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厚照既是明君又是昏君?

豪国大君


朱厚照是明代误解最大的一个,需要了解他非常不容易,史书是已经被严重偏差的,很多人觉得后来世宗朱厚熜没有改过武宗实录,实际不是那么回事,本身武宗实录就是世宗登位完全掌权以后才编撰的,武宗事迹已经难以客观公正了,带着很大调侃和偏见成分,所以造成武宗很荒唐的印象,当然还不算误国,但毫无疑问会认为很危险。

朱厚照非常年轻,好动,且有旺盛的精力,如黄仁宇评价,朱厚照是唯一一个还打算模仿太祖和太宗希望边疆安宁的皇帝,还喜欢武勇和军事,其他哪一个明代皇帝还有这种志向??完全没有,武宗绝无懈怠的风气,但是,他身边的人都不了解他,也不愿意去了解。只不过因为皇帝不喜欢读书,不喜欢程朱理学……其实难道朱厚照真的不好学?读书水平差?绝对不是。

朱厚照很聪明,他喜欢的事情他就有好学的兴趣,这在任何青少年都是这样,很显然,朱厚照是那个开始崇尚个性,释放人性本身的年代的代表性人物,他是皇帝。朱厚照能够说蒙古语藏语,甚至可能还会一点阿拉伯语,他喜欢边塞,喜欢同外族打交道,很善于处理边疆事务,虽然是有一定为了崇佛而奢侈,但他是朱棣以后处理边疆事务最好的,尤其对藏区的治理,基本不亚于元朝时期。他接待藏僧见面就是在豹房,所以,对豹房的作用,很多人带着野史习惯,认为只是朱厚照荒淫的地方。

朱厚照时期对西域波斯天方都有联系,明朝瓷器唯一印制有阿拉伯语,流通海外就是武宗时期,朱厚照对佛学、回教都感兴趣,甚至还传说他既信奉喇嘛教也信回教,尽管可能有夸大,但也足以说明朱厚照兴趣广泛,这一点照理说和世宗信程朱理学,同时信道没太大区别,但世宗后来却为了崇道和放弃理事,至少朱厚照还没有到完全不理朝政的地步,而且朱厚照信赖杨廷和、杨一清、李攀龙等人,但朱厚熜信赖的是谁?严嵩,差距可就大了。

朱厚照时期尽管有叛变发生,但没有大的问题,主要是黄庄的盘剥的确很厉害,加上朱厚照喜欢轻松娱乐,也放纵宁王等宗室,但属于积重难返,不是朱厚照个人的原因,实际上朱厚照对宁王本人是非常好的,还多次提高他的待遇,当然纵容了他的野心,朱厚照正中下怀,想要亲自以大将军名义领兵去平乱,走到路上结果被王守仁抢夺了功劳,对王守仁还非常不爽。因为他之前跑去边塞,的确有过一次小小的胜利,这也是朱棣以后,唯一一次皇帝亲自带领的成功军事行动,而且出动明军人数并不大多,之前的青年皇帝朱祁镇可是丢脸至极的被瓦剌俘虏。

所以朱厚照的荒唐不是什么大事,统统都是他本色的性格流露,所以其实算不上昏庸,好比他虽然生王守仁的气,号称要放出宁王到鄱阳湖再打一次,非要亲自抓他,但那只是一时之气,只要王守仁承认鲁莽,服一下软,朱厚照就龙颜大悦了。

本质上朱厚照的确是一个很有个性,让人感觉他是活生生一个人,在明代所有皇帝中最能够感受到生气的人,即使今天的史料已经无法真正还原他全部的面目,但要说他昏庸是说不上的,比其他的很多明代皇帝都好,就是一个年轻人有冲动任性的一面,但也有许多优点,只不过被史料淹没罢了


何运超


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做了好多利国之事,但是他又宠“八虎”、沉迷女色。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他的生平事迹。



一、少年成长(聪明伶俐一少年,身边常伴豺狼虎)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两岁被立为太子。他少年聪明、学习又好,相对来说是接受过最好的教育。但东宫的随侍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为巴结太子,把东宫弄成了百戏场,十来岁的太子没有抵御住诱惑,沉浸在其中。在这八个太监的影响下,他做了很多昏君才做的事情,养成的陋习伴随了他短暂的一生。



二、昏君历程。(弱冠继位心智弱,诸错已酿是昏君)

对于很多人来说,十五岁恰是上学的孩子,但朱厚照的十五岁却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有人说他是昏君,他的帝王生涯中究竟干了什么事,让人们对他有如此评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继位后,在“八虎”的引导下,先是在皇宫内建集市,让太监、宫女扮老板、百姓,自己扮演富商,从中进行取乐。(奈何有做演员的心,却错当了皇帝,离奥斯卡远了点)

2、扮演富商不刺激,得找点更刺激的事。那就换个场景继续演,演什么呢?演妓院嫖妓。将宫内集市改为妓院,让宫女扮粉头,太监扮小斯,自己扮嫖客。挨家挨户进去听曲、淫乐,一时间宫廷内淫糜声声不断。(想做男主角,却在错误的时间,生在了错误的地方)



3、信太监,退忠臣。大臣们看到皇帝被“八虎”太监们蒙蔽,弄的皇宫乌烟瘴气,就联名上书,要求惩办“八虎”。却被刘瑾的一把鼻子一把泪之后,惩办了最先进柬的大臣,容许了内阁大臣的辞职报告。致使“八虎”气焰更加嚣张。(朕的人不是你们想弄就弄的,我的心腹不许你们多嘴)

4、藏美女豹房享乐。刘瑾为了表达皇帝的不杀之恩,在京城外为他建了个豹房,里面藏了乐工,以及很多美女。用来供朱厚照皇帝日夜取乐、淫靡,连办公都搬到了豹房。(有了一个人的天上人间,建了一个人的高级休闲会所)



5、皇宫内的玩腻了,他就带人去宫外寻花问柳,还经常半夜进入百姓家,让良家妇女进行作陪,有中意的直接带入宫中。去的良家百姓家多了,难免百姓怨声载道。(娱乐会所的终究没有别人家的好)



6、女人玩腻了,他也尝尝男人的味道。首先他在宫中挑选长的好看的小太监,之后在外边遇到漂亮的少年,都被他请进了他的宠男团。致使宠男们气焰嚣张,恃宠干预朝政,权势炙手可热。(哥哥玩的就是刺激,男的女的统统能吃的下)

7、检阅妓女队。出游江南时,让扬州城的妓女全都出迎,他像借阅士兵一样,检阅了妓女。



8、皇宫失火,他却笑着说好大一盆火。(感情皇宫是别人家的)

9、只因为自己属猪,就禁止老百姓吃猪肉,自己却偷偷吃猪肉。(双重标准双重规则,像极了西方国家)

总得来说,朱厚照信小人,好色无度,无家念。

三、明君历程。(荒唐事多如牛毛,保国济民也不少)

他又被人们称为明君,他又干了什么呢?我们再次来看看。

1、应州战役大胜。“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统兵出战,大败鞑靼军,立下了一战功。在应州一战中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一仗赢得边境十年和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2、朝中有贤才。他在位期间,没有把有才能的人赶尽杀绝,也没有把有才能的人不用,好多贤才也人尽其才。(虽退遗老,但留有人才)

3、处事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平叛有功,还天下和平)



4、多次赈灾免赋。百姓遭灾,朱厚照及时赈灾免赋,减轻百姓的负担,在他出巡时,遇到冤情及时帮百姓伸冤。(知民间疾苦,亦有大作为)

他保卫国家,爱护子民,亦有战功,又有文治。



总之朱厚照武宗既有错,又有功。从他的错来看,他是一个昏君;从他的功来说,他又是一个明君。可惜他只活了31岁,若他活的久一点,我们或许可以一眼看出,他究竟是明君还是昏君。大家认为他是昏君?还是明君?


论史找乐


1.他急性子,迫切的想修理文官集团,并且有点没有章法,和嘉靖不搭理冷暴力不同,他是顶着来,你怎么要求我那我就怎么对着干,命不好,没长命;

2.武宗战略战术相当厉害,一战解决蒙古边患好些年,这是难得的成就,至于其他叛乱都是相对差点含金量,并且这货真冲锋打仗啊,亲口说的杀了一人,你想吧,御驾亲征加上冲锋,凡是儒家文官子弟肯定是极度看不上的。

3.没有留后啊,以至于起居录和后续的盖棺定论没有人太在意,基本上达到了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地步了。

4.他的落水和天启的落水都有没有阴谋,历史无从考证了,总之很突然。

5.这货太护犊子了,宠幸他的玩伴,前有八虎,后有江彬,这都是什么玩意……


止水山水


这哥们的思维太过跳跃,不被文臣集团待见,整天想办法黑他,他带大军出去打鞑靼,结果史书记载只死了10来号人,几十万大军混战只死人了这么点人,简直匪夷所思,这场大战之后边境太平了10年,如果鞑靼没有受到毁灭打击怎么会十年不聊骚?所以这哥们战略战术很牛,但是对抗文臣方面就明显不行,所以后世对他的评价不是很高,形成两极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