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前總理談15次訪華觀感 施密特眼中的毛澤東和中國

值毛澤東去世30週年之際,德國之聲中文網記者赴漢堡訪問了德國前總理施密特。他是唯一與毛澤東見過面的德國總理。這位老人今年9月底將推出專著《鄰國—中國》,其中關於中國崛起的觀點明顯有別於西方主流觀點。

德國之聲:您於1975年訪問中國,並曾與毛澤東長談。請問,他給您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施密特:毛澤東見我時的第一句話就是,您是康德學派的人,而我則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我們談了3個小時。當時他周圍有3位女性,她們都是英語翻譯。毛澤東講中文,翻譯把他的話譯成英語,有時她們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就彼此商量,有時她們會把他的話寫在紙條上,問您說的是這個意思嗎?毛澤東點頭或親自修改紙條上的文字。

德國之聲:毛澤東去世已30年,中國和世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以今天的眼光,您如何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如何看待他對中國及西方甚至世界的影響?

施密特:在驅除日本侵略者、解放中國方面,他的確功不可沒。說到他當年的對外關係,有一點值得稱讚,那就是他沒有發動戰爭。毛澤東曾認為,蘇聯和中國之間會爆發戰爭。但他沒有挑起這場戰爭,戰爭也沒爆發。在朝鮮戰爭期間,他的態度一直比較審慎,直到美軍北上直逼中國邊境,他才決定出手。在外交政策上,他的立場令人驚訝的非常剋制和溫和,包括對臺灣。

德國之聲:您認為,中國的崛起會對世界起到哪些作用?

施密特:30年前,全世界沒人會料到中國經濟會這樣快速發展,15年前也沒人會想到中國有望成為第三大國民經濟體。目前,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還居世界第三,排在美日後面。但幾年後,中國將超過我們。最晚在15年也許20年後,中國將超過日本。中國的發展的確是個奇蹟,這樣的現象在整個世界歷史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先例。

這是件非同尋常的事,對外部世界而言,其意義現在還難以估量。最近幾年,中國對石油和原材料等的需求把世界市場價格推到高峰。同時,中國的出口對美歐某些工業領域意味著一個新競爭者的登場。於是有些人對中國表示不滿,但我認為這是不對的。中國的發展令西方感到不安。但從道德上來講,這種不安是沒有道理的。

德國之聲:您編寫《鄰國—中國》一書的動機是什麼?

施密特:因為我由衷地希望,西歐及德國居民能認識到,我們必須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這符合我們的自身利益。

德國之聲:德中兩國關係不存在嚴重問題啊?

施密特:近30年來的確是這樣。到目前為止,我已去過中國15次。但德中兩國關係並非始終如此。人們應重視它的維繫。德美法和中國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競爭領域也會不斷擴大,金融、銀行和保險領域都將被涉及。

德國之聲:您怎樣看待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與德國市場經濟的異同?

施密特:兩者的區別在許多領域都很大。只有一點相同,那就是兩國的市場經濟越發占主導地位。德國市場經濟發展得深得多,中國剛剛開始。比如德國建立了廣泛的社會保障體系,對老年人、病人、失業者等。這種我們稱為福利國家的東西,中國還處在建設階段,還需要很長時間。

德國之聲:您對中國諸多問題的看法往往不同於西方的主流觀點,您如何看待中國的一黨統治以及大陸的對臺政策?

施密特:我對中國的一黨統治沒有歧見,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中,從來不曾有過反對黨,明代沒有,唐朝沒有,其他任何時代都沒有。我不參加此類西方式的批評。這是必須由中國人自己決定的事,而不是由西方決定。他們旁邊比如有日本這個例子,100多年來那裡始終只有一黨統治。儘管如此,日本存在得很好。這是另一種文化,跟歐洲不同的另一種政治文化。

我認為,對別國提出治國建議或規定它們該怎麼做是不對的。這隻會造成緊張關係,導致衝突。作為外國人的我只希望中國能和平發展,中國也確實是這麼做的。無論在臺灣問題上還是朝鮮問題上,它都表現得非常冷靜、審慎。我認為,外國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批評毫無意義。恰恰相反,如果所有國家、所有勢力集團都能夠在外交政策上像中國一樣小心謹慎,那世界就會太平一些。▲(摘自9月11日德國之聲,原題:施密特在書房接受德國之聲中文網專訪)

《環球時報》 (2006-09-14 第06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