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壺達人(之二)

錫壺達人(之二)

清末,高博達的曾祖父帶著全家逃荒來到北京通州。曾祖父靠給教堂打工養活全家,爺爺兄妹四人有機會在教會學校上學,並都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文。有了紮實的英文底子,爺爺考取了協和醫院,學習護理(當時沒有女護士),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跟隨協和醫院的美國教授到美國進修。

爺爺回國後開了一所精神科醫院——協華醫院(現北京安定醫院前身)。解放前夕,爺爺以自己獨特的身份掩護過地下黨。抗美援朝時,爺爺還以個人名義捐獻了一個醫療隊(全部醫生和藥品都是自己籌備)。

去世時,按照爺爺遺囑,家人將遺體捐獻給醫療事業。

到了父親這輩,仍然是兄妹四人。父親是個“玩家”,不僅喜歡玩,而且玩得精,玩得上檔次。除了游泳、滑冰這些“大眾遊戲”外,父親還有更廣泛的愛好,比如玩鴿子。放鴿子時,玩鴿人講究論“盤”放。一盤鴿子,少則一二十隻,多則三五十隻。只要父親放鴿子,別人就不敢放了,因為父親的鴿群大,容易把別人的鴿子裹回來。如果有鴿子被裹回來,父親總是請人家來把自己的鴿子領回去。後來,父親跟附近的鴿友協商,約定放鴿子的時間,與大家的時間錯開。父親養什麼都講究。對父親來說,養雞也是玩,但養雞的副產品雞蛋太多,沒法處理,就都送給爺爺的醫院,數量達到平均每天兩三百隻。此外,父親還養猴,養狗,養魚,這些全仰仗自家在翠花衚衕的院子大。

儘管爺爺生前喜歡收藏瓷器和字畫,但從沒教過高博達收藏,父親也沒帶他“玩”過。或許就是無形的基因具有強大的傳承力量,指引著他最終走上了收藏之路。

高家實行“大排行”,父親和大爺一共生了四個孩子,每人各有一男一女。取名字按照“正大光明”的順序排。兩個男孩用“正、大”兩個字,兩個女孩用“光、明”兩個字。所以高博達原來的名字叫高博大,上學前,也許是家裡人覺得“高博大”這個名字繞口,不知道是誰給“大”字加了個“走之”,才改名為高博達。

高博達總說自己這輩子是嚴格地踩在時代的腳印上走過來的:從小到大加入過紅小兵、紅衛兵、共青團、共產黨;當過兵;一改革開放,就進合資酒店工作;去日本“洋插隊”;自己開公司;沒等收藏熱興起,又玩起了收藏,還出了書。(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