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燒一盤子蒜瓣兒

酱烧一盘子蒜瓣儿

估計只有山東人才會做出來這道奇菜,也只有山東人把這當成一道菜,當成一道菜來享受了。山東人愛吃蔥蒜,滿嘴的蔥蒜味兒,“逼迫”神通廣大的山東廚子們做出這道菜,擺上猝不及防的餐桌,供飽腹蔥蒜食慾的客人們食用品鑑。所以,按理說,醬燒一盤子蒜瓣兒,在山東,這一點都不算奇怪。

但這道奇菜,在小小的冠縣出現,著實驚到了我:“我的天吶。”

酱烧一盘子蒜瓣儿

我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遇上這道後來被我贊為冠縣第一奇菜醬燒蒜瓣兒的。參加宴席,滿桌子菜,吃的差不多了,啦著呱兒嘞,一抬頭,就撞見這一盤子點綴著點點細蔥的蒜瓣兒。

頭一次見面,有點生疏,沒想好怎麼招呼,但筷子卻是下意識的伸了過去,夾著一個蒜瓣兒,周圍都是人,放下也不合適,心裡心思著:“這一盤子光禿禿的蒜瓣兒,這是什麼門道,這可怎麼吃?”一邊心思,一邊兒就把這蒜瓣兒送進嘴裡。

熟悉的醬香味首先充盈口腔,接下來,略略的咀嚼,已經燉的軟糯的蒜瓣兒便化成軟塌塌的蒜泥兒,融化在口腔縫隙之間。說是蒜泥兒,但並沒有生蒜的辛辣之氣,經過烹飪之後的蒜瓣兒散發出的,是前所未有的味覺體驗,有點面,有點甜,有點香,有點潤,這些豐富的“有點”之間,更充盈著翩翩起舞的肉香之氣。

在蒜瓣兒裡,哪裡來的如此豐盈的肉香之氣呢?

以往世俗裡,蒜瓣兒從來都只是陪襯,是配角,爆香之後輔佐主菜,如此微小,僅此而已。但這道菜裡,蒜瓣兒是百分百的主角。烹飪之間,放入大量蒜瓣兒,之後加入肉或菜輔佐入味,如羊肉蒜瓣兒,那就得取半斤羊肉與之同燉,將羊鮮之氣浸入蒜瓣兒之中,之後,將羊肉取出,剩羊鮮蒜瓣兒上桌。若是河鮮蒜瓣兒,便取魚生同燉,若是時蔬蒜瓣兒,去各類蔬菜即可。

菜上桌時,廚子沒把菜肉去掉,你自己撥拉掉,讓給別人吃,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一盤子蒜瓣兒,充盈豐富味道,看似簡單,其實是吸取世俗百味之精華,以包容之心,將各自所長融化其間,不突兀、不聲張、不叫囂,此乃大胸懷是也。

這也是這位大廚的大胸懷,怎麼想到變輔為主,幻化運用,不拘泥於形式、階級,此乃廚師的在掌勺之間的大智慧。

一瓣兒兩瓣兒三瓣兒四瓣兒,筷子夾下去,不松不軟,只進嘴那一瞬間,體會著無盡的鬆軟鮮香,一盤子醬燒的蒜瓣兒進了嘴,在真好吃的心思裡,並不進行,想:“不行了,明天得再弄一盤來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