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朱厚照为什么传位于嘉靖皇帝朱厚熜呢?

翠楼看天下


明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朱厚照驾崩,按照皇帝传位体系,应该传皇位给其子,但是明武宗无子,以藩王继统。孝宗朱见深之孙,兴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继位,年号嘉靖,即明世宗。

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孝宗朱祐樘驾崩,年仅15岁的太子朱厚照继位,年号正德,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最荒唐、最荒淫的明武宗。少年时代的明武宗很聪明,却又贪玩。登上大宝后,信任谷大用、刘瑾、张永八个宦官,称为“八虎”。为了得宠,八个太监投武宗喜好,引诱他纵情声色犬马,倡优杂剧、宫女鼓舞、角斗游戏、跑马击球。他建立豹房,整天沉湎于玩乐享受。

明武宗放着皇帝的宝座不做,偏偏要化名总兵官朱寿,巡山玩水,带兵打仗,并且自己给自己加封太师。他巡行到山西偏头关,见到歌姬,非要封为娘娘,称为刘娘娘。戏曲中的《游龙戏凤》说的就是明武宗的故事。皇后、皇妃被尊为娘娘,皇后则是国母,将人可尽夫的歌姬封为尊贵的皇妃,太滑稽。等于说天下子女都是婊子养的。明武宗因此被视为荒唐、荒淫的皇帝。

明武宗一生喜欢巡行,一路享受,一路风流。见到喜欢的女人就要占为己有,并不考虑身份如何。明武宗贪念酒色,淘空身体,没有子嗣,死时年仅31岁。而且他是独子,没有兄弟。无法由其兄弟继承皇位,只能从明孝宗的子孙中寻找血缘最近的皇室成员。兴献王系明孝宗的第四子,明孝宗长子、次子夭折,第三子成为长子,第四子兴献王成为次子,其子朱厚熜与武宗朱厚照血缘最近。经过朝庭商议,依照“兄终弟及”的祖训,以武宗遗诏的名义立行献王长子、武宗堂弟朱厚熜继位。

朱厚熜的继位,是因为明武宗没有子嗣的缘故,不得已的选择。以藩王为皇帝,在明代还有两例,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郕王朱祁钰继位,是为明代宗,后来明英宗又复位;明熹宗朱由校也是没有子嗣,由信王朱由检继位,是为明思宗。朱祁钰、朱由检都是前任皇帝的亲兄弟,嘉靖皇帝朱厚熜则是前任皇帝的堂兄弟。


黄强黄不息


明朝皇位继承制度在太祖朱元璋时就已经定好了,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嫡子(皇后的儿子)必立嫡子;无嫡子必立长子(年龄最大的);哥哥死了如果没有儿子,就传位于年轻龄最大、血缘最近的兄弟。"

这是太祖皇帝有感于前代皇位传承有时会被大臣、宦官或后宫掌握(如汉时大臣和后妃废立皇帝、唐朝时宦官废立皇帝),皇权旁落,而特意制定的皇位继承规则,要求后代严格按照这个规则执行。

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立朱标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而不立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㭎和四子燕王朱棣,就是为了以身做则,贯彻自己制定的皇位继承制度。

有明二百多年,皇位继承制度是基本上按照朱元璋制定的规则执行的,其中虽有波折,但大局不变。

其中对这个皇帝继承制度造成最大危机的就是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他先是发动"靖难之役",赶跑了朱元璋的法定接班人、自己的侄子,皇帝朱允炆,自立为帝,年号永乐,直接破坏了这个制度。其次,他非常不喜欢自己的长子朱高炽,而是喜欢次子朱高煦,甚至在靖难之役中承诺事成后立其为嗣。永乐称帝后,他屡次想实现承诺,废掉长子,改立次子,朱元璋定下的制度一度到了无法维系的程度。

但朱棣考虑再三,还是未敢废长立幼。其主要原因还是朱元璋的因素。朱高炽是太祖亲封的燕王世子(继承人),在朱棣登基后自然就成了太子。朱棣一直是以朱元璋的真正继承人自诩的(以掩盖自己皇位非法性),为此他不惜把自己的母亲都改成了马皇后(马皇后本无子),就是为了掩人耳目,让天下以为自己的皇位符合传承规则。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废了太祖钦定的世子,那不是明摆着打自己的脸,说自己言行不一吗?所以,虽几经波折,朱高炽还是保住了太子之位,最终登基为帝。此后,朱元璋制定的制度也是彻底贯彻下去了。

现在来说嘉靖帝朱厚熜,他是明宪宗的孙子,明孝宗的亲侄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兄弟,也是和朱厚照血缘关系最近的兄弟(朱厚照是孝宗独生子)。在武宗去世时,无子,按照太祖定下的皇位传承制度,朱厚熜就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实际上内阁首辅杨廷和和张太后也是这么办的,由朱厚熜继承皇位。

可以说,朱厚熜是明朝皇位传承制度的直接受益者,是朱元璋的规矩让他做了皇帝,而不是杨廷和和张太后。所以嘉靖继位后,底气十足,大权在握,敢于掀起“大礼仪”之争,并贬斥了杨廷和等大臣,君临天下。朱元璋的皇位继承制度的优势在此事上彰显无疑,他的远见卓识避免了子孙成为大臣的傀儡。

所以嘉靖接班正德,大臣的作用是有限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太祖朱元璋的皇位继承制度。





儒文墨侠


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十六年三月丙寅日,崩于豹房。

生前在三月乙丑日曾谕司礼监曰:

“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明史》

之后首辅杨廷和与太后商讨依据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编撰的《皇明祖训》中的兄终弟及原则,以武宗名义颁遗诏召兴献王长子嗣位。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皇明祖训》

依据《皇明祖训》我们可以依次排列适合的皇位继承人:

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十六年崩,享年31岁,膝下无子。

明孝宗朱祐樘有二子,长子明武宗朱厚照,次子蔚悼王朱厚炜,但是朱厚炜于弘治九年早夭。

明宪宗朱见深膝下皇长子早夭,次子悼恭太子早夭,三子为明孝宗朱祐樘,四子为兴献王朱祐杬。

兴献王朱祐杬膝下长子岳怀王朱厚熙早夭,次子就是

明世宗朱厚熜

这在遵照祖训上是合乎情理的。

其次,正德十六年,朱厚熜时年十四岁,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首辅,杨廷和也是希望可以施展才华的,在经历了正德帝的“放任自我”之后,拥立一个年幼的皇嗣继位是比较符合杨廷和的内心的(参照张居正辅明神宗)。

所以种种原因造就了,选朱厚熜继任大宝这一事件。

以上仅代表个人意见,如有不同意见请在下方评论~

时光终会成为历史,文字方可留住永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