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城隍庙 楹联赏析

西安都城隍庙是统管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天下三大「都城隍庙」之一,六百多年来,始终伴随着西安的兴衰更迭而历经沧桑,护佑着古城百姓的幸福安康,寄托着这一方土地的精神和希望。

城隍殿为都城隍庙的主殿,殿内正中祀奉之城隍神是护佑城市百姓安康,保佑一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守护神,城隍信仰源自上古之时天子祭八腊,历经周秦汉唐,代有兴废,自明朝开始,天下各州府县均建有城隍庙,即保佑百姓平安,又监察地方官员公正廉明,是百姓心目中的正义之神;其前有文、武判官,两侧分别为年、月、日、时四值功曹,乃记功查过之神。

大殿内楹联

公正照敷冤者释而屈者伸一统冥阳之主

威灵响应功可扬而过可抑万方赏罚之尊

西安都城隍庙 楹联赏析


大殿外三幅楹联由内向外分别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西安都城隍庙 楹联赏析


枢要专司握万化阴阳之纽

人威自在统群生封陟之权

西安都城隍庙 楹联赏析


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

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西安都城隍庙 楹联赏析


大殿正对的为乐舞楼,古时人们常因为一些阳间不公之案来庙敬神,蒙城隍感应,得偿所愿,为表感恩,除延请道士建醮言功外,还要请来戏班,在戏楼上演酬神戏,一方面籍此歌颂城隍神的有求必应,一方面劝善警世,宣扬正信。

乐舞楼楹联:

招八面雄风开广宇

迎九天紫气绕古城

西安都城隍庙 楹联赏析


乐舞楼西侧有一偏殿,名曰火神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南方赤帝火德星君,俗称火神。统司南方三炁离明之宫,宫中有荧惑执法星君、火府朱陵大帝、燧人真君、霹雳火轮神君、火铃神君等百万官将吏兵,喜善怒恶,流祥煽灾,随世报应。殿内右侧为药王真人孙思邈;左侧为纯阳祖师。

火神殿楹联:

重黎居火正恩被人寰一柱衡山天不遂

盛德仰真君光融海宇九州华夏地长安

西安都城隍庙 楹联赏析


与火神殿相对,另有一偏殿,名曰圣母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九天玄女。其为轩辕黄帝之师,是圣母元君之弟子。殿内右侧所奉为慈航真人,又称慈航普度天尊。殿内左侧为送子娘娘,即九天卫房圣母元君,为天曹九天监生司之神,司掌妇人生产之事。据道经载: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由九天监生司所主掌;从胎儿的发育到全形出世,每一个阶段都由圣母庇护。人们希望圣母犹如自己的母亲一般呵护自己的后嗣,故而亲切地称其为送子娘娘。

圣母殿楹联:

开元化物藏智慧於兵书从古仙家尊圣母

送子全亲救沉沦於苦海至今盛德仰坤仪

西安都城隍庙 楹联赏析


仪门古称桓门,缘自汉代府县治所两旁各筑一桓,后二桓之间加木为门,故曰桓门。宋代为避钦讳,改为仪门,即礼仪之门。至明清时,所有衙署的第二重门皆通称仪门,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的地方。因城隍庙的建筑格局基本效法于人间衙署,故亦筑有仪门。旨在提醒来者,在此肃整衣冠,检点言行,发忏悔愿,秉恭敬心,入殿朝拜。

仪门楹联:

紫气照千秋长佑古都延盛世

威仪加四海更行道义济黎民

西安都城隍庙 楹联赏析


文昌阁·财神殿殿內正中供奉文昌帝君,乃天上文昌六星之主,统管天下文运、禄秩、子嗣之事。殿内左奉正一福禄财神,即赵公明元帅,专为天下百姓驱遣瘟疫,殄灭灾殃,招纳福禄,甚是灵应,自明代起被民间奉为财神。殿内右奉关圣帝君,即三国名将关羽,帝君义薄云天,后世的生意人多以帝君为师表,时时警醒自己:生意不可昧心,求财不可负义,遂而演化为民间所崇奉的武财神。

文昌阁牌匾两侧楹联:

世间数百年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西安都城隍庙 楹联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