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国: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激发全球经济发展潜力

11月5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在致辞中52次提到“开放”,可见对中国着眼推动的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视。那么,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究竟“高”在何处?它对于中国与世界的未来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在进博会会场,原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向《人民中国》记者做出了阐释。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在您看来,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特点是什么?

魏建国:我认为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与过去40年相比,更加具有战略高度。习主席在讲话中阐述了扩大开放的措施。首先是激发进口潜力。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像一根火柴,通过点亮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来引燃各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但这还不够,要想激发进口潜力,中国还需继续加大降低关税的力度,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魏建国: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激发全球经济发展潜力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其次,放宽市场准入是高水平开放的标准。这表明中国希望有更多的国际企业来华投资建厂,跟我们合作,并鼓励他们在中国生产产品并直接卖给中国市场。但目前,中国市场开放的领域,法律规则方面,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这都需要我们通过加大开放力度来做出改变。

第三,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高水平开放的关键。一流营商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是外国企业,还是国内的企业,对自己在中国任何一地的经营可以有长久的预期,能够不受干扰地长期发展,能够持续盈利,而不仅仅是三年五载的短期经营。这就要求政府的政策要有一贯性,改变以前用土地政策、税收减免政策吸引投资的方式。

第四,推动多边、双边合作深入发展是高水平开放的标志。在当前美国政府实施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大双边、多边贸易等区域性合作,推进以建立规则为基础的多边透明贸易体系,打造全球范围的新一轮高水平的开放与合作。

——在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基础上,中日经贸合作将会产生哪些亮点?

魏建国:我认为,中日经贸合作将会迎来第二春。从市场来看,过去40年,日本对中国的投资,是“投资—出口”型。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产品外销别国。现在,日本开始重视中国市场,投资类型将会转变为“投资—当地消费”型。因为,中国的消费市场拥有4亿多中产阶级不断增长的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需求。

魏建国: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激发全球经济发展潜力

进博会食品及农展品展区内,众多参观者来到集合日本各地农产品的展台前体验、咨询。


从今年数据来看,中日经贸关系一改过去7年的下滑状态,开始呈现复苏势头。1-8月,中日贸易总额达到2180亿美金,出口额增长8.4%,进口额增长11.8%。日本对华投资企业数新增529家,较去年同期增长近45%。可以说,日本已经开始抢占和中国合作的先机。我预测,明年中国和日本的贸易额,很有可能会超过同欧盟、美国的贸易额。

而且,据我了解,现在中日第三方合作的总成交额已达到约180亿美元,成交项目达到63个。中国此前也和其他国家开展过第三方合作,但无论在项目规模、项目数量,还是涉及领域,都无法同与日本的合作相提并论。这足以说明中日企业的互补性。中国与日本的第三方合作,为中国和其他国家进行第三方合作树立了典范,建立了标准。

此外,在习主席的讲话中,还提到了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在经济全球化面临不确定因素,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自由贸易形成挑战的当前,中日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联合起来不仅能带动东亚、甚至能带动亚洲、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

——在习主席的致辞中,提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金融业开放等举措,这些都是日企在与中国合作时的关注点。您认为,今后中国在上述方面会有哪些具体落实的措施?

魏建国:让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最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国,是提高改革开放水平的必要途径。今后,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将会更大规模、更加高水平地出现。例如,中国会设立刑事法庭来办理知识产权案件;更加注重日本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诉求。此外,伴随中国进入高水平发展阶段,中日双方可以共同研发专利技术。在共同研发过程中,我们尊重日本企业对一些技术保密的诉求,也希望日本企业尊重我们同样的诉求。双方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实施对新技术的研发,这样的合作无疑是前途无量的。

魏建国: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激发全球经济发展潜力

魏建国在进博会论坛活动上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在金融开放领域,日本特别重视同中国金融业的合作。日本过去经历了20年,甚至25年的磨合,才较好地解决了一些自身的金融问题,并且形成一套金融和企业结合起来,共同走出去,共同防范风险的有效模式。在日本,银行、财团和企业家共同探讨投资到海外是否能赚钱,回报率有多大,盈利周期有多长,有没有地域风险、政治风险、财务风险。可以说,在走出去的每家日本企业背后,都有一支精打细算的金融团队在出谋划策。而中国目前没有这种成熟的模式,中国企业大多凭借一己之力走出去。虽然,银行会对企业海外投资项目进行审批、报价,然后企业参考银行的报价来评估在海外投资的风险,但双方缺乏更紧密的合作内容。

借鉴日本金融与企业结合的模式,可以帮助中国企业与日本的银行、财团建立起合作机制,同时促进中国企业与中国银行之间的合作。这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规避海外投资风险,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对加快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非常有益的。


(文:王朝阳 摄影:王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