行六波羅蜜,利己利他。證大智者,證法界本性智,成就根本智,於十方法界之理無不了知,名為一切智智也。所云大者,即眾生心性,此物至小無內,無一塵而能入;至大無外,無一法而不包。所云乘者,以運載為義,能運行人,直至薩婆若海。薩婆若海者,即一切智智之地也。薩婆若海,即在眾生心性之中,是知此海不遙,心寶常現。以心寶而比世寶,則趙璧非為寶,隋珠未足珍。但能明心見性,則外物不足以動其心,剎那之間,其寶自現。當親悟時,實非他得,是為見性成佛。

眾生賢愚,皆因其心力所注之不同而有異,因分別而遂有賢愚,其實則皆同此本體智慧,為妄情顛倒所覆,不能顯見。如目有翳,如手成殘,不能起作用,其可能性則勿失也。人有智慧而不顯,如人有財寶而受困窮,豈不悲哉!茲引華嚴經出現品文,以釋其義,經文大意雲,譬如有大經卷,量如三千世界之大,經中書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此大經卷,雖如此之大,乃全住在一微塵中,不但一微塵如是,乃一切無量微塵,一一皆如是。於是有一人智慧明達,具足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中,於諸眾生,無少利益,即作是念,我當破彼微塵,出此經卷,令眾生得益。此譬如如來有清淨智眼,普觀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足如來智慧,而卻愚痴迷惑,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於自身中,得見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利益安樂云云。釋之曰:大千經卷者,如來智慧也,在一切微塵中者,即在一切眾生心中也,一切微塵皆如是者,即一切眾生皆具廣大智慧。然眾生雖有如是智慧,因妄情所覆,不能內照,譬如大金藏,空埋地中,不因天眼人指示,何能發現。故人必須聞經教之理,了知人人心中,有廣大智慧,思所以啟發之,得無上至寶,利濟無窮,徒以不知為可惜耳,如知此義,則對一切眾生,無尊卑貴賤高下諸分別,平等智光,自然顯露矣。

心之靈妙,不可思議,質微則勢重,質重則勢微,故地力不如水力,水力不如火力,火力不如風力,風力不如心力。心力無形,力最勝上,神通變化,入不思議,心之力也。茲略引數則用以說心:

一、《起信鈔》雲:信過去釋迦當來彌勒為易,有令信眾生心中真如,是凡聖通依,迷之六趣無窮,悟之三寶不斷者,此為稀有。

二、《正法念處經》雲: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心常為導主。

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文殊問曰:云何為心,云何為地?佛言:三界之中,以心為主,心名為地,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

四、《不退轉法輪經》雲:爾時三菩薩,在世尊前,以蔓荼蓮華供佛已,作如是言:我於此法,深生信解,無有疑惑。

五、《如來藏經》雲:世尊告金剛慧言,善男子,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慾恚痴諸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跌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汙,德相備足,如我無異。

六、《雁腋經》雲:諸比丘告舍利弗言,佛非我尊,何以故,我不離佛,佛不離我。

七、佛於燃燈佛前,獻五莖蓮華,表五蘊性空,心無所著,頓入無礙之門,乃得授記釋迦之號。

八、《金剛辨宗》雲:金剛經者,一切如來悟心之門也,了無明之妄心,即妙慧之真心,故曰悟心。又云十方國土中,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惟有一乘法,只是一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更住何法,故言不住。若離心別有法可得,即生執心,住於法相,即是無目之人。

九、《寶藏論》雲:知有有壞,知無無敗,真知之知。有無不計,即不計有無,即自性無分別之知。

十、水面和尚雲:"知"之一字,眾妙之門,靈知之心,即是真性,與佛無異。

十一、《華嚴經》雲:善哉善哉,云何如來在於身中而不覺知。

十二、論雲: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觀上列各條,可知佛說法四十九年,只說一句:心不可得。佛雖說亦同不曾說,以法本空故,心若不起,萬法無生,心遍一切處,一切處遍心。如是了達,頓入自宗,故不悟心遍一切處者,則妄計心外有法,一切顛倒矣。

不達無相即相,則是取相凡夫,若了相即無相,則成唯心大覺。故不可取相求悟,亦不可離相證真,不即不離,覺性自現。

結論曰:啟機法門,不可窮盡,茲概言之,使大眾了一大概。先發大願,立宗旨,明學佛之緣起。學佛又分三期:一啟機期,二正修期,三印證期。此是第一期,但人何以要學佛,應反問自己:求己呢,還是求佛呢?何者為重。能知自己根本迷誤之處,然後真心痛切,去求醫藥。醫藥者,三寶也。然何為佛,何為法,何為僧,又何為寶。三寶既明,再行釋我,先從有我做起,不落空無斷滅,再做到無我,不落情見生死,乃知情見生死,無非是苦。於是釋苦,苦義既明,然後怖生死而求出離,但必明如何招入生死,根本還在無明。故釋無明,此無明枉造諸業,故釋業障。而業障之如何消,曰惟解脫,故說解脫。但不明起因,不得真相,故說因果。因果之一起一滅,即幻心之流轉,於是乎辨明心性,使知心為何相,性為何物,直證到菩提,故說菩提。乃呼應第四頁印心宗旨,以般若為宗一語,極言離般若則學佛之資糧斷,如工人之失其利器,雖有大力,亦難施用。啟機者,啟般若之機也,此般若非佛獨有,人人具足,般若華言大智慧,然不足以盡其義,當雲"通達世出世法理事圓融無礙之大智慧"十六字,方可以擬其萬一。果如何而可啟發此般若者,當入正修行路。

學佛大秘寶——民國心密二祖王驤陸《乙亥講演錄》:如何了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