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宏程序变量的讲解

军哥之前分享了两步教你编写数控宏程序,第一步就是设定确定宏变量。

今天分享两种类型的变量:

显形变量

隐形变量

一,什么是显形变量

显形变量是哪些一看就知道如何去设置的变量。

比如下图的长方形长,宽就很容易变量化。

数控宏程序变量的讲解

#1=_____代表零件长

#2=______代表零件宽

二,什么是隐形变量

隐形变量是需要我们设置以及推理计算而得到的变量。

看过我系统宏程序教程的朋友应该清楚,我编写的所有宏程序都离不开初始变量。

初始变量就是属于隐形变量,几乎所有宏程序都需要初始变量,为啥?

因为变量之间的运算需要初始变量。

打个比方:你在去火车站的路上,朋友打电话问你离火车站还有多远了,你要知道你目前位置作为计算的起点,不然你就无法计算出你离车站的距离了。

比如分层案例中,根据需要清风设置了一个初始变量来参与运算,如#1为初始变量,零件从Z=0点开始切,那么初始变量赋值为零 即#4=0 ,从零件Z零表面开始计算。

比如需要从Z=-3处开始切,即#1=-3 ,从-3处开始计算……

初始变量的作用是参与变量之间的运算,如何运算?自增或自减,也就是#1=#1+1或#1=#1-1这种形式,可以说初始变量的自增减是宏程序的源动力,可以让程序动起来。清风之前分享过这方面的知识,在这不在赘述。

好了,下面这个案例是学员提供的,结合上面的讲解,清风如何来编写的

平面加工,采取往返走刀方法,每刀切宽(步距)为刀具直径的70%

我编写宏程序的思路是:设置两个点位坐标如下图A点和B点

A为起点

B为终点

从起点A开始切削至到B点(零件上边缘位置)结束

数控宏程序变量的讲解

#1=_____代表零件长

#2=______代表零件宽

#3=______代表刀具直径

上面讲了隐形变量,需要我们设置推算得到

比如我设置的A点和B点

A点:

从Y的负方向做为切削的起点可以设置一个初始变量#4,同时推算出初始值为-#2/2

即:#4=-#2/2

#4自增,即#4=#4+0.7*#3 ,因为要求步距为刀具直径的70%

B点:

推理得出零件上边缘位置坐标点,设为#5=#2/2+0.3*#3

(0.3*#3上边缘Y坐标增值加刀具直径的30%)

程序如下:

O0001

#1=150 (零件长)

#2=50 (零件宽)

#3=10 (刀具直径)

#4=-#2/2 (初始变量)

#5=#2/2+0.3*#3 (零件上边缘位置)

#6=[#1+#3]/2+2 (X方向下刀点)

S1000M03

G54G90G00X-#6 Y#4

Z-0.5

WHILE[#4LE#5]DO1

G1X#6F200

#4=#4+0.7*#3

Y#4

X-#6

#4=#4+0.7*#3

Y#4

END1

G0Z50.

程序仿真如下:

数控宏程序变量的讲解

思考:如果采用上述方式分层加工平面,那么程序又如何编写呢?

学好绝招,关注邹军爱数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