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干打雷不下雨,是为何?

天气回顾

昨天我市大部主城区最高气温在35~37℃,下午到上半夜我市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及强雷电天气,全市共11个站点达暴雨量级,累计雨量最大庆元杨楼村104.0毫米,小时雨强最大缙云岩背村48.4毫米。

科普|干打雷不下雨,是为何?

不过,莲都城区的小伙伴昨天也着实被一阵电闪雷鸣惊了一跳,可是等了许久,只听老天“干咳”了几声,等来云散落日出,不见雨滴落。

科普|干打雷不下雨,是为何?

那么,到底为啥会出现“干打雷不下雨”的现象呢?

科普|干打雷不下雨,是为何?

一起来科普一下吧:

干打雷不下雨,是何原因?

科普|干打雷不下雨,是为何?
科普|干打雷不下雨,是为何?

打雷是由于云的内部,有正负离子在相互碰撞和摩擦。冰晶破碎、水滴碰撞、空气对流等都能导致云内带电粒子增多,而这些过程在积雨云内部表现得非常强烈。积雨云是一种位置很低但个头很庞大的云,看上去像山一样。出现积雨云,常常会导致雷电、暴雨、大风等强天气现象出现。

科普|干打雷不下雨,是为何?

下不下雨,与云层中含水量的多少有着密切联系。虽然打雷容易改变云层结构,从而改变含水量,为下雨创造更多的条件,但并不一定会导致下雨。如果云体的含水量不够,就算空气对流再怎么强、水珠再怎么碰撞,雷打得再大声,雨还是下不来的。

科普|干打雷不下雨,是为何?

还有一个原因,也许打雷的时候确实伴随着下雨了,但由于声音传得远,降雨的范围小,你正好不在雨区。积雨云的范围一般在10公里至30公里之间。在云体中心覆盖的区域里,降雨量最大;在边缘地区内,雨量较少甚至无雨,而雷声的传播范围可达到50公里至70公里。因此,积雨云的中部地区雷声大、雨也大,边缘地区就会雷声大、雨点小,而不在积雨云覆盖范围就是光打雷不下雨了。正所谓“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科普|干打雷不下雨,是为何?

短时强对流频发,注意防范

今明我市仍是多云为主,每天午后到夜里部分有阵雨或雷雨,最高气温预计在36℃附近,中午前后体感还是有些闷热,午后到夜里雷阵雨概率较大,需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和强雷电。

科普|干打雷不下雨,是为何?

更多防雷小知识可查看往期:

今年第19号台风“苏力”预计于今天晚上进入东海东部海面,以后逐渐转向西北到偏北方向移动。受其影响,21日08时至22日08时,东海东部海域的风力将逐渐加大到7-10级,部分海域风力可达11-12级,请在海域附近游玩的朋友及时关注当地的最新气象预报信息,合理安排行程。

科普|干打雷不下雨,是为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