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常见的一味中药,能健脾、宁心安神,还能用于水肿!

白茯苓乃是中药茯苓的别称,原是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一般喜欢寄生在马尾松或其他松树的树根上,野生的茯苓产量较少,现在一般都选择人工栽培的茯苓来入药。云南地区气候湿润,适宜于松树的生长,自然也就成为白茯苓的天然生长基地,所以从这里生长出来的茯苓又叫做"云苓"。

很常见的一味中药,能健脾、宁心安神,还能用于水肿!

种植茯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最需要提防的事情,恐怕要属于如何杀死这些贪吃的白蚁。人们曾使用过驱蚁药,但是茯苓的质量也大受损失,后来人们发现,种植细菌使白蚁染病,一劳永逸,真的是十分高超了。

很常见的一味中药,能健脾、宁心安神,还能用于水肿!

7月份到9月份的时候,天气开始转凉,这时候收集茯苓最为适宜。将寄生于松树根上的白茯苓从泥土里面整个的刨出来,掸净泥土,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将这一个个发白的白茯苓堆积起来"发发汗",你看,要不了多久,这些白茯苓一个个的准都得皱起眼皮来,等到"发汗"完毕,再将这些白茯苓摊开然后又"发发汗",虽然经过几番折腾,但是这时候将白茯苓取出来润透再切片的话。

很常见的一味中药,能健脾、宁心安神,还能用于水肿!

新鲜入药切片的白茯苓味甘甜而性淡平,能够入心经和脾肾两经,临床上主要应用白茯苓的两个主要作用,其一甘淡利水渗湿,治疗水肿疾病。其二,宁心健脾,安神益智。《神农本草经》中根据白茯苓的药物疗效及特性,认为白茯苓具有"主忧恚惊邪恐悸,口焦舌干,利小便"的神奇作用,其实仍然还是从白茯苓甘淡入肾经,结合起来能够用来利水渗湿和利尿的作用来分析白茯苓的功效的。白茯苓甘平且能够入心经,中医经典方剂"安神定志丸"中就用了许多白茯苓来治疗患者心脾两虚的疾病,其效果也广受好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