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樹的酷:人不在江湖,江湖卻在等他

提起朴樹,很多人腦海中都有一句話: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也有人開玩笑說他:出走半生,歸來就是缺錢。

時隔多久,在熒幕上看到他,主持人問他為什麼會來時,他說:因為我最近確實挺需要錢的。

朴樹的酷:人不在江湖,江湖卻在等他

出道22年,他一共就出過三張專輯,卻火了半輩子。

印象中的朴樹,那麼灑脫,那麼酷,彷彿早已看透一切。他平和,也炙熱,是個不曾改變的少年。

他說,不是因為我過於年少,而是因為這個國家的人,提前就老掉了。

是啊,面對蹉跎歲月,人們早就喪失了年少的勇氣。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可能就沒有過勇氣。

這個世界,這個國家,人們都是從生下來開始,唸書,唸完書工作,工作結婚,生孩子,帶孩子,供小孩唸書,就這麼一代一代的複製著輪迴著。

朴樹的酷:人不在江湖,江湖卻在等他

朴樹的眼淚,是每個成年人在深夜才敢訴說的脆弱。

別人都祝你快樂,而我卻希望你歷經山河,覺得人間值得。

高曉松說:朴樹的創作靠的不是底蘊,而是燃燒自己。

魯豫說:他之所以受那麼多人喜歡,除了歌好聽,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有種特別可貴的東西——脆弱,這是天生的,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人們愛他的脆弱、他的乾淨,他的清高,以及他的孩子氣。

朴樹的酷:人不在江湖,江湖卻在等他

11年的時候,他的吉他手被診斷患上了胰腺癌,他帶著他四處治療,探尋各地名家,卻依舊回天乏術。

經紀人問他:這幾個月治療,花掉了你幾年的收入,你要想清楚了,你卡里的錢根本不夠。

朴樹早就想到了,他說:不夠我們就去籤公司,賣身嘛,跟救人比起來,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又算什麼。

幾天後,這位友人去世了。朴樹最後對他的承諾是:我會照顧好你媽媽。

這就是朴樹,對生命、對身邊的人,永遠懷著一顆赤子之心。

朴樹的酷:人不在江湖,江湖卻在等他

朴樹,掙扎又張狂、敏感又擰巴,一如我們每個人青春時期的少年模樣。

他認為自己還是有一些才華,卻又總怕有一天會江郎才盡;

他希望得到讚美,卻又不願意別人對他有什麼期待;

他不喜歡被大眾打擾,卻也害怕被世人遺忘;

他矛盾,既試圖讓自己成為「譭譽不動」的那種人,又渴望別人給他肯定。

但他卻覺得這些【稱讚】真是彆扭:(那些)是我的一部分,但我是一個很立體的人,是一個很豐富很複雜的人。

這種感覺就像是,我喜歡我寫的每一個人,因為在那個時候,我總感覺他們的內心是如此的豐富而又有趣。但我忘了,那些內心,只是我想象出來的。可我,又不願承認那只是我想象出來的,於是,我也彆扭。

朴樹的酷:人不在江湖,江湖卻在等他

《後會無期》上映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電影的內容沒記住多少,但那首《平凡之路》卻是張口就來。

十年前,你說生如夏花一樣絢爛;十年後,你說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有人說:朴樹的酷在於,人不在江湖,江湖卻在等他。

但我想,人們可能是在慶幸,慶幸他還沒變,慶幸在這個人們開始提前老掉的國家,朴樹讓我們看到了他一如那時少年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