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一带一路,看河南西峡如何“菇”开盛世


香飘一带一路,看河南西峡如何“菇”开盛世


香飘一带一路,看河南西峡如何“菇”开盛世


11月3日至4日,2018中国食用菌行业丝路菇业优秀品牌行动暨西峡香菇国际贸易对接会在河南西峡隆重举行,本届对接会由中国信用菌协会、中国绿色时报社主办,西峡县委、西峡县人民政府承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林场协会、中国绿色时报社、河南省林业厅、河南省农业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南阳市政府等领导专家,加纳、意大利、利比里亚等驻华使节商务联盟(ECCAC)成员国商务代表等齐聚山城西峡,共商食用菌产业发展大计。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专家和国内外客商先后来到仲景食品公司、华邦农业科技公司、伏牛山百菌园参观考察,对该县食用菌产业前瞻的发展理念、科学的种植管理、先进的生产工艺、完善的销售体系给予高度评价。


香飘一带一路,看河南西峡如何“菇”开盛世


西峡处于亚热带向暖湿带过渡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达76.8%,被誉为“绿色王国”,是世界公认的绿色、有机香菇生长的“黄金线”。西峡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产出的香菇朵形圆整、花纹自然、脆嫩爽滑、芳香肉厚,被选为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国家元首指定食材;2016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西峡香菇甲天下”殊荣。


香飘一带一路,看河南西峡如何“菇”开盛世


素有“中国香菇之乡”的西峡县,早在1997年就紧紧抓住“南菇北移”的契机,把香菇产业作为富民“一号工程”和“一村一品”的领衔工程。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拉动”的原则,推行“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信息化提升”的生产经营模式,建成沿鹳河百公里香菇标准化长廊的拥有百余家香菇加工企业的食品工业园区,形成“上接基地、中连市场、下游打造骨干龙头出口企业”的全产业链。全县已建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280家,香菇加工企业达10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仲景食品公司),规模以上企业43家;建成规模化香菇批发市场3个(双龙、丁河、西坪),年交易额达30亿元;建成香菇保鲜库416个,库容3.77吨。西峡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十佳商品基地县、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24项,省级荣誉26项。


香飘一带一路,看河南西峡如何“菇”开盛世


西峡香菇自营出口从2005年出口额不足350万美元,到2017年达到8.4亿美元,13年增加了242倍,自营出口企业达到40多家,产品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创汇39.43亿美元,占全国香菇出口额的30%左右,占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国出口总量的30%左右,连续5年领跑河南农产品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香菇出口第一县。

西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干香菇出口货源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内在品质优良、科技支撑较强、品牌效益较好、市场竞争有力、产业链条完备的现代食用菌产业格局,西峡香菇已经成为优势绿色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富民强县产业。2017年,该县年产香菇25万吨、产值25亿元,占全国总产量的1/10,综合效益15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8.4亿美元;2018年前三季度,全县香菇出口10.2亿美元。目前,全县有20多万人从事香菇生产经营,农民人均收入的60%来自香菇产业;带动贫困户1670户,约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