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爲民國武術大師,孫中山請他做保鏢?

民國是個大師輩出的時代,武術大師也多如牛毛。隨便翻翻一些書籍雜誌的民國武林軼事,大批身懷絕技、飛簷走壁的武術高手,經常在擂臺上痛揍日本、俄國、西洋高手。

他被稱為民國武術大師,孫中山請他做保鏢?

杜心武

但是,痛徹心扉的甲午戰爭、恥辱之極的八國聯軍侵華、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為何極少見到武術高手痛殺侵略者的事蹟?

難道,民國的武術大師都是花架子?

和今天的嘴把式“大師”不一樣,清末民初時,武術家是有嚴格師門傳承的,一個人的名氣,基本和他的實力劃等號。傳統武術就是技擊術,注重實戰能力,那時的武術家憑的是師授,靠的是苦練。比如形意拳光一個站樁就要練一輩子;練扎大槍每天空扎500下,兩年後才開始學下一個技法。

他被稱為民國武術大師,孫中山請他做保鏢?

尚雲祥

民國的武術名家,(孫祿堂、李景林、李書文、尚雲祥、張策、杜心武、劉百川、李堯臣、韓慕俠、王子平)民國時期十大武術大師、其中,孫祿堂之子孫存周的技擊實戰能力可代表一個時代,是可以與李書文比肩的,李景林、褚桂亭、鄭佐平等武術家認為他是僅次於父親孫祿堂的絕頂高手;張玉魁是程廷華的開門大弟子,孫祿堂的武學錄裡講到他的技藝之深純近代罕有,八卦掌練神還虛已臻精諧,連八卦掌名家馬貴這樣的高手與之比試都不能粘其身;李復禎是車毅齋的大弟子,山西記載李復禎的武功與李洛能八大弟子之一的宋世榮功力相當,車毅齋認為他的武功不在郭雲深之下;梁振蒲是八卦掌第二代掌門人,曾一人打死打傷六七十人,董海川說梁振蒲最善於用他的技法擊人;,都有真功夫,否則地方軍閥、軍隊長官也不是白痴,不會重金聘請他們當武術教練。

他被稱為民國武術大師,孫中山請他做保鏢?

李書文

單打獨鬥,民間的中國武術家打敗外國人是常事。抗戰期間,日本柔道、空手道高手澤井健一在北京與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比武,連續三次被閃電打倒,心悅誠服拜師學藝,回到日本創立了“太氣拳”,以實戰中國拳法享譽日本,直到今天,日本各地“太氣拳”的弟子多達30萬之眾,是日本第一拳術。

他被稱為民國武術大師,孫中山請他做保鏢?

王薌齋

當然,民國時期魚龍混雜,武術界也不乏吹牛、浮誇、造假的風氣,尤其是以教拳收弟子謀生的民間武術家,都是嘴巴上的功夫比拳腳更厲害。

不過,民國武術高手再多,在戰爭中也無能為力。

俗話說: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近現代的戰爭形態,比的是國力資源、戰略戰術、武器後勤、科技文化,單純的技擊能力幾乎毫無用武之地。


他被稱為民國武術大師,孫中山請他做保鏢?


我們的武術家只活躍在抗日神劇中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時,很多名氣很大的武術家選擇了躲避。比如形意拳大師李存義帶弟子尚雲祥等遠赴山西避難。而拒絕離京的八卦掌一代大師程廷華,在街頭與德國兵發生衝突,打倒數人後跳上房,卻不巧辮子被房簷的瓦片卡住,被德國兵亂槍射死。


他被稱為民國武術大師,孫中山請他做保鏢?


慘死八國聯軍槍下的程廷華

抗戰期間,曾擔任孫中山保鏢的南北大俠杜心五,六十多歲時住在北京榆錢衚衕。有一天,親眼看到日軍坦克輾死三個中國孩子,他義憤填膺卻知道出手無用,憤慨的寫下了“祖國沉淪堪痛哭,同胞應起拯危亡”的詩句。


他被稱為民國武術大師,孫中山請他做保鏢?


南北大俠杜心五

杜心五是公認的民國一流武術高手,在國家沉淪時,也只能“痛哭”,這是何等的無奈。

大家都知道抗戰中的白刃戰,日本軍隊的拼刺刀水平,是千錘百煉的簡練實用殺法,訓練又精,而且拿活人試刺,一個人能拼三個國軍,三個人能拼一個排。假設一個練扎大槍十年的武術家,猝然在戰場上相遇,真不一定拼得過一個嚴格訓練過一年白刃戰的兇狠鬼子。

集團戰爭和個人技擊是兩回事,不能怪中國的武術高手沒作為。這一點,金庸在《天龍八部》中,借單打獨鬥天才無敵的蕭峰,揭示過這個道理。

書中寫道:(目睹遼軍廝殺時)蕭峰只看得暗暗吃驚:“這般惡鬥,我生平從未見過。一個人任你武功天下無敵,到了這千萬馬之中,卻也全無用處,最多也不過自保性命而已。這等大軍交戰,武林中的群毆比武與之相較,那是不可同日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