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西南与越南接壤之地,骆越人用这种画记载自己部落巫术

广西宁明花江岩画,宁明是广西西南与越南接壤的地方,这里的花山岩画是中国第一个岩画类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广西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壮族人民中有一群骆越人会巫术,他们用岩画的形式记载了自己的巫术活动和生活场景。

有梳着辫子的侧身女性形象,有位于两个人像中的羊角钮钟。还有小船,铜鼓,还有人像似朝圣一般,有部落首领带着其他人载歌载舞祭祀…

广西西南与越南接壤之地,骆越人用这种画记载自己部落巫术

广西西南与越南接壤之地,骆越人用这种画记载自己部落巫术

广西西南与越南接壤之地,骆越人用这种画记载自己部落巫术

花山岩画是左江流域岩画群的代表,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位于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明江西岸,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壮族先民骆越人巫术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国内外著名的古代涂绘类岩画点,至今己有1800-2500年的历史。

骆越人在此留下的岩画以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图像众多,成为广西左江流域岩画的典型代表而闻名于世。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据专家考证,花山岩画的绘制年代早期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经了战国、西汉、东汉等多个历史时期的不断完善,才形成这震撼人心的宏篇巨著。

广西西南与越南接壤之地,骆越人用这种画记载自己部落巫术

广西西南与越南接壤之地,骆越人用这种画记载自己部落巫术

广西西南与越南接壤之地,骆越人用这种画记载自己部落巫术

广西西南与越南接壤之地,骆越人用这种画记载自己部落巫术

花山,壮语称为pay laiz(岜莱),即画得花花绿绿的山,是一座峰峦起伏的断岩山,高270米,南北长350余米,临江西壁陡峭,向江边倾斜。岩画以赤铁矿和动物胶、血混合调制的颜料绘制,呈红色。画面宽170余米,高40余米,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除模糊不清的外,可数的图像尚有1800余个,大约可分为110组图像。

广西西南与越南接壤之地,骆越人用这种画记载自己部落巫术

广西西南与越南接壤之地,骆越人用这种画记载自己部落巫术

广西西南与越南接壤之地,骆越人用这种画记载自己部落巫术

广西西南与越南接壤之地,骆越人用这种画记载自己部落巫术

画面从山脚2米开始绘制,以5-20米高的中间部分的画像最多;岩画以人像构成主体,人像一般作正面、侧身两种姿式,皆裸体跣足,作举手曲膝的半蹲姿势,辅以马、狗、铜鼓、刀、剑、钟、船、道路、太阳等图像;每一组正中或上方位置者多为腰挂刀剑、头上有兽形装饰,配有坐骑的数米高巨人,威风凛凛的居高俯视着击鼓弄乐、纵舞狂欢的人群,应为部族首领或活动的指挥者。这些岩画构图与人物造型勾画出一幅幅内容丰富,意境深沉的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己经消逝久远的骆越社会活动情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